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林 劉泓君 劉尊青 謝海巍



摘? 要:針對《交通影響分析》課程存在的不足,引入OBE教學理念,遵循“學以致用”基本原則,定位課程教學目標,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資源,構建過程性考核及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課程改革實踐結果表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改革模式提高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鍛煉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將課堂知識真正內化為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改善了教學質量,實現了教學培養目標。
關鍵詞:交通影響分析;OBE理念;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12-0093-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course, the introduction of OBE-based teaching concepts, follow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positioning the course teaching objectives, reconstructing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dopt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ethods, enrich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ng process assessment and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thods.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show that the reformed curriculum teaching can improve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exercised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truly internalize classroom knowledge into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nd accomplishment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training.
Keywords: traffic impact analsysis; OBE concept; teaching reform
OBE理念最早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改革中,隨后進入到英國、德國和日本并取得良好效果,這種教育模式在我國眾多高校的課程改革和專業教育中也開始實踐應用[1-2]。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導向的教育模式是以預期學習產出為中心,是一種基于學習成果或者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3-4]。這種教育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反向設計課程大綱,正向實施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學生所達到能力的培養[5]。
當前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畢業學生不能很好對接社會需求,而OBE理念恰恰強調學生培養的全過程,教育成果的培養質量[6-7]。始終貫徹將OBE理念滲透到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的思想,堅持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意識嵌入到教學每一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更早接觸實踐,更好滿足行業企業需要。
《交通影響分析》是我校交通工程本科專業一門重
要選修課,是針對大四學生開設的專業課程,它是學生畢業后從事交通影響評價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本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它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在掌握交通影響評價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基礎上,掌握交通影響評價的工作流程,具有從事交通影響評價的實踐能力。本文基于OBE理念,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對《交通影響分析》課程進行建設和實踐,這有助于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訓練。
一、《交通影響分析》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一)教學內容陳舊
本課程教學內容包括“交通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交通影響評價的內容”“交通影響評價關鍵技術參數確定”“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案例”等等。課程教學內容側重于理論與方法,內容固化而乏味,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佳,聽課效果差。這種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削弱了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難以實現教學目標。需要以國家交通影響評價架構為基礎,結合每章節內容進行教學任務組織,重新優化各章節內容,根據實際交評工作流程內容嵌入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
(二)教學方法落后
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還是在本課程中占主導優勢,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低頭玩手機、睡覺及交頭接耳說話的比較多,講課間隙會以提問方式讓學生參與互動,但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堂氣氛略顯沉悶;另外,受課堂時間限制,無法實現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課堂交流,課程預期目標難以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方式會使教師難以獲得教學效果反饋的信息,進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這種教學模式大大影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交評報告編制的一個核心任務是對建設項目的交通影響分析,不僅是項目本身對周圍路網的交通影響,還有項目周邊的用地對路網的交通影響程度大小,不同的用地會產生和吸引不同的交通流,交通影響分析流程冗長,計算量大,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造成學生不愿去探究一些稍復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而執行學習任務時完成效果差,無法實現培養實踐人才的目標。
(三)實踐教學與項目銜接少
《交通影響分析》課程理論課時比例較大,實踐環節比例較少。理論課程結束后,交評案例往往以教材或網絡資料來講授,占用時間少,實踐教學形式與理論講授銜接不足,缺乏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案例的素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距離,這些不利于學生參與討論與任務的完成。
(四)課程考核重結果,輕過程
目前《交通影響分析》課程考核方式仍注重考試結果,對過程性考核往往重視不夠,僅以出勤和平時作業作為過程性考核指標,其占比為30%,期末考試占比70%,題型比較多,但仍然難以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主要還是依賴對知識點死記硬背來完成期末答卷,這種傳統考核方式更多還是重視結果,淡化過程,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人的交流、溝通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這些方面體現不出來,片面強調結果,這與培養工程應用型技術人才目標不吻合。
二、基于OBE理念的《交通影響分析》課程教學改革
(一)明晰課程教學目標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是被動的,難以做到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導致學生在實踐中不會應用?;贠BE理念教學模式強調從學生學習成果出發,轉而注重的是“知識學習、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的教學目標[8]。由此,基于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及本專業偏向于道路交通規劃、設計、運營及管理的特色,考慮到該門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更多是對前期課程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的綜合應用,本課程遵循學以致用的目標原則,強調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要掌握道路交通規劃、設計、運營及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更重要的還是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點去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重構課程教學內容
基于OBE理念的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教學導向,突出學生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因此本課程以目標為導向,反向設計教學內容[2]。實踐過程中,將本課程授課內容優化為工作任務,即將工作任務融入到教學內容中,經過對城市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流程內容的調研,以及課題組成員從事多年交通影響評價工作可知,交通影響評價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分析,根據項目用地規模、功能及區位三要素,對項目進行分類,依據這些項目特征以及學生可接受程度低的情況,會將這些項目融入到不同的教學環節中,以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針對這些項目會講授項目的特征、調查方法、存在哪些交通問題、如何進行交通需求預測、交通組織設計,對學生布置的任務作業進行詳細分析,最后形成交通影響分析報告,并進行成果的匯報和評價。課程內容會隨著新形勢、新政策、新技術的出現同步更新和調整。
(三)豐富教學資源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理念也會隨之變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程資源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資源的針對性和實踐性,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以及課程目標的實現。近年來,借助于學校網絡教學平臺逐步實現了《交通影響分析》課程資源建設、在線交流空間。同時,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和中央省部共建實驗室項目搭建產學研示范基地。過去課程教學案例缺乏鮮活的、本土的特色項目案例,常常是一些書上例題或者是以往陳舊性案例,不是實際科研項目,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改實施過程中,第1個項目將給學生布置較為詳細的交通影響分析報告編制任務書,讓學生能夠了解項目周圍交通狀況等。第2個項目學生根據要求自行設計交通調查方案,進行現場踏勘,找問題,調整設計方案。然后學生組織調查人員進行現場交通調查,收集整理分析調查數據,剖析原因,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第3個項目在前兩個任務基礎上,學生著手進行交通影響分析報告的編制,這個階段難度比較大,讓學生直接接觸現場一線,體現與職場實踐工作接軌。
(四)創新教學方法
《交通影響分析》應用型課程改革后,利用科研項目反哺教學,教研結合,教學相長,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主動性,發揮了學生課余自主學習的能力。
授課前,教師給學生下達項目任務書,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理解任務基礎上,教師對課程重難點知識進行詳細講述,學生理解了這些知識點后;接下來教師以項目任務書案例為載體,給學生講授交通影響評價的工作流程,學生根據要求,獨立完成交評報告的相關工作內容,并提交成果。最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老師、學生及督導專家多方對學生提交報告進行綜合評價,從報告編制的完整性、準確性、可實施性等方面進行打分,給出最終成績。整個過程是開放的,對易混淆的問題及復雜的交通問題隨時進行相互交流,提高學生對交通問題的客觀認識,有利于交評報告科學、準確地編制。表1為本課程實施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
(五)注重過程性考核,構建多維考核評價模式
改變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注重學生知識應用和綜合能力提升的精細化過程性考核,即多元化考核方式將期末考試延伸到平時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將考、教、學三者有機融合在一起,使考核具備了知識考核和能力考核的雙重功效,過程性考核更加凸顯了學生平時的綜合表現,也能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同。表2為過程性考核項目構成要素。
三、課程改革反思及實施效果
(一)課程反思
隨著世界交通技術邁向智能化、信息化新時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高等工程教育發展要求,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不再是僅僅依靠課堂老師的講授和長時間大量的閱讀文字,更多地是借助于智能化工具的學習,更傾向于短時間對碎片化知識的學習。學生學習知識雖有廣度但缺乏深度;雖然思維活躍但不能夠靜心學習,普遍認為今日所學知識與將來的職業發展聯系不大,對學習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課程教學模式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用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課程教學目標和任務。表3為課程改革前后內容對比。
(二)實施效果
本學期《交通影響分析》實施課改后,為驗證其實施效果,本課題組以問卷調查形式對參與課改的兩個班共計71名學生發放問卷,回收問卷71份。設計問卷調查問題共8項,由A、B兩項選項構成,問卷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調查結果可知,絕大部分學生對交通工程學教學改革是持積極贊成態度的,有80%以上學生認為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手段優于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和培養團隊協作能力。調查中也發現,師生彼此間交流學習環節滿意度不高,究其原因是師生交流學習平臺雙方都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另外,課程項目選題方面還需要多結合學科方向或教師的科研項目進行多元化設置,教學相長,科研反哺教學,完成科研成果在教學中的轉化。
四、結束語
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為適應工程教育改革,本文將基于OBE理念引入《交通影響分析》課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學目標,以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教學資源,重視過程性考核。經過實踐檢驗證明,OBE理念在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訓練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它的先進性和有效性將有助于對課程進行深層次改革,有助于創新性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鳳權.OBE教育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6,31(3):81-85,95.
[2]徐永新,杜書廷.基于OBE理念的《環境影響評價》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20(22):119-121,125.
[3]陳新民.應用型本科的課程改革: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J].中國大學教學,2011(7):27-30.
[4]趙建義,趙永強,王愛國.轉型背景下應用型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15):18-20.
[5]張芳,李國平.地方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7,38(6):48-51.
[6]韓銳,裴玉龍,張邢磊.OBE理念下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交通運輸安全工程”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9(12):51-52.
[7]蘇偉,等.OBE教育模式在冶金工業環境保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教育,2018(6):60-62.
[8]宋哲英,宋雪玲.基于OBE的工程教育模式下“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改革[J].高教學刊,2016(16):15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