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嘉麗
摘 要:通過對疫情期間廣州市小學英語電視課堂的觀察和研究,總結了電視課堂對后疫情時期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價值,并以廣州電視課堂小學英語一年級下冊Unit 2 Come to my house第二課時為例分析了電視課堂所帶來的英語課堂教學啟示。
關鍵詞:小學英語;電視課堂;研究價值;教學啟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時刻,為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國上下對線上教學的各項流程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通知要求,結合廣州市具體情況,廣州市教育局印發了開展線上教育的通知:市級將對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非畢業年級開設“廣州電視課堂”,作為普通中小學托底措施。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學校已逐步復課復學。但長達近三個月的廣州電視課堂對后疫情時期教育教學工作的后續影響力遠未停止,也為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寶貴的研究價值和教學啟示。
一、電視課堂對后疫情時期小學英語的研究價值
自廣州市教育局部署各學科啟動電視課錄制工作開始,小學英語學科在廣州市教研員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組建精英團隊、研討實施策略、精心備課磨課、形成學科經驗這些流程投身到打造精品課堂的工作當中。來自黃埔、白云、番禺、海珠、增城、天河6個區的教研團隊分別承擔6個年級的小學英語電視授課的任務。
筆者作為其中錄課團隊中的一員,通過對已播出的電視課堂的觀察和研究,以及對部分同行的調查了解發現:各個年級的課既體現了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和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又各具特點。
廣州電視課堂在教學品牌、教師團隊、課程內容、教學設計、素材制作、基礎架構、教學環節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這些課對廣大教師而言極具學習意義,會成為后疫情時期各級各類教師培訓或者是教師個人專業化學習的寶貴資源。
二、電視課堂對后疫情時期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啟示
小學英語廣州電視課堂中的每一節課都堪稱精品,值得每位一線英語教師在后疫情時期的英語教學中進行深入學習與研究,以優化日常的英語教學,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下面筆者將以廣州電視課堂小學英語一年級下冊Unit 2 Come to my house第二課時為例談談電視課堂對后疫情時期小學英語帶來的課堂教學啟示。
(一)深入分析和整合教材,分層教學,化難為易,注重課堂高效性
廣州電視課堂與平時的課堂不一樣,時長只有20分鐘。研究表明,7到10歲兒童連續注意時間約為20分鐘,10到12歲兒童連續注意時間約為25分鐘。因此,后疫情時期的常規課堂應該參考電視課堂的教學設計,在上課時,把握好黃金時間段——課堂的前20分鐘,迅速引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然后迅速展開本節的重點、切入難點,注重提高課堂的高效性。
在廣州電視課堂小學英語一年級下冊Unit 2 Come to my house第二課時中,為了使這節20分鐘的“空中英語課堂”高效起來,教師首先對教材的教學內容做了深入的分析:本課教學內容為廣州版英語教材一年級下冊Unit 2 Come to my house。本課為單元第二課時,主要內容為Lets chant,學習詞匯house、bedroom、sleep、kitchen、living-room和一首英文小詩:“Come to my house, Come today. This is the bedroom, Where I sleep. This is the kitchen, Where I eat. This is the living room, Where I play.”。通過創設情境,在句型“This is ... where I ...”中學習單詞,初步感知如何介紹家居場所及其相應的活動。深入分析后,本節課學習目標定為:學會聽說認讀house、bedroom、sleep、kitchen、living-room等單詞;能理解小詩并能有節奏地朗讀。
雖然本課教學內容只有一頁,但包含了5個單詞house、bedroom、sleep、kitchen、living-room,其中bedroom、kitchen、living-room對一年級學生來說發音是難點;另外還有一首小詩,小詩的句型為“This is the ... where I ...”,這個句型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掌握。如何有效地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帶領學生突破重難點呢?本課教師采取了由易到難的分層教學設計方法:首先,帶領學生在游戲中復習小詩中出現兩個動詞play和eat,同時學習新動詞sleep;然后帶著學生在熟悉的句型中“This is ...”學習表示場室的四個單詞house、bedroom、kitchen、living-room,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新單詞發音之后,再領著學生在相對小詩而言簡單一點的短語play in the living room,eat in the kitchen和sleep in the bedroom中學習每個家居場所所對應的功能。做完以上三步,學生已經掌握了小詩中的新單詞,并且大概理解了小詩句子的意思。這時再帶學生真正進入小詩的誦讀學習,如此循序漸進,一首高難度的小詩對學生來說就變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也可以有效地達成。
深入分析和整合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化難為易,這些都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好方法。
(二)精心設計多樣的教學形式,注重課堂趣味性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年齡在六七歲之間,常對學習過程、學習的外部活動和學習的形式感興趣,他們的學習動機以直接近景性學習動機為主,對學習的直接結果比較關心。年齡雖小,但他們同樣渴望成功。如何有效地激發和維持學生在一節課堂中的持久興趣?筆者認為,一節高效的英語課堂,必然是有趣的。因此,我們注意課堂中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有效性;注意多給學生成功的體驗,以激發學生上課的熱情。在廣州電視課堂中,教師也可以學習到很多增強課堂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在Unit 2 Come to my house第二課時中,教師設計了以下趣味性的教學形式:
1. 趣味導入,激活已知
唱歌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的活動之一,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表演欲和參與欲。因此,本節課開始,教師以一首好聽的歌曲Lets have fun引入。唱完歌后教師設計了Say and do的游戲,將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融于游戲中,由教師在屏幕上邊說邊用生動有趣的動作帶領著學生又說又做,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高度參與這節空中課堂,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 創設情境,激發參與欲
本節課,教師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角色Tommy,以邀請大家去他家為情境。由教師扮演Tommy,以“Come to my house. Come today.”的反復出現串聯起每一個教學環節,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生動有趣的PPT動畫,讓學生能跟著Tommy對每個家居場所的形象介紹,理解并掌握幾個家居場所單詞及其對應的功能。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其中,這樣的課堂就變得更加有吸引力了。
3. 設計充滿童趣的教學活動,調動積極性
根據低年級學生愛玩、樂表現,思維形象、直觀的特點,教師設計了有層次、有梯度、充滿童趣的教學活動。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生動的教學活動動畫,設計了探照燈游戲、看圖選句子、觀看動畫視頻等多種趣味十足的環節,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他們在這節課堂中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讓他們在玩樂中循序漸進地掌握了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4. 采用多樣的評價方式,以評促學
小學生很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獎勵,教師在教學中應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肯定。在此電視課堂中,教師設計了多種對學生表揚的評價方式,包括言語表揚和體態表揚。言語表揚是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用語言進行肯定。如“Very good!”。體態表揚是教師在屏幕上對學生的表現運用體態語言進行肯定。比如豎起大拇指、點頭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會在每個環節結束后,通過PPT的展示及時給學生送上小星星。
(三)提高語言修養,注重課堂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
通過研究小學英語廣州電視課堂,讓筆者明白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上好一節高效課堂的關鍵之一。學生的聽課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怎樣與學生說話,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廣州電視課堂中授課的教師語言功底深厚,教學語言表達規范、準確、嚴謹且具有個性化,極大地提高了空中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在授課時用充滿激情,恰到好處地運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吸引和感染學生,營造濃厚的情緒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李明.小學英語“空中課堂”對后疫情時代的教研價值和教學啟示[J].現代教學,2020(13).
[2]方正平,宗敏.“空中英語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01).
[3]密守軍,劉連喜.在線教學對后疫情時代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20).
[4]鄭立軍.充分運用空中課堂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