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棖
【摘? ? 要】伴隨學生成長的不只是知識教育,心理教育也同樣影響學生的發展,但心理素質教育一直是不被人們關注的方面。全面素質教育概念的提出讓人們開始重視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而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最好的辦法是將其滲透到每一個學科教學中。本文簡要分析把健全人格教育滲透到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健全人格教育? 初中物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49
初中物理教學不僅要重視物理知識的傳授,更要將育人的理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初中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學生經歷過小學人格的基本塑造,在初中接觸的信息更多,學生的自我意識也更加強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而產生不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能將物理教學與育人教學當作兩個概念,育人應當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的,并且應融入到物理學科教學中,利用物理學科的特性,實現一邊教學一邊育人的效果。育人也包含學生如何認識世界,學生對于認知方式的學習同樣在物理學習上產生影響,一是在于學生如何認識物理,對物理學科抱有什么樣的態度,認為學習物理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變化;二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學習方式,在未來的學習中也會將之前形成的學習方式運用在其他學科上?;诖耍疚木蛷某踔袑W生具備健全人格的內涵出發,簡要闡述如何把健全人格教育滲透到初中物理教學中。
一、初中學生應具備的健全人格的內涵
初中生應當具備的健全人格內涵可以分別從認知、情感、行為意志三個方面分析:在認知方面,學生應當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去想象、思考、觀察外界事物,并在探究的過程中分析事物現象與道理之間的規律,找到兩者之間的聯系,最終在認知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情感方面,學生應當以飽滿的熱情和強烈的理智感相結合來面對事物,通過認知世界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來指導行為,避免情感沖突,明辨是非、權衡利弊,能夠以大局為重,以公眾利益為主,能夠犧牲小我,具有奉獻精神;在行為和意志方面,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價值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并具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堅持社會的價值準則、道德準則,具備堅強的意志,能夠面對和承受極強的壓力。
健全人格是一種理想型的人格,也是被社會所期望的一種人格類型,學生要具備健全的人格,需要從構建人格的基礎開始優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德育的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傳統只重視文化教育的觀念明顯不足以讓學生全面發展,也不是社會所需要的教育觀念。相比起高文化水平的學生,高素質學生才是當前社會發展稀缺的人才。學生的認知能力正常,能夠正確認識事物;情緒反應適度,在面對事物時能夠表現出較為理性的思考和正常情緒反應;意志品格健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毅力;自我意識正確,具有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念;人性結構完整,不存在有缺陷的人性,思維精神正常;人生態度積極正確,能夠以陽光向上的態度生活,面對人生也不悲觀消極;人際關系協調,在處理與他人交往的關系上能夠適當有度,正確把握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行為活動符合年齡,不參與初中生不該接觸的社會活動,將主要精力放在本階段最應該做的事情上,以上是初中學生應當具備的健全人格的基本內容。物理學科與現實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既能滿足德育要求,又能實現物理核心素養教學,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二、將健全人格教育滲透到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策略
(一)以人為本,培養自我意識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將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起來。自我意識是學生自身認知、調節、分析、評價人格的過程,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引導下,對世界產生主觀判斷,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探索世界,同時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引導下對自身進行反思,能夠發現自己人性上的缺陷和弱點,最后予以改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需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給予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教學方式上及時轉變,摒棄“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更多以啟發式提問或情景教學等方法促進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物理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注重物理邏輯能夠幫助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更理性、更科學地思考分析,這需要教師轉換課堂角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變成問題的設計者和解決者,教師更多的是一個引導者,只有學生真正明白物理學習的規律,他們才能從規律中掌握方法,形成自己的認知模式,完善自我意識。
(二)培養合作競爭意識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很多學校的物理實驗課形式主義嚴重,學生在知曉所有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的情況下進行實驗,往往學習效果非常不明顯,物理實驗課帶給學生的教學效果也達不到預期。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應從物理實驗課入手,健全人格離不開人際關系的大環境,因此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是非常有優勢的。教師應設計物理實驗課,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展現自己對于該實驗的認知理解,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對此實驗內容是經過獨立思考的。此外,通過分工合作考驗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和合作能力,學生具有競爭意識,在實驗中能夠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優點。
(三)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健全人格內容中所包含的,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應對現實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培養學生的毅力和務實求真的意識;創新精神是學生在面對未知領域時能夠以勇敢探索、不怕艱難的精神去努力探知。物理核心素養中所包含的科學精神與健全人格的內涵相重合,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也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增加物理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創造能力,一起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健全人格教育需要教師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只有具備健全人格,才能夠通過學習知識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羅遠洋.物理教學中滲透健全人格教育的研究[J].中學物理,2014,032(003):23.
[2]劉曦萍.健全人格背景下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初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