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輝
摘要:我國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農業是支撐我國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動力產業之一。為了促進農業向高效率、高質量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進一步對新時期農業技術進行推廣及創新,從而讓新時期農業技術服務于千千萬萬的廣大農民,使農民的農業生產產量及質量不斷提高,進而改善他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創新
1? 新時期農業技術的概念
新時期農業技術是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農業生產方面的科技研究與開發,目前主流的新時期農業技術是農用無人機、農用機器人以及滴灌灌溉。農用無人機不僅可以分析土壤及農田等,還可以監測作物生長周期規律,還可以均勻噴灑農藥。農業機器人可以插秧種田,不眠不休地工作。滴灌灌溉節省水資源,并且保證每一個作物都能充分吸收水資源。
2 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面臨的問題
新時期農業技術在推廣中面臨很多問題,首先,推廣經費投入不足。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僅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資金投入有限。這使得推廣員工的工資不高,造成員工數量不斷流失。其次,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沒有考慮到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以“喊口號”“發文件”等文字推廣方式效果并不好。最后,很多農技推廣從業者是非科班出身,專業素養較差。
3 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與創新方式
3.1 推廣方法
首先,農業局應該聯合涉農企業、農業研究所、農業高校等單位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根據不同涉農單位的功能及定位來針對性地對農民生產需求進行專業化服務。而且,涉農相關單位越多,推廣農業技術的經費來源也會變得多樣化。其次,要改善農業技術的宣傳方式。傳統的“喊口號”“發文件”等宣傳方式效果并不好,沒有考慮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農技推廣部門應該通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淘寶、拼多多等流量較大的平臺,播放使用農業技術的趣味短視頻,深化農民對新時期農業技術的認識。最后,要提高新時期農業技術的培訓水平。先讓農技推廣者掌握新時期農業技術的使用,然后讓從業者一對一駐村定點幫扶,教會村委會等骨干成員利用新時期農業技術,再由這批骨干成員教會其他村民新技術。
3.2 創新方式
首先,要加大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國家可以針對不同級別的農業技術分別設置專項農業科技經費,為農業科技人員提供穩定的資金、政策支持,并給予農業科技人員一定的自主性。其次,國家應調整對高校之間的財政撥款比例,適當將教育經費投入向農業高校傾斜,比如向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知名農業高校傾斜。再者,要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模式。將農業市場與農業高校、農業科研所深度結合,優化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農業技術創新的實用性及有效性,使農業技術真正地能夠落地,便利農民的生產生活實踐。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社會生產生活的主要物質提供者。新時期農業技術可以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其覆蓋范圍不夠廣、推廣效果也不佳。因此,我們應該改變推廣方式、創新農業技術,讓不斷升級的新時期農業技術走入千家萬戶,給農民帶來煥然一新的種植方法,解放農民的雙手,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