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泉
【摘要】體育骨干生作為體育訓練課堂的得力助手,不僅要有良好的體育素養,還需要有組織管理的能力、教學示范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修養。本文結合筆者在羽毛球的教學實踐中,以中職羽毛球骨干生為研究對象,論述了體育骨干生的特點;骨干生的培養策略;骨干生如何輔助老師開展教學以及骨干生對羽毛球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中職體育骨干生;羽毛球訓練;培養策略;價值
羽毛球作為體育訓練課堂教學項目之一,學生對羽毛球運動興趣較濃,深受廣大中職學生的歡迎。然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學困生,在課堂上對紀律意識不強,加上他們年齡大多在15-18歲,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正處于青春期,喜歡自由式的訓練模式,對教師組織的訓練內容興趣不大,導致課堂教學較難組織。因此,在羽毛球訓練中,做到正確選用和培養體育骨干,發揮骨干生在羽毛球訓練中的輔助作用,能有效提升羽毛球訓練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選拔羽毛球骨干生的標準
在羽毛球的訓練過程中,筆者以班為單位挑選體育骨干,挑選的基本標準:學習積極性高、性格活潑、運動能強、反應快、人際關系好、樂于助人、有良好的品德修養。筆者結合羽毛球訓練的特點和課堂的不同教學內容,具體談談如何選拔。例如,如果訓練課側重于動作示范,可以挑選基本體育知識基礎扎實,學習和吸收知識能力強的體育骨干生擔任。這類骨干生掌握技術的速度快,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在課堂教學中,能協助教師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技術訓練、講解和示范技術;如果訓練課需要對學生進行加強管理時,可以挑選管理能力強的學生擔任骨干生。這類學生體育基礎可能不及技術型體育骨干,但性格好,語言表達清晰易懂,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熱心為同學服務,易于對同學進行組織和指揮。
二、羽毛球訓練中體育骨干生的培養管理策略
第一,制定有效的培養計劃。首先,把選拔出來的學生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進行分組,可以每組4人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是技術小組、管理小組、監督小組。小組分好后,可以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培養的內容也要有側重點。例如,監督小組,對他們的培養除了技術培養外,還要對他們的課堂管理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
第二,營造良好的氛圍。老師在培養過程中,營造羽毛球訓練中良好的氛圍是管理體育骨干生的重要保障。例如,教師可以將本學期或某一節課中的羽毛球訓練計劃、訓練內容、訓練目標、訓練方案等,與羽毛球骨干生交流協商,營造良好的課前學習氛圍。通過這種學習氛圍的營造,一方面可以使骨干生提前熟悉教學內容,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還可以讓骨干生了解課堂訓練的教學流程。骨干生在執行任務時變得更加自信,以便骨干生在訓練活動中更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訓練任務。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培養后,要對每個學生的羽毛球技能、運動技能、行為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評估。這個評估不但可以檢驗學生學習的情況,還可以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因此,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如“自評、老師評、小組內互評、小組互評”等,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
三、以任務驅動引領骨干生助力課堂教學
第一,以開放性任務訓練驅動。所謂開放性,即是以教師要求學生所掌握的內容為總目標,體育骨干生結合教師的任務目標和要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協助教師完成教學訓練工作,而不是單一的老師授課的方法,使課堂訓練更加高效,生動有趣。例如,在進行正手發高運球訓練時,學生在剛學時對這個動作會存在一定的誤差,需要反復進行示范糾正,才能逐步掌握,這時技術骨干生就可以起到較好的作用。他根據教師的要求,可以向同學進行展示,協助教師組織學生反復進行對比學習,結合技術重難點不斷進行修正,以達到共同完成訓練任務。
第二,以整體性任務訓練驅動。所謂整體性,即要做到全面考慮,這是對骨干生更高一層的要求,相當于名副其實的“小老師”。一節訓練課下來,全程由該名骨干生起主導作用,教師為輔。例如,在羽毛球的舊內容學習上,由于骨干生已經歷教師新授內容環節,以及對內容的程序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教師可以提前向監督骨干生布置該課次所要達到整體性任務要求,把整體的訓練任務交給監督骨干生去負責,他在訓練中直接起到教師角色的作用,很好執行組織課堂教學訓練工作。
第三,以比賽任務驅動。教師在訓練中,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比賽,做好培養能承擔比賽任務的骨干生。每次比賽時,再結合賽事安排體育骨干生對比賽任務進行分解,可以分成多個小組,有比賽編排組、場地組、裁判組、宣傳組等,教師對每個項目組骨干生都要提前進行培訓提升,使這些骨干生更好勝任崗位職責,這時再下達各比賽小組的任務,各小組在體育骨干生的帶動下,就會使比賽任務有序進行,這時的體育教師就可以輕松在場上作為一名“觀眾”,充分享受自己的教學成果。
四、羽毛球骨干生在羽毛球訓練中的價值
第一,模范帶頭作用。練習效果的激勵作用體現在:體育教師讓體育骨干生帶頭示范和先行進行技術動作的練習,幫助其他學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以及抵觸情緒,同時增強同學的學習信心。練習行為的表率作用體現在:體育骨干生可以主動做出表率,積極參與運動,同時通過技術增加羽毛球運動的趣味性,這樣可以避免羽毛球單一對打時的乏味性,增加運動的競爭樂趣。
第二,輔助示范作用。羽毛球訓練用到的場地較多,分組也較多,教師不可能兼顧到所有分組的訓練情況,因為教師負責的大部分是新內容的教學,此時就需要體育骨干生認真按照課堂的要求協助教師帶領學生組織練習,時刻做好表率和監督作用,提高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體育骨干生還可以協助教師布置場地、發放羽毛球相關的器材,同時在課堂上體育骨干生還可以為教師的講解做動作示范,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
第三,預防損傷作用。羽毛球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主的實踐性很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都可能會發生意外的傷害事故。在這種潛在危險因素影響下,需要體育骨干生站出來協助教師進行管理。特別是在羽毛球這種分組較多的體育課程,體育骨干的幫助不僅體現在有效彌補教師管理的人員不足,還可以增加練習者的信心,最大程度預防事故的發生。
第四,和諧師生關系。教學實踐證明,骨干生參與輔助訓練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進還可以做到有效避免師生矛盾沖突,使課堂訓練效果得到更好提升。因此,教師在培養和管理羽毛球骨干生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骨干生的心理感受,定時與骨干生展開談心交流活動,將正確的價值觀、責任觀灌輸給骨干生,使其盡職盡責地完成教師所賦予的責任義務。
第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經過培訓的骨干生,在羽毛球的技能上有扎實的功底,有的還能代表學校參加鎮市級甚至更高一級的羽毛球比賽,為學校和個人取得榮譽,增加自豪感。同時,這些骨干生在管理工作、人際交流、道德修養上都會得到較好的鍛煉,從而提升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品德修養。
總之,在羽毛球訓練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好骨干生的作用,對提升羽毛球訓練效果大有益處。在培養和管理體育骨干生方面,教師必須給予充分的信任,尊重骨干生輔助方式,讓骨干生可以在羽毛球訓練中發揮出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激發起其對羽毛球訓練管理和協調教學的興趣,成為真正的“小老師”。
參考文獻:
[1]劉凱.談體育骨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青少年體育,2012(1):97.
[2]劉超.試論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骨干的培養[J].新西部(下半月),2018(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