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摘? 要:傳承中華文明禮儀,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教育是新時代學校德育工作的應有之義。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還有利于創新和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可塑期,禮儀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知書達禮,懂得相互尊重、誠信守諾,言談舉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禮,使學生在濃厚文化氛圍的影響下變得文明儒雅。
關鍵詞:禮儀教育;文明規范;習慣養成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準則和禮儀規范。學生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還是新時代社會道德規范的踐行者。對初中學生開展禮儀教育既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又是新時代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實施禮儀教育,培養文明儒雅的學生呢?筆者所在學校多年來堅持實踐“八禮三儀”教育,通過文明禮儀教育,推動學生儒雅風范的形成,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確定內容,明確文明禮儀教育的具體要求
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體系逐漸完善,其內容和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一是儀容儀表方面,要求學生做到發型自然、儀態大方,面容干凈整潔,衣著大方得體;二是餐飲禮儀方面,主要是教育和引導學生在家庭、學校食堂及公共社交場所用餐時要講究衛生、愛惜糧食、保持安靜、食相文雅;三是言談舉止方面,重在教育學生與人交流時做到坦誠友善、心氣平和、禮貌用語、文明表達,同時養成耐心傾聽的良好習慣;四是待人方面,重在教育學生尊敬師長、友愛同學、謙虛禮讓、誠實守信、寬容待人;五是行走禮儀方面,重在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為老弱病殘孕者主動讓座,傳遞美德,奉獻愛心;六是觀賞禮儀方面,重在教育學生在表演或比賽等場合遵守公共秩序、愛護環境,專心觀賞他人的表演或比賽內容,以禮貌的態度為之喝彩;七是游覽禮儀方面,重在教育學生在旅游地、參觀地等場所做到愛護景觀文物,尊重當地的民俗民風,遵守公德,文明游覽;八是參加儀式方面,重在教育學生在參加任何禮儀活動時,能做到心存敬畏、面容肅穆、莊重行禮,尊重一切禮俗規則。
二、細化措施,規范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施途徑
1. 加強學校教育的引領作用
學校將文明禮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融入道德與法治等課程教學中,倡導教師遵循文明禮儀教學的要求,加大各學科課程中文明禮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采取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將文明禮儀知識傳遞給學生。學校要注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推動文明禮儀教育的健康開展,積極豐富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引入多種活動載體,增加各項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成果展示環節。
2. 加強家庭教育的督促作用
以家校合作理念為指導,組織家長參加以文明禮儀教育為主題的家校會議,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其掌握豐富的文明禮儀規范知識,增強家長的引導教育意識,督促學生每日恪守各項文明禮儀規范。同時,學校聯合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引領家長與學生一起參與學校親子活動,讓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增強自身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同時,家長也要潛移默化地提升自身文明素養,為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發揮模范引領作用,讓家長以正確的觀念糾正學生的不文明行為。
3. 加強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
學校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帶領學生清潔街道衛生、參與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參與植樹護綠活動、參與公益宣傳活動、參與公共文化傳播活動等,讓學生樹立起“文明小義工”的個人形象。在此基礎上,學校帶領學生繼續深入到更多社會場所,奉獻愛心和服務,如敬老院、孤兒院、困難家庭等,讓學生成為一個“愛心小天使”。
4. 加強儀式教育的激勵作用
學校積極組織“三儀”教育活動。例如,在新學期開學后,帶領學生參加入學儀式活動,讓學生適應新環境,了解校園生活風貌和文明禮儀規范;在教師節帶領學生參加敬師儀式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恩之情;定期組織學生參加青春儀式活動,讓學生學會在青春成長期間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如學會自我調控情緒、與他人進行友好交往、與他人進行和諧溝通等。
三、活動引領,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
學校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每兩周安排一次“八禮”專題教育。每一項專題都由學校管理人員負責搜集資料,利用晨會給學生講解本專題的目標、具體規范和典型事例。例如,在培養學生的餐飲禮儀時,教育內容側重于引導學生注重飲食衛生,珍惜糧食,文明用餐。具體規范是:就餐時保持安靜,根據個人食量合理盛裝食物,保持糧食不落餐桌或地面,主動整理歸放桌上餐具。與此同時,通過召開主題班會、舉辦“禮儀之星”評選展示活動、組織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讓文明禮儀的要求入腦入心,讓“八禮”規范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在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中,學校肩負著無可替代的重任。教師應該從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施以教導,幫助學生將文明禮儀內化為行為規范。
基金項目: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初中學校“八禮三儀”教育實踐研究(GS[2020]GHB2892)。
參考文獻:
[1]王蕊. 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初中生禮儀現狀及教育管理對策[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9.
[2]賈宗興. 農村初中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初探[J].甘肅教育,2018(6).
[3]劉紅. 淺談如何用禮儀教育培育儒雅少年[J].小學教學參考,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