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霞
摘 ?要:當前是一個屬于教育的時代,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社會大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此,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也成了當前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學生成績是觀察學生受教育程度的重要載體,成績的好壞與高低也展現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一個班的學生成績不盡相同,但教師所教授的內容都一樣,產生這種差異結果不僅僅只是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也是由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所決定的。本文針對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就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展開討論,為開展有效率的教學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差異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3-0125-02
【Abstract】The current era belongs to education,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s of the public. Therefore,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by school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urrent society. Student achieve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observing the education level of students.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achievement also show 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s in a class are not the same,but the content taught by the teacher is the same. The result of this difference is not only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but also the acceptance of the students. This article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ce,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ce education in the design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provides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efficient teaching.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design;Difference education research
每個學生都是有特點的個體,都有自身與眾不同的特色,所以每個學生在學習上都會表現出一種差異性,有的記憶能力強,有的分析能力強、有的邏輯思維能力強、有的應用能力強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展開教學設計工作是每個教育者的基本工作職責,教學者要根據學生學生特點和學生自身學習發展的需求制定差異性教學。差異性教學的分層教學能夠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而開展有針對和有目的性的教學活動,在更好地推進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有效范圍內接收有效教學,開展有意義的、實效性的學習活動。
1.基于非差異化的初中數學學科教學現狀
就目前的發展而言,大多數中學教育機構在面向學生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受學生自身發展的差異,以及學校教學部署和理念不同的影響,不同學校對數學學科的重視及投入力度也不同,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根據學生學習成長的差異,初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能力和成效差別是比較大的。因此,大多數初中學生都會通過尋找課外補習機構的幫助,來縮小自己本身與班級或全年級其他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多中學為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也會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但就目前的發展來看,這種調整的結果并不樂觀。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校還是以傳統教學為主,以共性作為教學設計的主要根據,從而忽視了個性的發展需求。致使學生個性發展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學習效率和能力就很難得到相應的提升。
傳統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在應用中很難考慮到學生的個性需求,這樣既不能開發學生特長又不能兼顧班級整體學習效率。顧首不顧尾,顧尾又顧不到頭,長此以往,班級整體的學習效率根本無法提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難以滿足。班級的分層和差異就會更加明顯,各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能力范圍內都沒有得到滿足。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差異性是一個必然存在的情況,而教師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實行無針對形式的教學只會逐步拉大差異,讓班級整體的學習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
2.班級學生實行差異化分層式教學的意義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時為了能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活動中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相應地分層化教學,提出有針對性地教學方針,實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習任務等,讓學生學習需求在這種差異化分層式教學中得到最大滿足。教師可以以學生學習能力及實際學習效果最為分層的根據,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并對其展開差異性教學,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在符合自身學習需求的環境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到A組,能力稍弱些的分為B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分為C組。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制定差異性的目標高度,讓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
首先對于A組的學生而言,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拓展練習,讓A組的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更好地提升。其次對于B組的學生來說,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開發學生身上無限的潛力,讓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最后對于C組的同學而言,老師要幫助他們打好基礎,讓C層次的同學能更快速地跟上整體學習進度,讓這部分同學向更高層次邁進。學好初中數學要打好基礎,教師要在整體中實行有差異化教學,根據不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進步。
3.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任務
實行差異化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讓課堂教學開始時就展現出差異化教學的特點,做好教學定位,讓課堂的針對性教學達到最好效果。對于A、B、C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A組具有基礎好,拓展能力強的特點;B組學生在拓展的問題上表現不那么突出;C組學生在各方面都要比前兩組學生弱些。所以教師在完成分組后需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來說,從基本理論概念到對概念的實際運用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教師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能力范圍內理解并掌握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學習能力。
比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學習如何判別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需要將一元一次方程的判定定理給學生,要求學生熟記定理,在反復的練習和記憶中加深印象。所以,在這里老師就需要幫助學生牢記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理概念,對于C層次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定理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標準形式即可,在基本的試題中能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思路;對于B層次的學生來說要進一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多用于什么問題中,并能熟練地將這些問題的公式記下來;對于A組的學生而言,則需要掌握一些變式類型題的解題技巧,靈活運用一元一次方程。
4.針對教學內容開展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開展建于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所以教師個人要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研究,并根據學生需求將教學內容進行差異化分層。將初中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難易程度的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程度的學習目標。教師實行差異化分層教學時可以由淺入深的進行教學,實行逐步深化式教學,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在不同階段能夠得到滿足,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和知識。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不同難度的測試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學內容。如在設定二元一次方程ax+by=c(a≠0,b≠0)的問題時,使用消元法來解方程式時,A組的學生要熟練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種解法:帶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B組的學生在掌握兩種解法的基礎之上嘗試運用二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而C組的學生掌握兩種解法即可。教師利用這樣的訓練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身能力范圍內獲得學習需求的滿足,從而讓學生在有針對性的練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差異化教學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的連貫性的特點,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不能中斷在某一方面,否則會很難開展下一步的學習。所以,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開展差異化教學。教師在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后,制定有目的性的教學措施開展教學研究,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這種差異性教學與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謀而合,這正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提高整體學習效率。
5.針對不同的學生展開分班教學
針對不同的學生展開分班教學,是差異化教學在實際運用中的最為有效的辦法。各地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除了進行分組教學,也可以將學生分班進行教學,將A層次相同的學生集中在同一個班級進行集中深入的教學,幫助這部分學生向著數學最高層次進軍。B層次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正常的教學,讓這部分學生不必因為A層次學生學習的進度而打擊到懷疑人生,也讓他們不會因為C層次學生的存在而沾沾自喜,失去在數學上的進取心。C層次的學生則需要進行最基礎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復習,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這種差異化的教學無疑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了分類,讓不同的學生享受不同的數學知識的教授方式和教學方法,在有針對性的系統教學下挖掘每個學生個體的潛力,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為學生創造最好,最適合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更好汲取數學知識。
當然,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會遇到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參加數學競賽的學生。各地的初中也應該對這批學生進行重新規劃,將他們集中再編為一個新的班級,安排專業的競賽數學教師進行輔導,讓這群有一定數學天賦的學生有足夠的資源進行專門的學習,滿足這群特殊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學習需要。這種差異化的教學不僅保證了數學教師的教學需要,也能夠更好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它能夠覆蓋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數學天賦,綜合學生的缺點和優點將學生進行分班教學,保證每個班級的數學教學的穩定和諧,學生也能夠穩定接受數學知識。
6.結語
雖然差異教育的研究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但這種模式當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在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同時,要深入了解學情,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需求之后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有效課堂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育工作者們要抓緊對差異教學模式的研究,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以縮小學生學習成長中的差異結果。
參考文獻
[1]洪友平.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學苑教育,2018(005):46-46
[2]汪海波.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6(022):234
[3]韋雪芳.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學周刊A版,2020(005):22
[4]陳春艷.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贏未來,2018(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