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文
摘 要:在初中教學階段,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是一個較難攻克的重點。初中學習階段,一些學生的偏科現象很嚴重,尤其是語文學科,教師的教學任務非常艱巨。和小學階段的學習不同,初中語文學習需要找對學習方法,一個好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極大興趣。此外,語文學習習慣也很重要。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首先要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然后采取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核心素養;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58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實掌握學好語文的有效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有充分的指導,要多跟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收集學生反饋,定期調整教學計劃,這樣教學效果就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變得越來越高。
一、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式
語文教學以課本為載體,以語言為媒介。初中語文的學習涵蓋面很廣,從簡單的拼音、詞語到成語、古詩、課文等,與小學語文相比也提高了難度等級。一些學生直觀地認為語文學習就是枯燥的背誦記憶,而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比小學時要長很多,背誦記憶時有一定難度,這導致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不愿意下功夫去學習,以至于影響了語文學習成績和核心素養的提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搞好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過程比較嚴厲死板,課堂氛圍也不夠活躍有趣,學生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因而對語文學習容易產生懈怠、厭倦心理。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和核心素養,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提高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是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或在教學之外的時間里,能夠和學生們打成一片,保持有效的溝通交流,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那么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回答問題時就會變得十分踴躍,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進而喜歡上這門學科。因此教師要經常進行自我總結,多跟學生溝通,了解初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同時教師要少批評,多鼓勵,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帶入私人情緒,不能因為自己的私事影響教學,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總之,師生關系是學習中的一種重要關系,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以增進雙方的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加強課外閱讀,觀察日常生活
初中語文的學習內容較多,對學生理解想象等能力的要求較高。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把課本、教材全解等相關資料,一股腦丟給學生,學生就會覺得無趣、枯燥。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每篇課文都有一些背后的故事,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感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這些背景故事來講解課文中的知識,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語文學習過程中,課上學習僅僅是一部分,要想有效提高語文學習能力,課外的閱讀積累必不可少。因此教師要推薦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可以給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通過閱讀幫助學生擴大視野,接觸更廣闊的世界,從而加深對課本知識的了解。此外語文學習不能僅局限在書本上,要樹立大語文觀念,生活處處是語文,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與語文息息相關,教師要指導學生多細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心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風景,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就能夠掌握大量的語文素材,將語文學習和日常觀察緊密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三)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相結合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習語文的難度也在逐步增長。一些學生認為語文就是背書,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社會生活在不斷發生變化,知識儲備也需要不斷更新,學生要改變傳統認知,要將課本中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并結合社會閱歷深化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培養核心素養。語文是一門積累性的課程,只有經過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升華。任何事情都沒有一蹴而成的捷徑,要努力享受奮斗的過程。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要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拋棄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創造新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語文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形式新穎活潑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語文學習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當下教學改革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地中學課堂,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師沒有意識到應該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學過程中仍然會出現“趕進度”“趕教材”的現象。一味地照搬教材、解析,不能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不好。一名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知識儲備、認真負責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等等。教師只有擁有深厚的基礎,教學過程才能輕松簡單,才能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也才能充分挖掘出教學潛質。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切實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創造性地講解教材上的內容。教師要對教材有自己的見解,要善于發現、運用自己的獨創性思維,挖掘出教材中的精髓之處,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將教材中的核心內容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切實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
(二)教師要采用特色教學方法
“打破陳規,特色教學。”這是當下倡導的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所謂“特色教學”就是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一股腦兒地講,學生盲目地聽,而是把學生引入課堂中來,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常見的方式是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通過分組讓學生協作完成學習任務。這個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使學生們大膽發言。像這樣的“特色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例如采用獎勵的形式,采用游戲的方法……總之“特色教學”就是教師改變教學形式,運用活潑有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高,教師也會充滿干勁,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特色教學”要以課本內容為主,不能脫離教學目標和課本內容盲目發揮。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備課能力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方法能力,備課就是教師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師備課不僅僅指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還包括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語文教師在備課方面要更仔細認真。教師備課是為了學生,因此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根據班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備課方案,力求抓住重點、難點。教師的備課方案是一節課能否上好的基礎,教師要能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加以制定。教師的備課方案詳細全面,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情況就會有良好的表現。一個優秀的備課方案還可以優化課堂氣氛,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一堂課可以輕松愉快地度過。因此語文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備課能力,用出色的備課方案為課堂教學奠定牢固的基礎,讓學生的基本功更扎實。
(四)教師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把控著課堂的主動權,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有效發揮。新課標教學理念下,教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將主體地位交給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把主動權交在學生手中,使學生可以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在教學過程的角色,做好輔助性的任務。教師要努力提高“導”的思想,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撥學生,為學生排憂、解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少講解、少分析、少提問,多引導、多排憂、多解惑,這也是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教學理念。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探究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圍繞課本中的內容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加深對課本內容的掌握程度,鍛煉思考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性,讓學生養成相互配合、團結協作的意識,從而提高核心素養。
以上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常見措施,教師要對語文教材有詳細的了解和自己的獨特見解,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吃透”這門課,把重點知識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安排教學任務,把課本學習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全新的、深入的了解,正視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讓學生深入了解“生活處處有語文”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念,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也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層次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讓學生能夠將語文知識充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多留心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學以致用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才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雪飛.基于核心素養實現的初中科學教學設計——以《植物的新陳代謝》專題復習課為例[J].新課程(中學版),2019(8).
[2]劉亭亭.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3]張蕾.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