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青 汪勁松
摘? 要:目前我國生物安全領域法治化的進程正在逐漸加快,社會各方對生物科學發展的重視程度也逐步提高。中學生物教師應把握好社會關注和發展的方向,改善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強化生物教學中的法制教育。強化法制教育的主要策略有:案例展示策略、實踐導向策略與情境創設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物學教學;法制教育;強化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要建立完善的法治社會,需要向社會的各個層面滲透法律觀念,更要讓法律變成人們生活、發展和學習深造的必備知識與技能。近年來,我國人民已經更加關注到了傳染病防治、環境與個人衛生、人與自然等生物安全的相關議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法治化以及生物安全法制教育的推進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一、生物安全法治化進程加快
生物安全法治化是構筑國家生物安全體系的制度基礎,也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我國有多部法律都涉及生物安全的規范問題,但是各種法規都散布于各類其它法律之中,沒有一部專門的基本法來應對生物安全領域的各類問題。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正式施行[1]。《生物安全法》的第二條規定:“生物安全的內涵是指國家有效防范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各國近年對生物安全領域都極為關注,人們對生物安全問題的關注是空前的,我國也重新審視了生物安全立法的重點,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驗室技術操作安全作為立法的重要目標。《生物安全法》的頒布填補了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法律空白,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升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等。
二、加強生物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意義
教師法規定,教師不僅應做到遵紀守法、為人師表,同時也需要在教學工作中引導學生尊重法制、崇尚民主,使每位學生都能成長為遵守社會規則的好公民。中學生物學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生物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該積極利用本學科的特點優勢,結合當下傳染病防控、人與自然、微生物安全等人們關注的生物安全相關議題,對學生進行生物相關法律的教育和宣傳。
首先,從理論的角度說,生物學教材中存在著豐富的與法律相關的內容,尤其像基因編輯、環境保護、免疫、傳染病防治等涉及生物安全法的內容,非常適合當下的法制教育。所以,積極地將生物教學與法制教育相結合,能夠在培養學生正確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的基礎上,總結學科教學中法制教育的經驗,豐富現有的教學理論,為廣大生物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種新的實踐理論與方法。其次,從現實的角度說,在生物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有助于學生對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法制精神與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有助于生物學教學發展生物學核心素養目標的完成。同時,我國正處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在生物學教學中強化法制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法律知識,不僅可以使學生愛護環境、保持衛生與健康,也起到了減少青少年犯罪率、保護學生合法權益的作用,這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三、生物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3.1生物學教師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入
許多生物學教師忽略了備課中不斷挖掘教材的重要環節,這個問題在老教師群體中頗為明顯。目前,生物學教師普遍存在對教材教法研究不夠,對現成的教案與幻燈片過分依賴的問題。生物學教師缺乏對教材的個人理解,再加上對生物相關的法律知識不夠關注,久而久之便只能想到什么講什么,如此一來就難以在生物學教學中有效強化法制教育。
3.2生物學教師自身欠缺法制素養
長期奮斗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很多時候都被瑣碎的工作纏身,鮮有時間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生物學教師由于新課程改革的緣故,目前其需求大、工作強度高,對生物方面的法律了解普遍不足,法制素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欠缺,這對強化生物學課堂中的法制教育有阻礙作用。
3.3各方強化生物學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意識淡薄
不僅是生物學教師,包括學生、家長、中學各部門人員等,都長期存在著應試思想,生物學作為應試難度相對較低的學科,被學生和家長當成了提分的工具。由此一來,許多教師受到教育環境的影響,持有“考試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的錯誤教學觀念,這樣就難以在課堂中融入法制教育。同時,也存在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過于保守、僵化,不善于橫向結合其他領域的知識進行教學,這種問題也值得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四、生物學教學中強化法制教育的教學策略
4.1案例展示策略
生物學教師可在教學中提出相關的案例供學生討論,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在學習《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一節時,首先向學生展示被污染的河流、燃燒的森林、沙漠化的土地等資料,接著引導學生討論“該如何保護自然環境?”,最后教師可以介紹《環境保護法》等法律中的相關內容。
4.2實踐導向策略
在實踐導向策略的使用中,教師需要布置探究性的實踐任務,學生通過課外實踐調查和體驗,通過資料分析與總結,學生選出代表進行成果報告,教師做點評工作。例如,學習基因工程相關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去市場上調查有哪些轉基因產品,并且在網絡上了解我國有哪些與轉基因相關的法律規定,學生最后做分組學習匯報。
4.3情景創設策略
情境創設是指生物學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引入與教學相適應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使學生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2]。例如,生物學教師在講解病毒、免疫等內容時,可以引入疫情中一些違反防控規定的事件作為情境,引導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關注法制。
五、總結
新課改以來,生物學的學科地位正在逐步提升,在國家完善生物安全法制體系的關鍵時期,生物教師需要把握好機會,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法制精神和滲透點,提升自身法制素養,強化生物課堂中的法制教育。
參考文獻
[1]孫佑海.生物安全法:國家生物安全的根本保障[J].環境保護,2020,48(22):12-17.
[2]李一丹.新課程背景下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的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1、馮青(1997-), 男,漢族,湖北武穴人, 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生物課程與教學論。
2、汪勁松(1964-), 女, 漢族,湖北黃石人, 博士, 研究方向:生物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