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民航業迅猛發展背景下,旅客數量增多,對航空服務人員的服務內容與服務質量要求增多?;诖?,職業教育領域空乘專業開設手語課程,本文從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現狀入手,論述手語課程的作用與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分析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設計新理論、新方法。
關鍵詞:職業教育;空乘專業;手語課程
前言
手語課程是空乘專業的特色課程,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手語會話能力,在空乘服務時應用手語與聾人交流,發展學生的社會交往、溝通協作等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樹立關愛社會、服務他人的工作理念。在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手語課程教學表現出諸多不足,需改進。
一、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職業院??粘藢I手語課程已開設近十年,整合了豐富教學資源,積累了一定教學經驗。但就社會發展現狀而言,手語課程教學仍處于滯后狀態,在人才培養方面不滿足市場需求。細化來說,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的不足如下:
第一,內容脫離實際,部分職業院校的手語課程選用《中國手語》為教材,教學內容以手語詞匯為主,學生不能結合空乘崗位狀況,進行完整的手語對話,不能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第二,方法單一,手語課程教學以多媒體講解為主,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或視頻,輔以語言講解,教學方法單一,僅能夠傳授手語相關知識,學生手語能力培養效果不理想;第三,方式枯燥,手語課程教學以教師課堂講解、學生手語練習為主,學生難以體驗手語的魅力,缺乏對于聾人交流的實踐體驗,不利于學生崗位素養的培養;第四,評價單一,職業院校通過期末考試考查空乘專業的手語學習狀況,評價方式單一,不能體現學生的手語水平,對手語教學與學生改進提供指導,使評價流于形式[1]。
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下的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設計
針對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的不足,職業院校需利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契機,對手語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創新教學設計。
*一)結合實際拓展教學內容
針對教學內容方面的不足,教師應結合空乘崗位特點及人才需求,選擇空乘服務需要應用的手語知識,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為手語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提供指導,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學習崗位實用手語[2]。
以某職業院校為例,空乘專業的手語課程內容包括四部分:(1)手語基礎,教學內容為手語基礎知識,如手語字母、造詞原理、數字手語等;(2)服務手語,教學內容為服務手語詞匯及對話,涉及工作生活、職業、稱謂、情緒及民族等領域;(3)旅客服務手語,教學內容為旅客服務常用手語詞匯及對話,涉及交通、餐飲、通訊、購物、醫療及國家等領域;(4)航空服務手語,教學內容為航空服務常用手語詞匯及對話,涉及證件、值機、安檢及客艙服務等領域。上述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逐步加深學生手語學習的深度,使學生掌握空乘崗位常用詞匯與對話,更好地提供航空服務。
(二)結合情境創新教學方法
針對教學方法問題,教師需引進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空乘崗位工作情境,使學生直觀感受空乘人員與聾人用手語交流的場景,掌握手語詞匯與對話的實踐應用技巧,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對于空乘專業手語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教師應結合崗位工作實際,設計不同教學情境。
例如,在某職業院校中,對于手語基礎內容,教師創設日常交往情境,指導學生圍繞日常交際內容,進行手語對話;對于服務手語內容,教師創設普通服務情境,指導學生圍繞空乘常規服務,進行手語對話,如利用手語介紹空乘服務內容等;對于旅客服務手語內容,教師創設旅客服務情境,由一名學生扮演聾人,圍繞航空服務項目,進行手語對話,如詢問旅客是否需要用餐等;對于航空服務手語內容,教師創設航空服務情境,圍繞航空服務內容進行手語對話,如利用手語介紹值機與安檢要求等。
(三)結合網絡延伸課堂教學
針對方式枯燥問題,職業院校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將手語課程課堂教學拓展至課外,創新教學方式,進行課外拓展,提升教學趣味性。例如,某職業院校在編寫手語課程校本教材時,邀請手語教師錄制了手語詞匯與對話的視頻及講解音頻,刻錄成光盤,學生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同時,該職業院校組織學生到聾啞人學校進行課外實踐,為學生提供與聾人交流的機會,增強學生手語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服務他人的職業素養;舉辦手語表演活動,學生可根據興趣愛好,應用手語表演歌曲、舞蹈或通過手語播新聞,創新手語教學形式,深化學生對空乘專業手語學習的感性認識。
(四)結合全程優化教學評價
為發揮教學評價的反饋作用,空乘專業手語課程教學應對教學全過程進行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某職業院校在進行空乘專業手語教學評價時,設置四種評價方式:(1)試卷評價,試卷內容以詞匯看譯為主,權重為25%;(2)實操評價,要求學生進行詞匯與對話的手譯,權重為30%;(3)過程評價,根據考勤結果與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我評價與小組成員評價兩部分,權重為30%;(4)成果評價,根據學生在教學活動的展示成果,評價學生的手語學習與掌握狀況,權重為15%。通過完善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提高評價的有效性,調動學生在各個環節的參與熱情,真實體現學生手語學習的不足,為學生的手語學習提供優化建議。
結論
綜上所述,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下,職業院校應結合崗位實際,拓展教學內容;結合教學情境,創新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延伸課堂教學,深化手語知識;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多元評價,突出手語課程教學的真實性、有效性、趣味性與操作性,培養更多優秀手語人才,提高空乘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潔.探析高職院校開設公共服務手語課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陜西教育(高教),2019(03):40-41.
[2]孫春燕.高職院??瓦\服務手語課程體系開發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9(07):65.
項目基金:“深度學習”導向的2P+2D《手語基礎》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課題號:JXJG-17-8-2
作者簡介:
姓名:李璐;性別:女;出生年月:1981.12;籍貫:江蘇徐州;民族:漢; 最高學歷:碩士;目前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