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君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教學也應當從學生的立場出發,構建符合學生需要的創新教學新模式。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提問成了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自主思考,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探尋真正答案的同時,提高思維能力,從而獨立解決問題。課堂提問應當具有新穎性和目的性,在提高提問效果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靈魂,應當在設計提問環節時避開學生的短處,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合作中逐漸養成自主探究的重要學習習慣。提問藝術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達到相互促進,和諧共進的重要教學局面。
關鍵詞:學生立場;課堂提問;優化策略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更好地讓學生抓住語文學習的主線,構建更加合理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與教師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多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基于學生立場課堂提問創新思考
為了燃起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欲望,教師在語文教學準備中,應從學生的實際語文問題出發,進行提問類型和提問方法的設計,使之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身心特點的同時,能夠解決學生的實際難題。在課堂提問中,教師需要精簡不必要的環節,逐漸讓學生抓住課文的主旨及關鍵,能夠在回答問題中更好地體現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在進行動態管理的同時,應觀察學生的實際課堂表現,進而綜合性的評價學生的答案,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人文情境,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一)從學生出發,做好課堂設計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應當深化以生為本的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課堂教學多元化設計,在總結課堂經驗的同時,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解決學生心中的難題,進而彌補學生的學習缺陷,讓學生在感受語文課堂教學新穎性和獨特性的同時,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的提問設計也應當從學生實際需要的角度進行思考。在教學環節實施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互動的有效性,以及相互感情的遞進,發揮學生在這一特定環境中的獨特學習情感,讓學生在完成相應任務的同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助力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在互動中提問的有效性
語文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合作進行知識探究的過程,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總結和自主思考能力,需要教師積極地做好課堂互動設計,在提問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創新實踐的過程,能夠深化學生的課堂體驗,讓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應用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提問準備時,應當有目的性和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特定的學習任務,在不斷進行教學目標傳遞的過程中,讓學生敢于回答,主動思考,建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三)在動態環境中,因勢利導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當能夠抓住教學目標的主干線,進而在學生發生知識偏移時,能夠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更好地將教學目標進行實踐。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提問設計的過程中,應當能夠實施動態環境管理,逐漸結合學生的不同回答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文理解以及閱讀內容的深化,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因勢利導,能夠幫助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脈絡,從而構建合理的整體語文知識思維,促進學生各方面積極發展,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了求疑思維,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能力。
二、基于學生立場,課堂提問優化策略
(一)從學生需要提問,注重目的性
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也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為了更好地將教學改革內容進行有效的滲透,教師需要依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表現以及語文學習認知,構建起更加合理的學生需求體系。教師要分析出學生的優缺點,構建合理的學習層次,從而在提問環節中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問題,讓學生及早得到問題的答案,進而達到逐步提高學生語文思維的目的。
(二)做好感情傳遞,促進提問有效性提升
教師在語文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應當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讓每一個問題都能夠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欲望,在解決學生心中疑問的同時,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教師在結合教材進行問題提煉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思考特點以及思維模式,突出學生學習優勢,對語文知識進行表達和闡述,從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的有效性,從而讓提問的方式更加合理,提問的時機也恰如其分。教師圍繞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提問設計,能夠讓學生理解作者主要想表達的情感,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快地理解課文內容,促進提問效果的最大化。
(三)創設提問情境,提問的新穎性
教師在進行提問內容選取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讓學生在拓展思維空間的同時精煉內容,這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科需求。教師在將問題進行描述,構建合理提問情境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所提的問題要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生的思考范圍相一致,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也可以創建多元化情境,加入其他學習元素,從而讓課堂提問更加具有新穎性和目的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構建提問情境,從學生角度進行提問,由簡入繁,促進學生自主總結,主動作答。
(四)解答中帶著評價,提高學生創造力
教師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進行提問優化,能夠激發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形成知識的共鳴,并感受到自主探索的樂趣。教師應當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聯想、比較和分析問題,在對信息進行匯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全面思考的過程,讓學生能夠進行知識階梯性的提高。教師在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激勵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在自主創造和自主聯想中,形成重要的解答思路。教師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進行綜合性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結語
教師從學生立場出發,在探索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同時,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優勢,使其在思考不同問題時,敢于創造,深化情感體驗,提高回答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巧妙設計教學內容,把握教材主線,循序漸進的形成提問情境,與學生進行合作,精心設計提問環節,運用有效的提問方法和提問策略,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
參考文獻
[1](美)沃爾什,(美)薩特斯.優質提問教學法:讓每個孩子參與其中[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2]劉春梅.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措施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07):43.
[3]張銀花.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措施分析[J].學周刊,2020(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