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虹
摘 要:信息技術屬于一門靈活性、開放性、新穎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意識與信息素養均有較大幫助。在小學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需善于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使得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創新性學習理念的應用,真正實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內需的推動下學習信息技術與應用信息技術。這樣不僅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培養出了創新型人才。簡要分析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創新性學習;課堂教學;小學信息技術
在人們的現代生活中,信息技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信息時代的學生,信息素養也成為學生的重要考量指標之一。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開設,其重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與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信息素養與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1]。而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信息素養,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所關注的焦點。小學生目前正處于人生發展、成長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強,教師應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引導他們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創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中,也需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創新性學習理念的實施,必然需要學生主動參與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而在傳統形式下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普遍是以教師為課堂中心[2]。學生處于課堂上的被動地位,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理解,同時也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提升。在此教學背景下,教師也需著眼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學科知識。以“玩打字游戲”的教學活動為例,旨在幫助學生認識、掌握主鍵盤區的字母鍵、數字鍵及符號鍵,并可以掌握準確的指法分工。在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積極引導學生觀察鍵盤的布局,將自己發現的結果進行交流,設計給這些分區取名字的交流環節,讓學生主動認識鍵盤分區。可以先設計一個教師盲打的互動游戲環節,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入指法基本鍵的介紹,推測實現盲打的秘訣,鼓勵學生積極、自主開展嘗試學習活動。此時,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行為,為學生創新興趣的養成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境之下,學生此時的思維會更加活躍、積極,對學生學習興趣、創新興趣的激發均非常有利。
二、開展課堂實踐,提升創新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中,要想貫徹創新性學習的理念,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構建出適當、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處于寬松的學習環境之下,更有利于創新能力的提升。富有創新性元素的課堂環境,可以鼓勵、引導學生嘗試之前沒有經歷過的事物,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學大膽猜測、提問、實踐,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情境的創設可謂是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關鍵,可以讓學生迅速與學習環境相融合,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性行為。以六年級下的“游戲的創編”教學活動為例,旨在幫助學生運用鍵盤控制和偵測判斷,并學會應用所學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從玩游戲入手,在玩中“暴露”出游戲不足:缺少交互控制與判斷不好玩,推動引導學生主動嘗試改進游戲設計,激發學生創新設想,主動交流。在此種氛圍之下,嘗試“控制”與“偵測”的學習探索需求,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主動探索問題解決的創作思路。在完成自己創作的游戲之后,通過交流進一步引導學生改進自己的游戲,提高復雜度。在學生積極、主動表達自身的創作思路中深層次挖掘學生創新思維。此時,教師需善于鼓勵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意與優點,表揚與夸贊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并促進全體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優化教學設計,培養創新思維
在現階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善于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目前的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是關注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還需著眼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在課堂活動中,以教學內容為基礎,設計出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方法,著眼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也非常關鍵。例如,以“任意形狀的裁剪工具”的教學活動為例,旨在幫助學生使用畫圖工具來制作出漂亮的剪貼畫,并可以使用任意形狀的裁剪工具來完善圖畫。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課程內容出發,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此時學生有了一定的創新能力,結合問題的引導,可以很好地激發自身的創新思維。在問題提出之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能力。此時,教師也需鼓勵學生從其他角度出發,尋求一題多解的思路、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就目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活動來看,創新學習理念屬于一種極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科教育效果均有關鍵作用。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也需要從學生學習興趣、創新興趣的激發開始,幫助學生創設出合理、寬松的教學氛圍,進而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3]。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需靈活轉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奠定基礎。最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要將學生放置在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曉龍.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性學習的研究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13(7):19-21.
[2]呂玉霞.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探究[J].考試周刊,2019,10(6):74-76.
[3]顧志能,吳培鋼.關注真問題實現真學習:“百分數”教學創新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8,23(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