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煒 龐維躍



摘? ?要: 高職高專院校立德樹人既需要思政課程,又需要“課程思政”。本文從老年服務管理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路徑入手,從老年服務管理課程的七門核心課程出發,探討老年服務管理課程“課程思政”的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老年服務管理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 老年服務? ?“課程思政”? ?實施路徑
我國高校教育相關會議經過研討正式提出了“要注重發展教育的內涵,努力提高課程專業化程度,促進課堂內容和教育方法的革新,提高各高校的教育水平,將教學質量放在第一步”。《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中指出:“學校應該加強對于大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管控,收集整合學校所開設的專業知識,提高課堂內容的含金量,適當拓展學習的難度和深度,在課程的開設中一定要有高標準、嚴要求,全面提高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
習近平同志在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的大會講話中指出:青年在發展中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于砥礪奮斗、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一方面需要學生提高思想覺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各大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即專業核心課程的培養,充分發揮專業核心課程的育人功能。
一、老年服務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現狀
(一)老年服務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構成
專業核心課程在教育詞典中主要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專業學科所設立的最主要的課程或者是主干課程,另一種是一種特殊的課程原型,體現一種特殊的教育觀念。這里的專業核心課程很明顯是第一種,即專業學科所設立的最主要的課程或是主干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核心”取自于拉丁文當中的“cor”,也就是心臟的意思。根據這一釋義,課程論專家把特維克在文章《The Core Curriculum for Secondary Schools》中提到,心臟人生命的核心所在,它雖然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需要負責將人類生存所需的營養傳輸到人體的每一個部分。專業核心課程相當于心臟,它雖然只是專業開設課程的一部分,但是和所有相關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所有課程的核心。
(二)老年服務課程核心課程的育人功能
二、老年服務課程“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老年服務專業在核心課程建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具體實施當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
(一)老年服務“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1.道德品質培養仍待加強
老年服務學專業的專業培養目標中包括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育,這是本專業的一個突出特點。在A組調查當中發現,71.93%的學生對于核心課程對價值觀的培育有一定的認識,這說明還有59.65%的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這意味著在核心課程的教學當中,對價值觀的培養是有缺憾的,未能實現教育培養的目標。
2.書面、口表達能力不足
在B組的調查當中,學生在經過專業核心課程學習后最突出的能力,有71.93%的學生選擇了政治素養,這說明學生對于核心課程的核心目標有一定的認識,但是未能增強這項能力。選擇書面、口表達能力的學生僅有40.35%,這一項是老年服務學專業畢業生必備的能力,說明老年服務核心課程對于這一項能力的培養并不到位,有待進一步加強。
3.思想素質有待提高
在C組調查當中,有71.93%的人選擇了熱愛集體、團結同學。選擇忠于職業道德的人僅有40.35%,和老年服務學專業培養目標是相悖的。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學校核心課程在培養性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更高層面——忠于職業道德上,仍有一定的缺失,未能達到老服專業培養的核心目的。
總之,核心課程的育人要提高思想素質與增強其他各項能力,其中思想素質是最核心的。在調查當中,思想素質的提高明顯未能和育人目標最大限度地契合,亟待在今后的教學當中給予重視。
(二)老年服務“課程思政”存在的不足分析
在老年常用護理技術基礎課程的調查當中,我們發現,學校的核心課程育人,對于老服專業基礎工作方法的培養是比較有效的,學生對課程所學內容有很深的理解,但是對于老年服務的一些策略、政策缺乏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對于老年服務學科當中的一些基礎理論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究其原因,從調查來看,老年服務課程與國家政策、方針的結合并無太大問題,教師在授課中已經注意到這一部分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兩方面有待加強,一方面是教師的理論講授不夠清晰,不能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一些學生在課后遇到疑問,沒有解決的途徑,另一方面,在老年服務課程的學習當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欠缺的,學生聽,老師教,沒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老年健康評估課程、服務觀念培育等亟待加強
在調查報告中,老年健康評估課程在“課程思政”方面的發揮受限,一些學生并不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價值,在18節實踐課和18節理論課中,存在形式主義,認為這門課程與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沒有太多關系。這門課程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要培養服務理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生如果沒有理解其中的真諦,就不能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目的。
2.核心課程職業生涯設計缺乏
在老服課程中,設有職業規劃和創業教育這門課程,設置有28個學時,但是教學效果并不好,部分學生上完職業規劃后,對未來發展仍然是迷茫的。其實,在核心課程當中,例如在實用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這樣的課程當中,可以和職業規劃結合,利用對未來的思考,讓自己對未來的認識更清晰。另外,在調查當中,對老年服務專業學生的相關心理輔導也是非常少見的。
3.紀律作風培養力度不夠
在老年服務核心課程調查當中,一些學生對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及紀律作風意識等方面的認識是欠缺的。此外,對于老年服務的相關政策方針也缺乏一定的認知。對于老年服務所處的歷史地位及現實環境了解比較清楚。在老年健康照護的調查當中,學生對于模擬實訓增強決策能力有較強的認知,但是對于老服基礎理論掌握方面的認知度較差。
三、加強老年服務課程“課程思政”的路徑
老年服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不是簡單地將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知識放進老年服務專業課程中講授,而是要具體結合老年服務專業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方法、形式,二者并非割裂,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理想信念教育
傳媒學院的老年服務專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該更生動,讓每位新生都能懂得老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價值,可以請專業的人士進行性格測量,讓每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都了解自己的優缺點,盡早為以后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也可以利用老生和新生結對的模式,讓新生盡快熟悉校園,了解學校的一些就業信息,迅速和社會接軌。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本專業,進行合理的理想信念教育,讓專業和理想完美融合,引導每個學生都熱愛本專業,形成良好的奉獻精神。
(二)專業倫理教育
“專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是指未來從業人員掌握并遵守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準則和職業行為規范。老年服務專業倫理即老年服務專業畢業生在未來老年服務崗位上所需掌握的職業道德準則及規范。
通過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加強學生專業倫理教育,具體可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在老年服務學管理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忠誠意識、紀律意識、奉獻精神和法治理念。二是在職業道德等課程教學中,讓老年服務學的學生具備明辨是非的職業操守。三是在社會共治等實踐案例及政策制度教學中,充分運用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啟發式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緊密聯系老年服務實際。四是在保障相關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注重細節、遵守制度和程序的職業習慣,培養不怕煩、不怕苦、不怕累的敬業精神,增進“服務工作、保障有力”的職業道德理念。
(三)專業綜合素質培育
老年服務專業是一個就業面較廣、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應用型專業,需要學生通過大量實踐實習加深對老年服務崗位工作的具體認知和理解,并掌握老年服務工作方法和技能。目前老年服務專業的實踐實習是專業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被安排在基層老年服務中心,由學校派出的指導教師帶隊,跟隨教師進行具體的實踐實習。
加強學生老年服務實踐實習指導,是老年服務專業“課程思政”的重要環節,可以在實踐實習中培養和磨煉學生勇于擔當、敢于吃苦、勇于奉獻的社會責任感。結合實踐實習中遇到的各種人和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形成正確的社會認知,激發對黨、對國家和對人民的熱愛。結合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職業精神和人生態度及勤于思考、樂于創新的思維方式。在老年服務實踐實習中,引導學生積極交流溝通和團隊合作,不斷增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本領和能力。
(四)學習素養培育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還需要學生擁有極強的實踐能力。在傳媒學院的職業素質培養中,首先,學生除了要具備強健的體魄外,還要具備一兩項運動技能,這對老年服務專業有著極其深刻的意義。如果不具備良好的體魄,就難以將服務他人完成好。一些學生忽視健康,但這是學習素質的基礎,需要加強重視。其次,學生需要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生入校之初,教師就應該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向其輸入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讓學生不沉迷于手機等電子產品,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
綜上所述,教師應充分釋放老服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告訴學生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怎樣運用所學為社會服務。老年服務專業課的教師要把“課程政思”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堅持精準施策,持續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養全方位的老年服務專業精英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洪彬.課程思政:從理論基礎到制度構建[J].重慶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2]敖祖輝,王瑤.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核及其實踐路徑選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03):128-132.
[3]韓憲洲.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著力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02):1-6.
[4]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10-14.
[5]楊守金,夏家春.“課程思政”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5):98-101.
[6]張馳,宋來.“課程思政”升級與深化的三維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93-98.
基金項目:本文為烏魯木齊職業大學2020年度“三教”改革課題“思政課程有效融入課程建設的路徑研究”(課題編號:WZDSJGG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