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艦硚
摘 要: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民間藝術發展在較早就起步了,民間舞蹈種類以及表現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具有價位豐富的藝術內涵,所以,作為民間舞蹈傳承者,高校舞蹈需詳細分析舞蹈教學,了解民間舞蹈藝術傳承與保護。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討了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以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高校舞蹈;傳承;民間舞蹈
前言
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舞蹈教育,并將其慢慢融入到大學教育,在此過程中,專業性的舞蹈教育已然變為大學教育中較為完整的體制。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形成不良發展趨勢,舞蹈教育中,舞蹈技藝遠遠超過舞蹈研究,使其舞蹈成為一種形式。
一、舞蹈藝術傳承現狀
基于高校舞蹈專業現狀不太客觀,阻礙了民間舞蹈傳承。所以,民間舞蹈藝術一直處在不斷變化的狀態下,為了更好了解舞蹈藝術傳承現狀,具體將分析舞蹈藝術傳承現狀。
(一)民間舞蹈意識傳承環境變化大
經濟高速發展成就了當前市場的變化,文化市場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民間舞蹈意識也在發生改變。在現代文化沖擊下,民間舞蹈藝術科學價值也在消亡過程中,占領了民間舞蹈藝術市場,改善其傳承方式非常有必要。
(二)民間舞蹈傳承缺乏保護機制做后盾
基于新文化形式的出現,民間舞蹈藝術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在此環境下,文化社會對于民間舞蹈藝術重視度不高,缺少保護對策,這不但會約束民間舞蹈發展空間,還將縮短資金投入,這也使得優秀的民間舞蹈被青年人所忽視,精心研究民間舞蹈藝術的專業也成為稀缺。
二、高校民間舞蹈教育中傳承民間舞蹈藝術的對策
(一)舞蹈專業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民族文化觀念
舞蹈專業中,民族舞蹈是最具特色的舞蹈表現形式,在此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長久發展中形成的,當代人受到多中文化形式的沖擊,民族舞蹈文化人士得到淡化。作為高校舞蹈專業教師,應積極改正觀念,樹立正確的民族文化幫助學生建立民族責任意識,在此讓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
(二)將舞蹈貫穿于課堂教學中
高校民間舞蹈教育涵蓋基本樂理,音符、節拍、五線譜、大小調,而學習這些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唱歌夯實基礎,讓學生享受音樂美。當然在高校教學中并不是單一的讓學生學習一首歌,最為關鍵的就是通過歌曲學習讓學生掌握如何將歌曲的情感及其藝術形象準確的表達出來,進入到作者創作的歌曲意境中,切身體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保持最佳狀態進入到音樂當中,用動聽的聲音唱出歌曲的真諦,讓傾聽音樂的人體會到歌曲強有力的感染力及生命力。那么如何實現這一點的,需要以學生為出發點,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及情感表達。但是針對那些理解能力不高的學生而言,倘若教師依舊運用抽象性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歌曲內涵難度較大,應該將音樂貼近學生生活,將二者有效銜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及學習中較比較熟悉的事物及詞語,通過比喻+講解的方式,深入發掘歌曲中隱藏的情感和藝術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同時將歌曲的情感及其藝術美準確的表達出來。
例如在學唱《軍民團結一家親》這首曲子的時候,可以將民族舞與現代舞結合起來創編《軍民團結一家親》的舞蹈,邊唱邊跳切身體會到曲子的情緒變化以及革命期間人們熱愛紅軍的思想感情。將民族舞動作與現代舞有效結合,在延伸學生音樂視野的同時,領會民族舞塑造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舞蹈融入于高校音樂民族教學中,激勵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邊唱歌邊跳舞,有的學生之間興奮的交流、有的學生跟隨節拍愉快的拍手,甚至不少學生只要聽到歌聲跳起了自己獨創的舞蹈。在了解歌曲內涵的同時,通過舞蹈將歌曲直觀的展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及教學質量[1]。
(三)民族舞與音樂相互促進,激發學生創造力
學生想法及考慮角度不同,盡管是同一首歌曲也會產生不同見解,甚至有些學生對原歌曲進行了改編,以期達到自身想要的音樂風格。例如學生將某首曲子改變成民族舞,那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曲子的理解,編制一些舞蹈動作,有些學生只要聽到某首熟悉的旋律,腦海中則會浮現出舞畫面,甚至隨著曲子偏偏起舞。相反,學生可以通過欣賞舞蹈激發自己的音樂靈感。故而,民族舞與音樂之間相互促進,可有效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并提高學生對民族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讓民間舞蹈舞動起來
高校中除了體育課程以外,其他課程學生幾乎都是坐在座位上認真聽講,在舞蹈中融入民族舞蹈融可以打破這種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站起來,跟隨音樂盡情舞蹈。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倘若遇到某些與教學內容相適應舞蹈的時候,組織學生通過跳舞的方式將音樂的魅力突顯出來,讓學生跟著舞蹈的節奏捕捉音樂的節奏[2]。除此之外,倘若沒有合適的舞蹈可以讓學生根據音樂自由發揮創編舞蹈,音樂課與其他文化課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會布置很重的作業,但是高校舞蹈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根據曲子創編舞蹈,同時充分理解歌曲的內涵。不僅如此,表演民間舞蹈還需展示出自己的情感,讓民間舞蹈更為精彩,有效帶動學生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激發學生創造熱情,讓學生對民間舞蹈有更深的研究。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舞蹈展開民間舞蹈教學中具有較多的障礙,其中包含社會關注度降低、民間舞蹈人員確實等。為了有效解決如上問題,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師以及學生增強自己的民族使命感,更好地傳承與保護民族舞蹈,積極創新全新的民族舞蹈與教學方案,發揚與傳承民族舞蹈藝術內涵,讓民族舞蹈藝術傳承為我國民族文化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丁慧.創意時代下高校舞蹈教育生態現狀與優化機制[J].當代音樂,2020(09):122-125.
[2]李春曉.高校舞蹈教師助課中學校本課程的思考[J].藝術評鑒,2020(16):123-125.
[3]袁芳.淺析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民間舞蹈藝術[J].大眾文藝,2018(18):209.
[5]洪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J].流行色,2019(07):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