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媛華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的重要階段,也是教學的首要人物,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興趣,適時拋出問題,激活孩子的思考力,并引入生活的數學,發展學生的思考力。
關鍵詞:自學能力;思考力;主動學習
《小學數學新課標》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過程,其基本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庇纱丝梢姡W數學教學目的之一是要促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授之以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成為教學的首要任務。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力貫穿于始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參與者,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業能力水平得以提升,為后續學習打下扎實基礎。教學中要想學生的數學思考力得到發展,老師就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并且還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培養小學生的思考力。
一、激發興趣,誘發學生的思考力
好奇心是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索的一種心里傾向,是創造思考的內部動力,當這種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欲時就可產生積極的思考力。有助于點燃思考的火花。數學教學是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共同活動的過程,一切教學措施最終都必須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來體現,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要靠學生的積極思考活動去實現。而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主動去認識它、研究它,課堂會很活躍,學生都被吸引住了,開始產生要探索問題的迫切愿望。例如:教學分數的性質時,我是這樣導課的:有一天,悟空買來了一個大西瓜,八戒饞得直流口水,嚷著要吃,可悟空又想戲弄八戒一番,于是對八戒說:“師傅吃這個瓜的4/16,我和沙弟各吃2/8,而你只能吃1/4”八戒聽了嘟起了他的尖嘴巴不悅地說:“干嗎給我1/4而你卻吃2/8呢,這太不公平了?!蓖瑢W們,八戒真的是分得最少嗎?想知道其中奧秘嗎?”如此導課,不但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把他們的思考引到探索新問題,解決新矛盾中去。
二、巧問質疑,激活學生的思考力
“要想得到聰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聰明的問題”,思考總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積極思考往往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在教學的關鍵處,不斷設計問題情景,從而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狀態。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增,學生會變被動為主動。例如:《圓的周長》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圓的周長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難點是理解掌握圓的周長公式及圓周率。根據這些目標和我的研究課題——在新舊知識銜接處設計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每個新知識點產生前,我都精心的設計了問題,以趣激思、以趣啟思、以問拓思。教學前為了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遷移歸律總結出圓的周長的概念,探究新知前,設計復習問題:米老鼠和唐老鴨賽跑的教學情境,它們跑的路線是什么?(生答: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然后問: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長?什么是圓的周長?這時學生可利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的概念,歸納總結出圓的周長的意義:即圍成圓的曲線的長。然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怎樣測量圓的周長?有幾種方法?我打破了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傳統做法,放手讓學生探索創造,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一邊思考,一邊動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這樣,學生有充裕的思考時間,有自由的活動空間, 有自我表現的機會,更有了一份創造的信心。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通過動手操作,大膽實踐探索出“繞”“滾”“量”三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促進其創造性思考的發展,我肯定了他們的方法。當學生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時,我又引出了甩小球的游戲,讓學生觀察形成的虛圓,虛圓的周長還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嗎?這個問題打破了學生的認知平衡,使學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圓是根本無法測量其周長的,這時我引導學生猜想,并在此觀察甩小球游戲,最終使學生悟出圓的周長與它的半徑或直徑有關,為什么圓的周長僅與其半徑或直徑有關?這個問題教材里未顯示有關內容,如果教師不設計這個問題,學生往往就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甩不同繩長的小球讓學生觀察、猜想。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感悟理解新知十分重要,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這種過程突出學生自己探究知識,如何生成“結論”,突出思考方式和思考習慣的訓練與培養。在驗證結論時,我又讓學生自主選擇驗證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
三、精心練習生活應用,發展學生的思考力
材料是訓練思考力的必要條件,能引起學生去思考,所以在練習中要給學生創造靈活解題的情境,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引導正確的思維方向,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方面、多角度的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師要鼓勵學生從書本中走出來,到生活中去學數學、用數學,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讓孩子親自去買東西,讓孩子親自拎一拎一千克有多重,讓孩子算一算買東西付多少錢,找多少錢。在家里,量量身高,過一段時間讓孩子自己長高了多少厘米,還有,讓孩子每天到時間睡覺,讓孩子先記住那個時間就是九點。低年級教學完《米和厘米的認識》后,布置學生人人用米尺或學生直尺測量教室里的物體的長度和父母的腰圍、腿長等,學生興趣濃厚。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即思維活動的教學。每一個教師要注重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考力,養成良好思維品質??傊囵B學生的思考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每一個教師的義務和神圣職責。在教學中教師只有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巧設創造思考能力的情景和時機,積極探索最優秀的教學方法勇于實踐,勇于創新,才能培養出國家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達到新課改所制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