呂洪來
關鍵詞:語文教學;主問題;設計研究
主問題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始終依靠一個主要問題來進行設計和實施相應教學環節,從而為學生講解主要內容。因此,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素養,便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融入主問題教學思想,以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支撐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為語文課堂教學增加一個亮點,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
一、緊扣主問題內容分析教學
小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較差,而且自控能力也不夠成熟,學習靈敏度不高。所以在這一重要關鍵時期,教師需要依靠主問題教學模式借助主問題核心內容來幫助學生分析與整理課堂所學,以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自身文化素養的培養效果。
例如,在開展《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鼓勵學生帶著這個主問題一節一節地去分析。比如,將大自然中動人的畫面挑出來:挺拔的翠竹、蒼勁的松柏、豐收的果園、耕耘的沃野等。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來學習與思考,通過指導學生去思考與分析緊扣主問題的核心內容來學習課本,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主問題的縱向橫向對比教學
在主問題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到主問題教學模式之下所產生的對比教學特點,通過對同一主問題內容的分析來采取縱向與橫向對比教學,從而從不同角度詮釋同一主題,進而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在設計與運用主問題教學模式時,便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同類主問題的縱向橫向對比教學方法,以此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水平。
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幾篇相同主題內容的文本放置在一起,進行橫向與縱向對比,從而分析其不同層次的主問題含義。而在課外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推薦學生去閱讀同一問題內容的閱讀材料,以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通過對學生課內外兩方面的引導,使得小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充分運用自身的問題意識,從多角度思考同一個學習內容,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三、立足主問題導學設計教學
教師應注重在主問題設計中培養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課前學習中,教師應重點引入主問題教學環節,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以學生為中心營造問題教學氛圍,實現對學前導學設計的科學研究。
以《翻越遠方的大山》為例,如何思考與探究“翻越”這一行為與動作的精神要義就是該篇文本的“主問題”。將整篇文章進行脈絡梳理后,根據內容來分成若干部分并說出其主要內容,最終將這幾部分內容聯系組合起來再次回到主問題中去思考“翻閱”的內涵與深意。
四、主問題發散延伸教學
研究教學中心思想,是目前主問題教學模式實施的主要方向。在主問題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通過科學化與合理化方法,將主問題劃分為多個子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探究過程中,通過層層突破的方式,最終實現對主問題內容的破解,以此吸引學生一步一步地投身到問題解決之中,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也有效發揮了主問題教學模式之下發散延伸教學的特點。
比如,以《快樂的節日》為例,教師可以將主問題發散成三個子問題:心情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理想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成長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然后,再將這三個子問題進一步拆分成若干個細小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主問題能夠更好地貼近學生的思維習慣,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有效適應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下產生的教學發展特性,教師便需要思考在主問題教學模式下如何有效創新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積極與活潑,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而使得學生在問題引導下完善語文知識結構,以提升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邱志忠.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創設[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4).
[2]姚廣才.以新課程理念激活語文閱讀教學[J].甘肅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