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昌
【摘? ? 要】流行音樂由于其輕快而豐沛的感情表達力,深受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摒棄以往單一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引入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流行音樂,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音樂 流行音樂?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33
流行音樂由于其結構比較短小,且表達的感情真摯深刻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并廣為流傳,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深受青睞。在課業繁忙、作業繁多、壓力較大的高中階段,音樂教學無疑是令高中生身心都能得到放松的一門課。在以往的教學內容中,教師比較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比如一些樂器、樂理、樂章等的教學,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理論的壓力。如何將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融入到課堂中,真正讓學生達到在音樂課上釋放壓力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多加分析探討。
一、結合樂器教學,在音樂課上融入流行音樂
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在相應的進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適當一些融入流行音樂,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業上的壓力。當然,對于流行音樂的融入也需要適當,不可能讓流行音樂占據整個教學內容的一大半,畢竟融入流行音樂的最終目的是輔助教學樂理知識,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在流行音樂中所使用的樂器種類比較繁多,正是由于多種樂器之間的加持,增強了音樂本身的魅力。因此,若是學校條件允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展示樂器的使用,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樂器是如何將美妙的音樂表達出來的。比如周杰倫的很多歌曲中都有著豐富多彩的樂器使用情況。如,以鋼琴為主的《不能說的秘密》,這首歌開始就以海邊的鋼琴曲展開序幕,整首歌也以鋼琴為主樂器,完美演繹出了這首深受大眾喜愛的歌曲。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樂器進行教學,以學生感興趣的歌曲入手,借此普及其中所使用到的樂器,并在課堂上簡單示范一下所用樂器(鋼琴)的相關理論和使用方法,由此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篩選流行音樂
在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需要選出合適的歌曲進行輔助教學。從歌曲的基調、所表達的情感、歌曲的難易度以及它的教學價值等多個方面去衡量,最終選出最適合教學的歌曲。從歌曲的感情基調方面篩選的話,肯定是需要選擇那些有積極意義,能夠起到鼓舞、溫暖人心的效果的歌曲,絕不能去選擇那些消極、滿腹哀怨和嘆息的無聊的、沒有營養的歌曲。當然,生活不可能永遠都是積極陽光的,生活中有遺憾、有惋惜、有懷念、有傷感,對于這類理性客觀表達生活的苦楚的歌曲,也可以加入到教學中。那些積極向上的歌曲可以起到振奮人心,給沖刺高考的學生帶去精神的鼓舞,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期盼;而那些表達著遺憾的歌曲可以警醒學生要學會把握好時光,不虛度該奮斗的光陰,不辜負該奮斗的年齡。一些慢歌往往更能引發人們內心的共鳴,它以娓娓道來的、如細水長流般的速度緩緩侵入內心,給人以啟迪,令人深思。
例如,歌手李健的《貝加爾湖畔》,整首歌曲就如歌名一樣,如同湖水一般靜謐而又能深刻感受到它溫柔的生命力,讓人體會到的是如水般的溫柔、如風般的和煦。高中階段的學生每天都像是在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每個人的心都如一根弦緊繃著,長期的緊張狀態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在音樂教學中引入這樣一些慢歌的教學,能讓學生在緊張中得到身心的松弛,精神得到放松。在音樂的搖籃里,學生可以感受生活本來的那種平淡、悠然的美,學習的壓力和過多的胡思亂想也會被優美的歌曲所消解,心靈會得到治愈。另外,所選取的歌曲除了考慮到它的情感表達外,也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任務,選取與教學大綱相契合的歌曲,如若隨意選擇,既沒有達到教學效果,還可能會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降低。
三、尊重學生個人喜好,開展多形式的音樂教學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喜歡的不同的曲風,從每個人所偏愛的曲風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情、追求等。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較強,獨立性比較高,每個人喜歡的曲風肯定會有所區別。所以,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反饋,選擇不同的曲風進行示范教學。這樣,既不會導致曲風的過于單一,也可以迎合不同學生的興趣去展開教學。曲風的多樣化豐富了教學內容,能讓學生接觸并了解到更多的音樂形式,也使得課堂的精彩度、趣味性大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好,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更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永不過時的,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去選擇教學的歌曲曲風,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而由于每個人所喜歡的曲風不同,教師要接觸的曲風類型多樣,這樣既可以鍛煉教師的音樂專業素養,也可以讓學生學會尊重彼此之間不同的愛好,并樂于去了解別人的愛好,以平和、寬容的心態去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或事。
四、組織學生分享,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分享一直都是彼此之間增進感情、加深了解的有效途徑。由于學業的加重,一個班集體的同學之間其實很少有認真交流的機會,對彼此都不是很熟悉。音樂課本來就是放松性質的一門課,教師利用科目的性質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音樂,可以達到增進同學間感情的作用。就像一些平時比較雷厲風行、酷酷的學生可能偏向于嘻哈風的音樂;一些溫柔恬靜的學生喜歡舒緩的慢歌;一些熱情大方、大膽果敢的學生喜歡激昂、高亢的歌曲,等等。通過每個人喜歡的歌曲類型可以大致猜出一個人的性格,但也會有例外。比如外表看起來怯怯懦懦、比較內向的學生,可能內心世界卻住著一個搖滾的靈魂,渴望著釋放,渴望著大肆宣揚自己的情感。所以,安排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音樂,并講述自己喜歡的原因和想借由歌曲所表達的情感等分享給同學,如果愿意的話,還可以試著去分析一下自己所喜歡的某首歌中使用了哪些樂器、哪些唱歌技巧以及比較突出的情感表達手法,等等。這樣,既增加了同學間的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去學會扒曲,一舉三得。
極少有人不喜歡音樂,人們借助音樂表達著自己的情感,從別人的音樂中感同著自己的深受,抒發著自己的或壯志、或憂慮、或希冀,音樂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治愈著很多人內心的孤獨和惶恐。對于學習壓力較大的高中生來說,流行音樂是緩解壓力很好的方式之一,教師將流行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中,是很明智的教學手段。教師也理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