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生
摘 要:人教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及道德水準的重要課程,自身擁有獨特的作用與價值。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為初中生創設精彩、科學、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健康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期學生的心智正處于成長階段,是人生觀、是非觀、價值及道德觀形成至關重要的時期,我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全面把握當今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內心的想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實施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教學,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將初中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上來,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本文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狀入手,對新課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提升其教學效率而付出努力。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現狀
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的宗旨是為了有效培養初中生的道德素質及法律意識,有效避免初中生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利于初中生總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其教學中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影響著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
1.教學觀念陳舊落后
雖然新課程理念已全面落實,但是部分任課教師的教學方式依然沿用灌輸式,突出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教師專注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講解灌輸,不去顧及學生是否汲取。受其影響,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較低,無法與教師形成積極有效的互動過程,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教學質量低下。
2.教學設計與實際脫離
部分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將授課重點放置于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和相關法治條例內容上,既不能與社會相聯系,又不去結合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其課程的教學設計形同虛設,更有越過學生理解接受的范疇,使教學氛圍較低沉,無法讓學生去透徹理解教學內容,促成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率不高。
3.任課教師的專業程度較低
部分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并沒有配備專業的任課教師,安排一些學科的教師兼職。兼職的教師缺乏較為專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對于那些抽象性較強的理論知識內容無法透徹領悟,導致教師在課程教學時避重就輕,棄難擇易,影響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對課程的開展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極其不利。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究
1.對任課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革和創新
針對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學生的各門學科都必須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與創新,對學生所學習的課程體系、結構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與優化,從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著眼,為學生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符合的課程教學體系。要求任課教師必須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武裝頭腦,為學生有效傳輸法律知識及道德意識,課堂教學中凸顯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擁有和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的自主權,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課堂教學要密切結合實際生活
有效的學科教學必須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脫離實際的教學效果必然會不盡如人意。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必須要針對所教授的學生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了解,掌握學生內心的需求,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致愛好以及心理發育狀態,并對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全面分析,透徹地了解、恰當有效地掌握教材上的知識重點,找準教材上的法律知識及道德意識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密切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時多添加一些學生感興趣且易于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以學生身邊真實的案例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考資料,引導學生在實際案例的分析中去理解和掌握道德與法治教學知識內容,倡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結合所學習內容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3.配備較為專業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師
要想實施有效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為其配備較為專業的任課教師,這是一個決定性的重要因素。其來源可以從以下兩個途徑進行解決:一是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配備專任教師,給予任課教師充裕的時間去學習任教學科的理論專業知識,積極進行本學科培訓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水平,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有效提高任課教師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素養。二是與專業對口的師范類高校進行對接,引入具有專業水準的道德與法治素養的任課教師,讓其專門從事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工作。
總之,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全面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吳風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