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平
摘 要:文章對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索,以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是:創設教學情境,合理進行教學設計,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直觀呈現數學知識,拓展教學內容,輔助課堂練習,緊密聯系生活。
關鍵詞:數學教學;多媒體技術;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8-011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課件、微課、教學課例、直播課、討論課等不斷地被推送到教學平臺,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因此,對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還要在處理教材的過程中善于把握教學資源,在眾多的教育資源中篩選出符合教材版本和學生興趣的資源,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索。
一、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1.創新教學方式
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進度的把控者。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自主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創新了教學方式。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會更愿意進行學習。多媒體可以將動畫、聲音、圖片等結合在一起,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時會感到困難,而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
4.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高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抄寫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記憶,這樣的方式比較浪費時間。而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快速呈現知識點,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5.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的輕松和愉悅,因而能放松身心,認真學習數學知識。在多媒體營造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思維活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創設教學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習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重邏輯思維,一些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枯燥乏味。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可以通過PPT、FLASH動畫等形式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展示,這樣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2.合理進行教學設計
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設計和處理教材,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三角形”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在設計中,教師要展示三角形的判定條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等,讓學生對三角形有更多了解。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要有側重性,突出數學知識的重難點,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難點有哪些。
3.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但只依賴這一種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感到乏味,還會影響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可以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這樣可以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例如,人教版小學教材中有許多關于計算的數學知識,這些知識需要學生動手操作,才能熟練掌握。教師如果只是運用多媒體,往往會忽略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因此,在教學中,遇到計算的相關數學知識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動手進行運算。這樣,學生才能熟練掌握數學知識,才能提高動手能力。
4.直觀呈現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如一些數學公式、一些概念等。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將多媒體運用其中,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在數學中,有許多知識是關于圖形的,這些知識如果單靠教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但利用多媒體可以將這些知識直觀地加以呈現,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容易理解。
5.拓展教學內容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會依據教材進行講解,但教材內容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在網絡上搜索教學資源,并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這樣不僅能拓展教學內容,還可以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圓柱與圓錐”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圓柱和圓錐形的物體,讓他們對圓柱和圓錐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圓柱的側面、底面和高,知道圓錐的底面和高。在視頻中,教師可將圓柱和圓錐剪開,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了解圓柱和圓錐的表面積如何計算,體積如何計算。
6.輔助課堂練習
在數學教學中,課堂練習是非常重要的,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熟練地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在進行課堂練習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考慮,設計不同的練習題目。要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練習不同的題目。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些習題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分數除法”時,教師可設計不同的練習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小組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練習。教師可為數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設計選擇題、計算題,為數學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設計一些應用題,以使他們都能得到鍛煉,取得進步。
7.緊密聯系生活
學生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尚不完善,邏輯思維亟待提升,此時的他們更希望能直觀感知事物,而不進行深入的思考。正因如此,學生在接觸、學習一些抽象知識時,極易出現困惑,出現認知和理解偏差。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數學學習信心。為突破這一困境,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比如,在講解一些抽象知識時,考慮到學生的想象力雖然豐富,但往往缺少著力點,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抽象知識內容以生活化的形式加以呈現。在貼近生活的數學學習元素的作用下,學生與抽象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被拉近,能夠較為直觀地觀察事物,理解數學知識,還可以靈活地對所學知識加以應用,做到學做合一。例如,在教學“分類與整理”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呈現同一類物品整理、分類后的整潔景象和未整理、未分類時的凌亂景象,讓學生理解整理與分類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實踐欲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融入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課堂容量、豐富知識體系,還能促進現實生活與理論知識的結合,對學生理解、吸收、應用所學知識大有裨益。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增加了學生思考和練習的時間與機會。教師在教學中應創造性地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姚丹丹.多媒體技術融入數學教學探究[J].江西教育,2019(36).
[2]鄒青.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
[3]張余泓.多媒體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4]黃美美.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數學教學通訊,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