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
【摘? 要】隨著現代經濟的進步,“互聯網+”逐漸融入到我們的社會發展中。“互聯網+”的出現,不僅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一些的改變,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它對高職會計專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現在高職院校成為了養育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在現代的人才培養中擔負起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為了迎合現在的經濟發展模式,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也勢必逐漸將“互聯網+”融入到現行的教學創新中。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會計教學
引言
“互聯網+”換個說就是“互聯網+一些傳統行業”。隨著科技的發展,借助信息和互聯網平臺,使得互聯網與高職會計專業進行結合,發揮互聯網自身所具備的優點和特征,創造更多的新型的教學模式。結合“互聯網+”背景,通過分析自身的優勢,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得高職會計專業適應目前的社會發展情況,從而最終推動社會進步。
1.“互聯網+”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
1.1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各種優勢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與各個教學專業都有一定的融合與發展,會計專業也不例外,也有一定的融合。在兩者相融合的改革中,互聯網技術的加入可以充分的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去帶動會計專業的教學發展。
“互聯網+”時代為傳統教學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在便利的媒介支持下,教師可以將網絡資源中與傳統會計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進行整合,豐富會計知識的展現模式,讓學生能夠在立體化的教育資源中,學習到更加生動的會計知識。另外,一些資源如中國大學慕課、國家精品在線課程等推薦給學生,學生可以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更自由的學習時間去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1.2推進會計專業創新教學方法
“互聯網+”的不斷深入讓高職會計專業的課堂更富有靈活性和實效性。高職院校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動會計專業課堂的改進。傳統的課堂會有很多的限制,例如學生們對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接受的不夠及時,對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選擇。而互聯網的加入,可以使會計專業課堂更加的新穎,可以幫助教師們讓學生們換一種方式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例如可以使用互聯網平臺提前發布學習相關資源,如一些生活小案例,一些FLASH動畫,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內容,對新的知識產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們分成小組進行學習,相互幫助,完成小組課題,老師在網上進行點評、展示最優小組成果,既提高教學效率,還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社會人才的真正目的。從學生自身來說,即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學生處理問題能力,也可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這都是為了適應互聯網發展的狀況下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社會需求
1.3搭建會計信息化數據運用平臺
生活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互聯網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互聯網能夠從更深層次的去發現一些教學資源,積累更多優秀的教學內容,使老師們能夠共享一些資源。在使用其資源的同時,既可以讓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也可以節省教師在教學備課中的時間。而且在校內設置一些互聯網課程,將線上和線下聯系起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懂得建立多元化,多樣化的課堂體系,要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創新自己的課程。使自己的課更貼切于實際,促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理論知識,也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不僅學到了有用的知識,也能夠將其知識運用在社會實踐中,這是一舉多得的表現。其次是要增加管理會計類課程,為了適應互聯網加的經濟發展狀況下,為了與企業的需求相匹配,要增加一些與社會實際相符合的課程。
2.“互聯網+”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2.1師資隊伍的培養
人才培養的成功與否很大一部分原因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有關,會計專業人才的成功培養是對其老師們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教學效果的肯定。當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的大力推進和互聯網的加入,多媒體手段在課堂教學中也逐漸發展。“互聯網 +”時代,需要有多專業融合的教師團隊,包含會計學、信息管理、網絡安全等多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師人才。這既要求原會計專業出身的教師要不斷學習其他專業知識,也要求學院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要考慮自己培養或者外來招聘信息化人才。同時教師本身的一些專業知識和自身素養也是很重要的。專業教師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舍舊迎新,要改變教學手段,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培養“互聯網 +”時代的人才做好準備。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與外界的環境相適應,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會計專業才能夠在未來取得更加蓬勃的發展,才能夠推動會計專業的高質量發展,穩步地走向未來。
2.2積極調整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培養目標就是為現行社會養育一些素質類、實用類人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會計專業的教學中,一定要體現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運用電腦能力強的人占據了一定的主導地位,也有了一定的優勢。過去我們的培養目標設定都是在強調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現在隨著經濟發展,“互聯網+”時代會計教育目標已經強調綜合性和終身性。未來社會需要的是會管理、會預測、懂信息技術的跨專業會計人才。要強調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我們要加大對學生的管理機制,創新對學生的管理機制,讓學生不再死板的學習知識,而是學會適應社會、適應環境以及能夠應對工作崗位中出現的突發事件。
2.3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
新的時代背景下,會計人員的職責與業務發生了變化,那么在設置專業課程教學時也要改變以往的課程計劃,打破課程之間的傳統局限性,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的要求,重新進行編排與整合。過去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開設主要圍繞財務會計,側重會計的核算職能,但“互聯網+”時代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其中管理能力和預測評估能力也是變得越來越重要。要給學生灌輸未來的會計將用來預測、計劃,優化資源,為決策提供依據、持續改進績效這樣的理念,由于信息化對會計行業影響頗大,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信息化因素,重視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過程的應用,并切實與會計專業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大數據和云計算在會計領域的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采取措施引企入校,將企業搬進校園,與云財務和財務共享運用較成熟的企業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校企雙方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討論課程體系,共建課程,互派師資,共同討論項目化與案例化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直接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實戰基礎。
3.結束語
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生活中對信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幾乎融入到了社會日常中的各個方面。信息化發展的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于我國的高校會計專業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高職院校應當借此契機,以學生的教育成長為目標,大力創新,努力探索,積極推動高職會計教育的改革發展,進一步明確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教學時不斷添加信息化因素,真正將信息化技術與會計領域融為一體,培養真正的信息化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興福.“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
[2]朱宏波.“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探討[J].經貿實踐,2018:328.
[3]朱靜毅 ,周芬娟 ,姚萍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進與探索[J].納稅,2018.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北襄陽? ? 4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