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仲寬
【摘? ? 要】在教改活動深入開展背景下,如何立足課堂增強育人的有效性,成為教師要解決的教學難題之一。其中,閱讀教學作為培育學生語感、思維能力、語言應用能力、讀寫等能力的重要教學活動,亦需通過教改高效發揮育人作用。本文通過探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路徑,以期助推小學語文教改活動科學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5-0075-02
Explore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Yaozhai Nine-year School,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HE Zhongkua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activities,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lassroom has become one of the teaching problems that teachers must solve. Among them,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activity that cultivates students' sense of language, thinking ability,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etc., and it also needs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reform. This article explores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with a view to boos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activiti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Teaching reading;Effectiveness
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價值
(一)為學生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開展閱讀活動能直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增強學生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幫助他們通過閱讀理解體悟國內外文化,開闊其人文視野,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優化“三觀”。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和諧發展搭建平臺,使學生能高效閱讀并不斷提升核心素養。
(二)有效增強教師育人能力
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意味著教師要改掉育人問題,直面育人阻力,創新育人模式,使學生愛閱讀、會閱讀、能閱讀。為此教師需深入解讀課程標準,學習踐行立德樹人,了解、關注、研究學情,能根據學情構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繼而增強自身育人能力,為助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科學發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一)教育意識陳舊
小學生處于語文學習起步階段,受學生閱讀能力、自律能力、興趣喜好等因素影響,部分教師為維持育人秩序,順利完成閱讀任務,通常會采用示范閱讀、選代表閱讀、集體誦讀方式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雖能達到閱讀目的,但未能讓學生了解到自主閱讀的重要性,弱化學生閱讀主體意識,使小學生閱讀積極性隨之降低。
(二)育人方法僵化
良好閱讀方法是增強育人有效性的重要條件,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況進行分析可知,多數教師習慣運用“模仿式”“填鴨式”教法開展閱讀育人活動,使閱讀教學喪失趣味性,無法有效落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為此,教師需樹立教法變革意識,能立足實際創新實踐,旨在探索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路徑。
(三)教學評價滯后
在以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針對學生吐字發音、閱讀流利程度、中心思想總結概括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雖能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但并未達到助推學生和諧發展的教改目的,閱讀教學價值有待挖掘,教學評價效果欠佳,無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路徑
(一)轉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意識
教學意識對教師育人行為帶來深遠影響,為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需端正育人為本教學態度,時刻留意學情,用“引導”取代“灌輸”,用“啟發”取代“填鴨”,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民主自由環境下高效閱讀,并在閱讀期間培育自身的思維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綜合素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教學時可創建翻轉課堂,在電子交互白板上先寫下學生自主閱讀目標,如“了解圓明園毀滅過程”“2~4自然段分別描寫圓明園的哪些方面?”“通過閱讀你有何感想?”等,確保學生閱讀方向及教師閱讀教學方向一致,在閱讀目標引領下可規避學生自學冗余環節,繼而提高其閱讀效率,還能檢驗學生自主閱讀成果。在學生獨立閱讀完畢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分享學習成果,圍繞學生還未能深入理解的內容展開閱讀教學工作,為學生講述圓明園毀滅背后的歷史,旨在引領學生勿忘國恥,激發其愛國情感,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德育有效性。再如,教師在進行《童年的發現》教學時可采用以人為本的合作學習法,在“組內異質”意識加持下妥善分組,確保各組學情均衡,由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完成合作學習任務。為提高合作閱讀學習實踐有效性,教師需事先設計問題,如“解讀胚胎、隨心所欲等生詞”“總結作者童年的性格特點”“流利閱讀全文并解答‘我發現了什么以及是如何發現的系列問題”等,用問題啟發小組成員閱讀思考,鼓勵各組學生圍繞問題加深討論,繼而在完成閱讀任務同時培育學生合作互助、口語交際等綜合素質。
(二)創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為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需積極改善教學方式,將創新視為探索育人路徑的不竭動力。例如,教師在進行《晏子使楚》教學時,可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互助表演課本劇,調用學生想象力、寫作能力,將閱讀內容轉化為角色明確、思路清晰、主旨突出的劇本,為學生表演課本劇奠定基礎,同時培育學生臨場反應能力、自信心等綜合素質。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表演情況能發現其閱讀理解短板,以此為由找準閱讀教學立足點,不在學生已經理解的閱讀內容上浪費時間,發揮教師引導教學作用,彌補學生自主閱讀短板。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重申閱讀教學要點內容,如“理解‘使、楚二字意思”“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體悟晏子智慧”等,使學生能深入理解文章內涵,向晏子維護國家尊嚴及思維敏捷這一方面學習,繼而助力學生提升核心素養。再如,教師在進行“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教學時,可通過網絡為學生準備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文章,如《大數據里的財富》《外星人的回信》等,將信息技術與群文閱讀關聯在一起,助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與教師直接講解信息技術誕生及應用的意義相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能加深對“信息世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探究性問題,如“作為一名小學生應如何應用網絡”“你認為未來的信息世界會是什么樣的”等。基于上述探究性問題答案并不唯一,為此調動學生探討積極性,將閱讀過程中的觀點轉化為語言予以表述,提升學生信息處理能力、語感、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能力等核心素養,繼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三)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
為提高教評質量,教師需拓寬教育評價眼界,關注學生和諧發展情況,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合作閱讀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除將學生閱讀理解問題解答正確率視為評價標準外,還需留意學生合作過程中的表現,如是否積極發言、是否幫助他人、是否遵守秩序等,確保教學評價結果更為全面,以教評為紐帶加強師生互動,通過教評引領學生和諧發展,使小學生在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可擁有更多終身受益的能力。為增強教師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改能力,教師還需針對教學實況加強自評,發揮反思性育人理念作用,明確教研目標,開展教研工作,彌補閱讀教學短板,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給予支持。以“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為例,教師通過反思自評發現育人范圍較窄,為此教師引入法治內容,引領學生閱讀與信息時代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法治案例,并在此前提下堅持閱讀引導,凸顯學生閱讀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使學生明晰信息世界并非法外之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綜合質量,繼而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能夠為學生和諧發展奠定基礎,有效增強教師育人能力。基于此,為實現師生共同發展,教師需積極改進教學方式,針對教學意識、育人模式、教評方法進行改革,使閱讀教學活動形式多變、內容充實,以達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熊湘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讀與寫,2020(25).
[2]尕讓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20(37).
[3]張昱.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2020(35).
[4]李國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2020(34).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