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琴
摘 要:小學六年級是學生復習知識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開展復習課,指導學生回顧知識,建立知識體系,并為開始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做好準備。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時要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語文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復習方法,以提升學生們的復習效率,并且運用創新的復習形式,幫助學生們拓展課堂復習的教材內容。本文從有效開展復習課的目的和作用入手,結合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課實踐分析相關策略,進而從梳理知識點、分層復習、建立知識體系等角度給出建議,希望對提升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課的實踐效果有所參考。
關鍵詞:六年級;小學語文;復習課;有效教學
小學六年級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指導學生展開合理有效的復習。做好六年級語文復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夯實舊知識,建立完善語文知識體系,還可以為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做好銜接和鋪墊。但是,目前從六年級語文復習課來看,一些學生的復習效果并不理想,如復習過程中缺乏重點,沒有對知識建構合理體系等等。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就要求教師們積極的創新各種教育方法,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以培養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為最終的教育目標。處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由于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教師應當采取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法,確保學生們達到一個良好的復習效果。針對此,教師有必要科學規劃復習課,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復習指導。
一、明確復習重點,引導學生回顧知識點
復習并不是單純的知識回顧,而是應該在有重點的知識回顧中明確知識的主次,并加以區分,這樣才能建立層次分明的知識體系,提高復習效率。小學六年級的復習就首先要明確一個復習的重點,旨在提高學生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并且在復習的過程中也要強調學生們的語文素養的培養,許多教師在六年級的時候,語文教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應首先立足于課本,引到學生們回顧以往學過的知識點,并且幫助學生們建立起層次分明的語文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們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在小學六年級達到復習課上,教師應明確復習的重點,結合各個單元知識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建立復習大綱,讓學生知道哪些知識是必須要掌握的,哪些知識需要多花費一些時間;教師應從小學階段的整體復習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哪一類別的知識是復習的重點。通過這樣的梳理和指導,學生才能在回顧知識點的過程,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進而合理利用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指導中,教師可以抓住“修辭手法”這一重點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回顧,根據不同年級的課文中出現的關于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等修辭手法的例句,對修辭手法的類型進行概括梳理,然后從整體出發,明確不同修辭手法的運用方法與運用效果。這樣的復習過程幫助學生建立了清晰的思路,找到了復習的落腳點,并形成了良好的復習效果。
二、注重學生層次,引導學生制定復習方案
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教師在設計復習課的過程中應設計層次化、差異化的指導策略。在傳統的語文知識復習中,教師的復習方法較為單一,通常是利用知識的測試,再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反復的理解和記憶。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創新復習教學的形式,注重學生們的個性差異,且引導學生們制定一個具體而科學的復習方案。在分層指導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合理開展復習。相較于傳統的統一化復習指導,分層指導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也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自主復習效果。
例如在古詩詞的復習中,教師通過日常觀察與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差異化的復習作業,其中針對語文基礎牢固,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簡單地布置復習任務,盡量將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制訂計劃,完成復習;對于基礎不甚牢固,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中等生”,教師則結合不同學段的古詩詞,設計閱讀、思考任務,通過檢查和測驗指導學生完成復習;對于基礎不牢,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困生”而言,教師則從詩詞的誦讀入手,通過監督指導引導學生完成詩詞的記憶和簡單的理解。這樣的復習指導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在各自基礎上都能夠有所提升。
三、做好知識分類,啟發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對知識進行分類復習是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的重要方法。在小學六年級復習中,由于知識點眾多,一些學生由于思維的局限,對知識的掌握往往是零散的、孤立的,沒有在知識點之間建立合理的聯系,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復習與記憶效果,也會限制學生的知識運用,影響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針對此,在六年級語文復習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首先對知識進行分類,如拼音知識、漢字知識、句子知識、文本知識等可以確定為不同的類別;然后在不同類別中進一步細分,引導學生根據細化的知識點回到課文中加以定位,實現對每一個知識重難點的回顧與突破;最后,將知識點之間相互銜接,利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形成科學完整的體系。通過這樣的分類指導,學生不僅實現對知識的合理回顧,還可以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更能夠提高記憶效率,為理解和運用奠定基礎。
在分類指導中,教師應注意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例如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思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加以繪制,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完善。這樣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促使學生建立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同時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達到預期的復習目的。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復習課的設計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其有重點、有分別地回顧知識點,主動制定復習方案,進而分門別類地建立知識體系,以提高復習效率,為后續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陸朝立,羅金波,陸漢鋒.淺析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67.
[2]李秀英.小學語文畢業復習“三有”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9(2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