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借助挖掘并分析《建筑材料》相關課程思政的主要元素,借助思政教學改革的科學思維,深挖基于《建筑材料》課程的思政改革依據、確保基于《建筑材料》課程可有效轉向至以思政教學改革為載體的目標得以實現,為全面育人目標的完成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筑材料
一、課程思政建設的依據
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依據即習總書記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據這一科學理念,課程思政建構一定要堅持“思政”與“技能”兼顧且并重的核心硬的原則。鑒于此,課程思政建設要以國家、行業及地區三個不同的層面要求開展。
第一,國家層面。即涵蓋有習近平總書記擯上關于科學發展觀、現代價值觀和先進價值觀的論斷,同時要也結合馬克思主義思想及方法論;第二,行業層面。這里即要包括各行業業內人士從事相關工作的職業資質、道德標準及法律條款規定。如建筑行業人員要遵守各類《工程專業人員職業標準》與其他管理文件等;第三則為地區層面。涵蓋有各地區域性發展規劃、學校教學和戰略政策、人才培養預案等。
二、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改革目標
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即指以是指《建筑材料》為主,其課程思政要完成的《建筑材料》建設目標及最終實現意圖。《建筑材料》課程思政目標如下,即把《建筑材料》教學和思政培養兩個目標進行結合,并將其定位為與學生技能目標培育同等重要,明確對培育目標對象在思政素養和技能兩個層方面要完成的標準。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建設目標是明確課程教學的內容、目標及手段的前提基礎。
第一,技能培養目標。《建筑材料》技能培育目標即借助技能培養使學生具備有合理利用自身所學的知識技能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確保其可以與相關崗位要求相匹配。明確學生基于《建筑材料》技能培養目標是借助對建筑專業相關有代表性的崗位群開展合理分析、科學提煉及高效轉化,確保從業人員在建筑材料的選取、使用、核查及質量監管等方面的職業能力達到專業化。
第二,思政素養培養目標。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健康的人生觀、道德觀及科學價值觀,同時擁有正確的職業精神及職業道德,為后續職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思政素養培育目標涵蓋有:一是社會責任:包括正確的黨和家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等;二是正確做人。即個體具備基本的道德操守、人文素養、人格、身心智力并實現全方位發展;三是正確做事。涵蓋有了解并掌握相關思政認識論、方法論、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強化開拓進取的工作精神,建立起批判性理念及創新性思維等。
三、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外在體現,是完成《建筑材料》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根本手段。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對《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具有顯著的指導性作用。根據前面的闡述,《建筑材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必然完成技能及思政素養等兩個方面的培育目標。
(一)技能培養
《建筑材料》這一課程要完成的未來教學目標與建筑行業息息相關,即學生必須習得并充分掌握《建筑材料》教學所涉及的各項專業技能,確保后續在建筑行業具體崗位就業擁有熟練的行業知識、技能及素質,掌握建筑施工、質檢、材料保管、材料檢驗等相關職業知識,明確各類材料相關標準及。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教學技能培養內容有:
其一,對具體的典型工作任務加以分析。借助對建筑專業相關從業崗位群崗位業相關有代表性的崗位群開展合理篩選與分析,明確學生充分掌握與《建筑材料》相關的工作任務、基本知識及核心技能。
其二,行動領域的概括及歸納。依照上一步工作崗位的典型職業任務整合,明確與之匹配的行動領域,并確定與建筑材料相關的各項專業知識及技能要求,即學生要能夠科學選取材料;合理評估材料品質標準;組織材料入庫、存貯、出庫及驗收;材料抽樣檢驗及結果總結;識別材料質量缺陷并及時加以處理等等。
其三,學習領域轉換。根據學生的職業規劃生涯規劃、成長階段及認知規律開展遞進性重新構建行動領域并實現《建筑材料》課程的轉移,即完成由行動向學習兩個領域的無縫轉換。
其四,課程內容序化。根據學生具體作業過程開展《建筑材料》課程的重構序化,創建基于《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建設過程為重心的教學情境。依照相關崗位作業所呈現出的個性化特征及普適性特征,如信息資訊、分析決策、規劃施工、檢查評估等與開展課程設計,確保《建筑材料》課程技能培養的具體內容得以法落實。
(二)思政素養培養
思政素養的培育及強化與技能培養密切關聯,基于《建筑材料》的思政素養培育及強化也必然隨著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目標實現而實現,并在不斷完善和變化的過程進行調整。以此加強學生從事建筑行業工作的職業道德、知識水平、協作進取等各類思政素養的提升。基于《建筑材料》挖掘與建筑業有關的人文內涵以及工程施工建設所涉及的思政元素,為基于《建筑材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有效保障。
四、結語
《建筑材料》課程本身即為建筑專業的基礎性和專業性兼顧的課程,其承負著核心的知識技能及思政素養等雙重教育任務。所謂課程思政即以全體、全程且全課程兼顧的育人格局形式為載體,把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并重而形成協同效應,視“立德樹人”為教育基本任務的全面教育理念及活動的總稱。以《建筑材料》為對象,以課程思政改革為視角將這一科學教學理念融入其中,則要深挖基于《建筑材料》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依據,明確課程思政改革目標及相關內容,最后設計基于《建筑材料》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培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陳俊、張文明、王俊鵬、吳建濤、劉云.基于“勞動—思政—專業”三位一體育人的“道路建筑材料實驗”課程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02):85-88.
[2]鄭慧君.《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J].磚瓦,2020(09):195-196.
[3]于海波.《建筑材料》課程思政建設開發的探索與實踐[J].建材與裝飾,2019(30):150-151.
[4]朱熹育,崔瑩.課程思政教改方法初探——以建筑材料微課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82):67-68.
作者簡介:趙婷(1987.03)女,漢,學歷:碩士,當前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材料加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