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瓊
摘 要: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已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豐富了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關系著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并且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這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有著直接關系的。對此,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信息技術靈活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現代信息技術;有效運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也積極地進行了變革,朝著現代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地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為語文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形象,能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下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進行探討。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一,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拓展了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且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實現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現代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之中,而是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素材,活躍課堂的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二,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能夠將原本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帶給了學生感官上的刺激,同時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其三,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師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通過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并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進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其四,教師通過應用信息技術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將知識簡單化,進而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還使學生加強了對文章的感悟,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強化學生人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有效運用的方法
1.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后續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導入進行有效的設計,保證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導入環節,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并且營造了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教師可在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中國地圖,然后為學生介紹北京、南海等地,使學生了解到西沙群島是南海群島之一,就如同南海的哨所一樣,具有豐富的物產和風景。這樣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利用微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是信息技術中的一種,近年來得到了有效的應用,深受師生的喜愛。教師通過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精煉、短小的教學視頻,方便學生在課前、課中或課后進行觀看學習,能促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提升,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微課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隨時隨地自由觀看。例如: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不同角度的楊桃,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和相互交流,了解在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事物就會產生不同效果。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
3.利用翻轉課堂突出教學重難點
翻轉課堂也是信息技術中重要的一種,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師生角色的互換。對此,教師可借助翻轉課堂來對教學進行拓展延伸,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教學《趙州橋》一課時,教師可利用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下去收集與趙州橋相關的知識,探究為什么說趙州橋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然后在課堂中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效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激發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實現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胡愛兄.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5):148-149.
[2]仇潔瓊.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31):59-60.
[3]魏永紅.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