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煥好
摘 要:“深度學習”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實踐途徑。在此背景下,深度教學是改革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深度學習教學的實施關鍵在教師,教師對深度學習的基本理念和實踐操作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個過程,要在“教學過程與節奏”“教學設計與策略”“教學設計與學習設計”的關系中摸索出方法與策略,引導學生從聯系新舊知識的關鍵、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疑惑等多處展開,從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教學模式;探索實踐
學習力是學生個人把學習能力、精神毅力、目標動力等知識積累轉換為知識資本的主要能力,更是體現數學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一種品質。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學生要嘗試轉變“應試”和“答題”理念,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翁,學會自主解決問題,真正實現生本教學目標,使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發展。小學數學深度學習不是針對一節課的教學設計,而是針對一個學習主題的整體設計。這就需要教師從整體上把握學習主題,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疑惑,系統規劃學習進程,設計持續性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實踐探究,實現有效的深度學習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成為具有活力的源頭活水。教師在設計與實施深度學習過程中,應依據數學學科的特征,通過對具體核心學習任務內容的理解和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創造性地設計個性化課堂教學方案和切合學情的“學習設計”。通過深度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變革和教學方式的轉變。
當前在日常的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存在幾種情況:1.教師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依然“屹立不倒”,沒有真正實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也已經習慣了被動式學習,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得到快速提升和發展;2.學生座位的設置讓師生、生生之間相互分隔,難以產生互動,這也導致課堂氛圍僵化;3.學生之間存在競爭和合作關系,但是每個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學習水平和效果會出現明顯不同,因此合作活動的不合理開展以及組織嚴重阻礙了學生能力的激發和發展,不利于他們快速取得進步;4.教師仍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中自由表達個人觀點和看法時常常被忽略,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難以得到提升。在課題的實驗中,我們發現,要讓學習真實地發生,就要讓學生以真實自然、輕松自如的學習狀態走進課堂,在學習過程中降低緊張焦慮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之中。教師要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間,放下師道嚴肅的形象,充分尊重、理解、支持學生,調動他們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進而促使他們更好地突破難關;掌握學生學習困難在哪里,從而改變僵化的課堂氛圍,解除學生高度防備的鎧甲。只有改革課堂的教學模式,才能促成深度學習在課堂上落地生根。
一、改革教學的過程與節奏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成長和提升的重要地方,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過程和節奏的改革,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促使學生們能夠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此外,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自身學習差異性會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進而學習成績也會出現差異。鑒于此,教師要結合上述特點合理地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有效避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走神等問題。當前的課堂普遍存在“過多過快”的傾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們常常會按照傳統的教學設計組織并設計,因此常常會出現教學目標繁多的現象,也容易出現主次不分的情況;第二,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教師們想要按照教學計劃快速地完成教學任務,節奏過快,沒有留給學生思考操作的時間與空間,每個環節都只預留1-2分鐘的時間;第三,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至關重要,但是除反復練習以外,教師們通常不會采取其他方法組織教學,沒有真正地激活學生的知識鏈,學生只是單一的提取舊知識,起不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改革教學設計與策略
深度學習教育理念對教師和學生都至關重要,這體現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的改革上。眾所周知,深度學習是促進學生思維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學習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策略的創新和改進,以此促使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實現,同時學會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促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教師們可以對教學設計進行改革,包括單元主題的設計、單一教學內容的規劃、核心知識的確定等。只有改革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后,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三、樹立“教學設計”為“學習設計”服務的理念
當前,教師不僅要關注如何更好地設計教學方案,也要關注學生如何才能夠更好地在課堂中展開學習。如果教師只根據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實踐,忽略學情的分析和探討,通常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導致事倍功半。小學數學學習知識較為基礎,同時也包含一些復雜的算理和公式以及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學習效率提升也會受限。教學進度是教師教學質量的一種體現,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如果學生幾乎參與不到課堂中或者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不感興趣,同樣也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教學的真正目的也無法實現。就教學方法而言,傳統的講授方式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辦法得到實現,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對高效地掌握和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十分不利,學習能力和積極性也會隨之減退,更不利于其長遠發展。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只有樹立教學設計為學習設計服務的理念,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素養的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學習設計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并由此合理設計教學目標,促使學生自身能夠明確學習目標并且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還要經歷完整思維的過程,數學綜合能力也會隨之進一步得到提升。學習設計的對象是學生,是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的,以幫助學生“探究未知”為出發點,進行“逆向思維”的設計。所以,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指導,促使學生逐步提升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促進學生能夠學會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和思維等高效解決問題,進而促使他們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同時成長為一個愿意學習并且愛好學習的小學生。
深度學習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深度教學”,所以,教師要重視與“深度教學”相對應的“學習設計”的設計,并且要以問題為導向,促使學生在深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聯系新舊知識,同時幫助學生快速消除疑惑,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教師真正做到了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才能做好“深度教學”,我們的學生也才可能真正地通過數學的“深度學習”促進思維的良好發展,成為一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語言描述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馬云鵬.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學科教學指南.小學數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J].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3]許正巧.核心素養發展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探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2):115.
[4][美]莫妮卡,R·馬丁內斯丹·尼斯,麥拉思.深度學習[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5]馮美娟.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初探——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交流[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