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全 金雍璨
關鍵詞:校園足球;心理訓練;知覺運動技能
知覺運動技能(perceptualmotor skill)是動作學習與控制(motor learning and contr01)領域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個體根據環境和對手動作呈現的線索進行反應的能力。在同場對抗的球類運動項目中,知覺運動技能是球員運動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在基礎訓練階段應該優先發展的能力。Fleishman(1972)經過大量研究提出了知覺運動能力的類別,包括:多肢體協調性、控制精確性、反應定向、反應時、速度控制等。足球運動中知覺運動技能主要表現在球員通過視覺、觸覺和本體感覺等感知球、對手、隊友等信息,做出動作的精準控制、保持身體平衡、上下肢協調,以及快速合理決策的過程中。知覺運動能力有別于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一般身體素質,它需要更多的注意、感知覺和思維等心理過程的參與,是球員精準完成動作、做出合理決策、適應比賽環境的重要基礎。校園足球訓練的各個階段都應高度重視球員知覺運動技能的發展。本文將結合足球專項技術和戰術訓練,重點就準確性技能、平衡性技能、協調性技能和靈活性技能訓練設計舉例說明。
一.準確性技能訓練
練習一:
1.場地:2m×2m。
2.器材:足球若干。
3.練習方法:2人一組練習,1人單腳將球固定,另1人做腳內側擊球動作。
4.練習要求:體會支撐腳的選位、腳觸球的部位與擊球位置的準確性。
5.變量:可以上一步踢球、上三步踢球或碎步調整位置踢球。
6.適合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二:
1.場地:5m×5m。
2.器材:足球若干。
3.練習方法:正腳背顛球,支撐腿微微彎曲,腳尖下壓腳背繃緊,擊球腿大腿抬起帶動小腿擺動,兩手自然張開保持身體平衡。
4.練習要求:腳背正面中間接觸球,擊球的正下方,擊球后球的高度適宜并盡可能不旋轉。調整好身體姿態保持連續顛球。
5.變量:可用單腳連續顛球,兩腳交替顛球,以及身體不同部位進行顛球練習。
6.適合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三:
1.場地:30m×30m。
2.器材:足球若干,標志盤若干。
3.練習方法:在規定的范圍內,用標示物設置1米寬的小球門。將隊員分為紅藍兩隊,一隊在場地內側控球尋找小球門后的無球隊員進行傳球后交換位置。
4.練習要求:注意觸球部位的準確性,傳球力量適中,傳出的球準確地通過小門;接球隊員保持準備姿態。
5.變量:限制觸球腳數:規定時間內完成次數;變換身體的不同部位觸球,調整場地大小或球門大小。
6.適合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四:
1.場地:30m×30m。
2.器材:足球若干,標志盤4個,小球門1個。
3.練習方法:兩人通過標志點之間的區域傳遞后,接球隊員運球通過另外兩個標志點之間區域進行射門。
4.練習要求:注意傳球準確性;運球快速通過標志物,射門準確有力。
5.變量:可設置3人間傳遞;可規定觸球次數,可改變標志點之間距離增加難易程度。
6.適合年齡:10歲以上。
二.平衡性技能訓練
練習一:
1.場地:2m×2m。
2.器材:足球若干。
3.練習方法:2人一組相距2米,1人雙手拿球,另1人單腳站立,雙手自然張開保持平衡,擊球腿抬起大腿,小腿自然擺動,腳尖向下繃緊,腳背正面踢向另一人拋向自己的球。
4.練習要求:兩臂張開保持身體平衡,身體保持直立,中心微微下降;練習時間內擊球腳不能落地,擊球時緊繃膝關節與踝關節;拋球高度不宜過高。
5.變量:改變腳觸球部位(腳內側、腳背外側);改變腳觸球次數(2次觸球踢給對方);改變練習次數(一只腳連續做10次交換);改變練習人數與方向(可多人一組環形站立一拋一踢練習)。
6.適合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
1.場地:1m×1m
2.練習方法:單腿全腳掌站立,曲腿保持大腿與軀干成90°、小腿與大腿成90°,腳尖向下保持身體平衡。
3.練習要求:兩臂自然張開,身體保持直立,抬頭平視前方;保持相對長時間。
4.變量:單腿前腳掌站立、閉上雙眼保持平衡。
5.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三:
1.場地:15m×15m。
2.器材:足球1個。
3.練習方法:10人在規定區域內慢跑,當任意1名球員雙手接到教練員拋出的足球時,所有隊員停止跑動,原地單腿站立,準備用手接有球隊員傳球,當球每人都傳遞一次最后,后1名球員將球傳遞回教練員手中。這時恢復準備時慢跑姿態,等待下次教練員的拋球。左右腳交替站立。
4.練習要求:保持身體平衡,離地大腿與軀干成90°;10秒鐘內完成傳遞;雙手頭頂上方拋球。
5.變量:擴大或縮小場地;增加或減少人數;地滾球傳遞,增加球數;用腳傳球。
6.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四:
1.場地:20m×20m。
2.器材:足球4個,標志盤若干,用于標劃場地,小彩球若干。
3.練習方法:根據教練員指令快速將球運到場地中間的區域,單腳踩在足球上蹲下撿起要求顏色的彩球后,快速將球運到自己的陣營與隊友交換。以速度快慢決定得分,可接力完成。
4.練習要求:保持身體平衡;撿拾標志點時一只腳始終不能離開足球。
5.變量:可要求同時撿拾多個顏色的標志點;撿拾標志點時,球和踩球腳不能進入圓形區域。
6.適齡:7歲及以上。
三、協調性技能訓練
練習一:
1.場地:2m×10m。
2.器材:足球1個,標志盤若干。
3.練習方法:在2米寬10米長的范圍內用標志物擺出40厘米間隔的直線,隊員單手將球通過頭頂左右交換,同時高抬腿跨過標志物。
4.練習要求:手腳動作協調:手腳動作速率不能相同。
5.變量:改變區域長短或通過標志物方式,可無球練習,可運用不同形式步伐通過標志物。
6.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二:
1.場地:2m×10m。
2.器材:標志盤若干。
3.練習方法:將標志點每隔40厘米擺放1個,隊員手持物體上下擺臂幅度為180°,兩腳依次高抬腿跨過標志點。
4.練習要求:保持手腳協調;保持身體直立姿態。
5.變量:可持一定重量的物體;可改變通過標志點的形式與節奏,可要求手腳一致或不一致。
6.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三:
1.場地:2m×3m。
2.器材:足球若干,標志盤若干。
3.練習方法:2人一組相隔3米,各持一球,面對站立。一人用手拋球,一人用腳踢球,相互傳遞同時進行。
4.練習要求:手腳協調配合,在同一時間內進行踢球和拋接。
5.變量:可只用雙手或雙腳進行傳遞;改變兩人間隔距離:可移動中進行。
6.適應年齡:9歲及以上。
練習四:
1.場地:20m×20m。
2.器材:足球若干。
3.練習方法:10名隊員在規定范圍內平均分為兩組自由運球,一組用手運球,另一組用腳運球,當聽到教練員發出指令后迅速相互交換運球方式。
4.練習要求:手腳動作協調:找與自己運球方式不同隊員交換。
5.變量:改變手腳運球部位或方式,劃分區域以比賽性質練習。
6.適應年齡:9歲及以上。
四、靈活性技能訓練
練習一:
1.場地:3m×10m。
2.器材:標志盤若干,標志圈若干。
3.練習方法:在固定區域內用標志物擺出有各種形式的間隔的距離,隊員快速繞過或折返通過。
4.練習要求:通過小碎步的快速調整變化身體重心;注意通過不同標志物時節奏的變化。
5.變量:可有球或無球進行練習,改變標志物的擺放形式-更改場地大小,增加時間限制,調整通過步伐。
6.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
.
1.場地:3m×3m。
2.器材:足球2個,標志盤
若干。
3.練習方法:2人相對站立,1人拿球,另1人得到指令快速繞過面前的標志物后與拿球隊員進行1次傳遞后返回起點重復練習。6-8次后交換。
4.練習要求:通過步伐調整最快速度改變身體移動方向,注意通過小碎步調整身體姿態。
5.變量:設置不同的標志物的擺放位置,改變通過標志物的步伐,改變接觸球的部位。
6.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三:
1.場地:15m×10m。
2.器材:足球2個,標志盤若干,將場地分為A/B兩個區域。
3.練習方法:每個區域的后方各站1名本方拿球隊員,其他隊員在本方區域內慢跑,當教練員發出指令時所有隊員原地站立,接到指令的1名隊員迅速到對方區域觸碰對方區域內所有隊員身體后返回,并找到空檔接本方隊友傳球,將球快速運到區域后方與傳球隊員交換角色。
4.練習要求:通過步伐調整快速變化身體重心。
5.變量:改變場地大小,增減人數;可多名隊員同時進行練習,可以比賽形式進行練習;可運球完成觸碰。
6.適應年齡:7歲及以上。
練習四:
1.場地:40m×40m。
2.器材:標志盤若干,標志圈若干,將場地分為5個區域,其中4個方形區域中每個區域設計不同的身體靈敏性練習形式,擺放不同顏色的分隊背心。
3.練習方法:中間圓形區域中隊員將分隊背心插在身后同時去拿掉其他隊員身后的背心。當有隊員身后背心被其他隊員拿掉后必須選擇方形區域的練習,完成練習后才能再次獲得背心并回到圓形區域進行爭奪。
4.練習要求:認真完成方形區域內練習:圓形區域內快速移動,改變身體姿態;圓形區域內手不能觸碰自己身后背心。
5.變量:根據練習人數改變圓形區域大小,改變設計方形區域練習方法;可將背心更換為足球,如被踢出則需方形區域獲得。
6.適應年齡:9歲及以上。
以上知覺運動技能的練習設計僅是結合足球基本專項技術和戰術訓練的示例,供教師參考。通過變量的調整可以改變練習的難度和趣味性。教師也可以在此思路下,根據需要,設計出符合自己學生特點和能力水平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