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對于學科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創新的核心素養,真正發揮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以實現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培養目標。本次研究以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為載體有效提升學生創新思維。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創新思維
探究性學習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具有精確定義,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進行的自主學習,針對課堂教學內容設置具體任務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深入探究和合作交流模式來進行學習,從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滿足新課程的認知目標和核心素養目標。
一、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中創新思維培養價值
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急需的創新性綜合人才。高中生物學科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的學科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針對高中教材教師可以進行深度挖掘精心設計探究性學習活動,體現學生自主參與、探究學習和思路優化的積極引導作用,從而全面調動高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實現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培養為根本目標,依據新課改的具體要求組織探究性學習活動顯著提升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打造高效、科學的高中生物教學課堂。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高中生物教學理念,重視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需要圍繞生物素養、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設計,符合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實現具有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提升高中生物學科的整體教學水平必須進行探究性教學活動。探究性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完善教學過程需要豐富生物知識和積累教學經驗,彌補陳舊固定教學模式的不足,設置懸念進行生物的導入教學,使得學生的思維敏銳程度有效提升,真正實現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獲得了良好的學習體驗增強創新思維。
例如,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具有經歷性和實踐性,高中學生的理解更加到位可以有效應用于生活實踐中,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科求知欲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像在高中生物教學《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時,在初步解讀教材的相關原理后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提出問題:洗衣服時用什么溫度的水清洗效果最好?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是否會使得酶活性喪失?圍繞生物課堂內容進行探究性實驗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被有效調動,活躍思維實現創新能力的增強。
(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創設趣味探究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對于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學具有引導作用,創設民主、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在探究性的整個教學活動中大膽展示和自由發表個人觀念,全面凸顯高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提升。作為高中生物學科教師必須針對實際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案,改變高中學生被動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勤于動手逐步培養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轉變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模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刺激創新思維的逐步構建,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指引學生探究生物知識奧秘。
例如,牢牢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于高中生物學科教學就是圍繞基本需求進行教學設計,發揮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推動作用,使得高中學生心情愉快進行探究學習,掌握基礎知識逐步內化為個人能力。像在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模塊教學“細胞膜——系統的邊界”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實際生活中的材料來建設細胞模型來加深理解,比如選擇雞蛋作為探究材料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觀察蛋清、蛋黃的明顯界限以感知細胞膜的存在,借助生動形象的實物展示可以加深對細胞模型的理解培養學習能力。
(三)深度挖掘高中生物教材,打造高效生物教學課堂
新時代涌現出許多新的教學指導思想和高效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推進高中生物教材得以進行重新設計,科學規劃學科體系和知識內容做到服務于高中學生提升生物教學質量。教材是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活動設計的載體,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正確認識生物教學的教學功能,大膽挖掘可用素材進行調整、開發、拓展和二次利用做到超越教材拓展高中學生的學習視野,構建平等交流的互動性教學達成共享、共識、共建的教學目標。打造高效的生物探究性教學課堂必須激發師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拉近師生關系進行討論式的探究性教學來分析實驗現象和解釋實驗原理,多角度全方位應用生物素材來提升課堂整體教學質量。
例如,深度挖掘高中生物教材資源是科學設計探究性實驗的關鍵,拉近師生關系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度解析,真正把高中學生的個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高效學習的核心。像在教學《遺傳學》的“相對性狀”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教材“單、雙眼皮”的不同表現形式進行問題引導,深入到基因學進行有效觀察以掌握基本原理,從而懂得“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就是相對性狀”概念,真正發揮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四)加強學生發散思維訓練,顯著提升創造思維能力
建立健全新的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轉變傳統教學的思維需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溝通合作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科學有效將探究性學習融入到生物教學實際中實現思維水平的全面提升。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思維需要通過發散性思維訓練活動,面對一個問題教師需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解決,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養成的靈活多變的思維需要循循善誘逐步實現,豐富多彩的綜合性生物探究活動為高中學生提供了動手動腦學習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有效激活高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大批具備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例如,注重對高中學生創新思維和自主能力的培養需要創新教學方式,構建教學情境來體現寓教于樂的教學價值,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像在高中生物講解《孟德爾的遺傳規律》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圍繞他著名的豌豆雜交實驗進行探究性教學設計,針對不同品種豌豆的表現性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已有的視頻進行課堂的展示性教學,幫助高中學生理解基因學的基本原理為后續的遺傳教學奠定基礎,發揮高中學生創新思維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引導延伸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總而言之,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和國家進步的不竭力量之源,在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探究性學習活動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真正做到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刺激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習興趣,引導高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從而實現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輸送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潔萸.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9,(8):61-62.
[2]周美珍.中學生物學教學實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3]賈世華.淺析探究性學習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8,(5):64.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2018年度課題“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是:NO.B-a/201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