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軍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各種創新型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等脫穎而出,這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拓展新的路徑。在小學教育階段當中,數學教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小學階段是為學生今后進行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的階段,由此能夠看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直接決定學生能否學習到知識,學會知識。對此,教師應針對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13
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起始階段,同時小學數學也是學生今后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但是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抽象能力,而小學數學具備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邏輯性,導致學生很難進行數學學習,嚴重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基于此,本文將針對提升小學數學質量的幾點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究。
一、精心設計數學教學目標,做到分層數學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其根本就在于教學目標,只有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有效,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通常情況下都是運用統一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但是這種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弊端。具體而言,在統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很難達到教學目標,而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較為輕松地達到教學目標,但是卻沒有上升空間,影響學生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數學教學目標,做到分層數學教學,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獲得發展。
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學習能力較好,學習成績較為優秀的優等生;第二層次是學習能力中等,學習成績中等的中等生;第三層是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后進生。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設置教學目標,這樣既能夠照顧到優等生以及中等生,又能夠兼顧到后進生,進而使得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良好發展。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落實分層數學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還應給學生創造發展空間,具體來說,后進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中等生,中等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優等生,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更大進步。
二、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改革以來大力倡導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已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獲得廣泛運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謂的小學合作探究教學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建立在學生認知特點以及學習經驗的基礎上設置相關學習任務,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為每一個小組下發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的基礎上針對學習任務以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活動,最終完成學習任務。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使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但是在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因為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因此,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參與其中,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這種情況下才能夠使得小組合作探究教學充分發揮作用價值。
三、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要想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教師是學生的直接授課人,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對于教師都會參與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性,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十分有必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喜愛教師所傳授的課程,還能夠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和諧良好地發展,這種情況下對于教師進行日常課堂教學中的管理也十分有利,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價值。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營造一個和諧、平等、民主、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不能還在保持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師狀態,要放下教師的架子,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是在課下都要與每一個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一定要注重尊重學生的意見,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并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多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都非常想要得到教師的認可以及肯定,表揚以及鼓勵學生能夠快速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總而言之,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四、運用趣味數學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以此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無論是對于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來說,還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來說都極其重要[1]。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并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這也就意味著小學生不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但是小學數學具備一定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所以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很難理解,進而很難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以此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為了能夠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應注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趣味數學教學方法,如運用游戲化教學法。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游戲情有獨鐘,通過游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謂的游戲化教學法就是將數學教學與游戲充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游戲學習到數學知識,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這種情況下能夠很大程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競爭因素,進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以此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總而言之,運用趣味數學教學方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五、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促使學生獲得更好更加全面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而為今后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結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運用求異法、求同法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所謂的求異法就是指將存在一定聯系的教學內容進行比較,引導學生發現教學內容之間存在的差異,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使得學生辨別數學知識,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所謂的求同法就是指,將存在一定聯系的教學內容進行比較,然后引導學生發現教學內容之間存在的共同點,根據共同點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以此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總而言之,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對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十分有利,能夠促使學生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進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六、合理運用生活化情境教學法,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就是指教師充分挖掘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存在的聯系,然后通過存在聯系的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以此引導學生深入教學情境中,進而進行知識的學習[2]。在生活化教學情境當中,由于生活與學生之間存在緊密相關的聯系,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教師注意的是,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一定要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通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知識更加深入理解,有利于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在運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還要重視設置合理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也應建立在生活化的基礎上,同時還應注重運用開放性問題形式,這種情況下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思維,還能夠使得學生積極主動想要回答問題,進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此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七、充分運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實現了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推廣以及全面應用,使得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獲得有效提高。當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出生在信息時代,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3]。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運用能夠將各種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內容呈現出來,這種情況下能夠深深吸引小學生,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投入課堂學習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能夠將以往傳統的靜態化教學模式轉變為動態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另外,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需要教師在課余時間內制作相關課件,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播放,這種情況下能夠節約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為教師講解數學知識、管理學生創造更多時間,能夠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進而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八、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要重視教學質量,要建立在處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進而為今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麗瓊.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264.
[2]馬申江.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淺析[J].現代農村科技,2020(3):56.
[3]陳留生.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