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森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班主任作為學生的領路人,理應肩負起職責。但由于缺少心靈層面的溝通,致使德育效果不盡如人意。為改善這一狀態,班主任需要從理論研究中汲取思路,從具體案例中積累經驗,歸納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本文就如何發揮德育工作效能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改進策略
新時期的小學生,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導致性格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這無疑會增加德育工作難度。當前,有的班主任喜歡“灌輸”知識,而容易忽視學生的內心感受,結果自然差強人意。要想扭轉這個局面,需要班主任走進學生心靈,打開他們的心結?;诖?,本文結合筆者的自身學習與工作精力,談談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意義
(一)促進全面發展
《新課標》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明確要求,利用一切資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事與愿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將知識教育當作重心,疏于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即便學生擁有深厚的知識底蘊,也可能無法做出得體的行為舉止。為達成《新課標》目標,需要班主任重視學生品德的培養。待補齊素質短板后,學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長。
(二)符合時代需要
在新時代下,人才判斷依據有兩點,包括知識儲備量和道德品質。在當前教育背景下,過于看重知識方面的培養,卻沒有關注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當小學生言行舉止失當后,班主任大多會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反觀學生,很可能一句也沒聽進去。見此狀,部分班主任會選擇放任不管,部分班主任會嚴厲批評教育。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會使師生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為扭轉眼下局面,需要班主任結合學生實際制定策略,將學生培養成時代需要的人才。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改進策略
(一)創新教育理念
常言道:“理念決定行動。”只有擁有正確理念,方能做出有效行動。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創新教育理念。第一,看清教育本質。教育的本質是服務,既然是服務,就需要以學生為核心開展工作;第二,學會換位思考。立場不同,思考角度也會不同。為更好地發現問題,班主任需要站在學生視角來看待問題。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準確剖析問題成因,繼而實施針對性教育;第三,尊重個體差異。由于成長環境不同,使得學生暴露出的問題也會有所差異。為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需要班主任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口吻提意見,用真心打動學生。隨著時間推移,師生關系會慢慢變好。
(二)強化教育內容
德育不是喊口號,要落到實處。在以往工作中,教育內容過于枯燥,無法觸及學生內心。為確保德育工作落地有聲,需要對內容進行強化。第一,引入素質教育理念。當前提倡的全面素質,是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為填補認知短板,班主任需要善于發掘資源,利用網絡搜集的內容,錘煉學生的體魄,增強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品質。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效果,班主任要以多種形式進行展示;第二,融入理想信念。理想就好比燈塔,能為學生指明前進方向。信念就像利劍,能為學生掃除前進障礙。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引導,幫助學生重新信心、重塑理想。在理想信心的作用下,學生必然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第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向世界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然而,鑒于學生的愛國意識淡薄,班主任要用心多搜集愛國資料,滲透進學生的教育中,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強大,也可多組織參觀革命館之類的活動,讓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斷增強,并立志成為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三)豐富教育手段
長時間使用單一手段,會讓學生感到厭倦。為增強德育實效,有必要豐富教育手段。第一,豐富課堂教學。說教的方法不可取,正確做法是讓教育內容具體化,以降低學生的接受難度。在教學中,采取互動策略,以此強化效果。同時,創設教育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第二,善用網絡媒體。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凈化網絡,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漏網之魚”。為削弱不良風氣的影響,需要班主任打造德育平臺,定期上傳真人真事,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內心,促進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在平臺上,增加互動模塊,方便為學生答疑解惑;第三,加強實踐活動。班主任要主動聯系公益團體,讓他們走進校園進行宣傳。班主任還要邀請政府人員來校宣講,以此強化學生的認知。
(四)構建教育體系
為提升德育實效,需要聯系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第一,強化學校功能。班主任要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時,規范自身言行,向學生傳遞正能量。譬如,見到地上有垃圾,主動拾起,并將其放入對應垃圾箱。除此之外,班主任要積極投身到教育體系完善工作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第二,強化家庭教育。利用多種方法與家長取得聯系,傳授德育知識與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無論學生身在何處,只要心理發生變化,都要及時分享信息。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商討出解決辦法。譬如,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家長需要做的是控制其使用手機的時間,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傳授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第三,深挖社會資源。德育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所以說,社會生活中蘊含豐富的教育資源。班主任要善于發掘,并組織實踐活動。譬如,在勞動節這一天,帶領學生進入社區養老院。由學生自行分配任務,只要不出圈,班主任就不管。如發現學生遇到困難,班主任要循循誘導,協助學生攻克難關。待活動結束后,班主任立即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分享心得。有學生說:“雖然辛苦,但很開心?!庇袑W生說:“遇到困難時不要慌,多思考一下,就能找到方法。”
三、總結
德育并非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看清德育本質后,對內容進行強化,對手段進行豐富,以此夯實教育基礎。同時,聯合家庭與社會,構建德育體系,推動小學生向更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國鳳.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195.
[2]李娟娟.淺析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178.
[3]李俊容.小學班主任德育方法之我見[J].寧夏教育科研,2020(1):56-57.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