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飛
摘 要: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意義重大。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認識到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通過各個環節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從而達成教學目標。文章在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44
新課改要求教師認識到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一、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一)能夠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數學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解答題目的時候,會自覺回憶相關的知識點,并通過大腦來進行知識的二次加工,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1]。若是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很強,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探究數學問題的時候,效率也會很高。學生本身所具有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更好地了解知識的本質,當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會比較快速。學生想要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到,需要進行長期的積累和訓練。在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解答數學題目的時候,需要使用到很多的公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公式的本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通過內化相關的知識,更加靈活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數學題目,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重視思維邏輯的強化
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學習階段,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學生的知識學習往往停留在表面,想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思維,在知識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避免學生出現知識脫軌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制訂數學思維養成目標,重視思維廣度和深度的強化,這樣才能夠幫助小學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真正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三)符合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需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對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要求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雖然小學數學的題目比較簡單,但是也需要較為嚴謹的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現狀
(一)小學生思維能力比較差
即便是進行了新課改,很多數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依然比較重視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夠重視,這也導致學生在做題的時候,運算反應比較緩慢,思維條理性較差,很容易出現一些紕漏。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明顯降低。
(二)教師教學的時候對學生主體性作用不夠重視
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往往不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學生的互動較少,只是根據教學進度開展教學,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計劃。這種情況的出現,也直接導致小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進度。因為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所以對于一些相關知識不夠了解,經常存在對所學內容一知半解的情況。教師對于學生存在的這些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就很容易造成問題的堆積[2]。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會明顯降低。
(三)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現代的數學教學,并不是進行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需要重視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當前很多教師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依然只是重視對知識的講解,而對小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不夠重視。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數學教學創新很難正常進行,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比較低下。小學數學知識點本身比較抽象,對于這些剛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而言比較困難,若是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很難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重視教學方式的豐富性,運用比較分析的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及時更新思考的方式,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問題的引出
小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門解決問題的學科,這便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必須重視問題的引出。只有從問題出發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散思維,將小學生的思維更好地調動起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讓其進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3]。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要求較高,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把握問題引出的時機。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進行有效的思考和合理的分析。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想達到教學目標,必須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通過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二)做好課程教學的設計
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思維能力也比較差,這便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具有專業性和開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前必須要做好課程的設計工作,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手段的時候,必須重視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會更加有效。小學生年齡較小,其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比較強,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來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去探索新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思維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絕對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前,必須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針對性較強的數學教學方針的制訂。并且,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夠局限于探究某一種題目的解答方式,而是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奠定更好的學習基礎。
(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練習題的難度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數學練習題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數學題目的解答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相關的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切實提高數學思維能力[4]。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數學練習題的時候,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練習題。練習題的設置不能過于簡單,這樣會影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難度的判斷;也不能夠難度過大,這樣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能力的提高,并獲得成就感,教師應該適當地將練習題的難度提高,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有效解答題目,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問題解答的同時,切實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五)通過好奇心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奇心也較強,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經常會出于好奇而去了解相關的知識。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出現疑問,才會找到方法來解答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的起點往往是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比如,教師在進行圓的相關知識的教學時,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探究自行車車輪設計成圓形的原因以及車輪中安裝車軸的原因。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并進行交流。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產生的原因,教學效果更好,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
(六)將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的引導作用,并將其作用發揮出來。小學數學知識本身就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于和生活有關的知識內容也會產生更強的好奇心[5]。教師本身的工作經驗以及生活閱歷也會對教學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數學教學中那些比較復雜的問題生活化和簡單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并且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這也是教師教學中必須要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只有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
四、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進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獨立地進行問題的探索和解決,將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出來,讓學生能夠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切實提高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武銀平.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20(18):74.
[2]馬淵.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20(16):31.
[3]范金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20(13):43.
[4]崔萬輝.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2020(17):26.
[5]張永生.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