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強
【摘要】近幾年,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培養人才的重要內容,亦經成為我國各學科教育改革的關鍵內容。英語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的一種語言能力,而且通過這一語言的培養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的培養及學習能力的提升,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目前,針對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內容較少,但是小學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研究并實施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研究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分析目前小學教學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課堂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課堂教學實踐
目前,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培養人才的關鍵所在,并成為我國各學科教育改革的關鍵內容。英語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的一種語言能力,而且通過這一語言的培養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的培養及學習能力的提升,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目前,針對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內容較少,但是小學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研究并實施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概念界定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語言技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這種功能除了要求教師教學基本的英語知識、發展學生的英語交流和運用技能之外,還要通過英語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即品德、責任感、思維能力、智力智商、情感等綜合素養。雖然一直以來,很多教師和家長把英語看作一門單純的工具性學科,但在實際教學中,英語同樣能體現出學科的育人價值。《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結合,英語課程的工具性主要體現在學生運用英語知識并且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英語課程的人文性主要表現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英語的文化內涵,了解更多的語言文化及風土人情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幫助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應該遵循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考慮適應小學生今后終身學習和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潛在因素等。
二、我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1.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不平衡。在小學英語教育階段,存在多個方面的培養不平衡問題。英語基礎知識的培養和英語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方面,相比英語文化知識、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要更為偏重,尤其是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是目前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中最為薄弱的方面。這主要是由于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背單詞、背句型、背課文、掌握語法等方面,因為這些都是學生能否取得高分的關鍵內容。而在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等方面卻難以對學生取得高分有幫助,因此在教學中得不到教師的重視。
2.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在性別之間存在差異。通過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及調查發現,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男女性別之間存在差異,女生的核心素養要優于男生。在英語文化知識、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女生占有優勢。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女生比男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語言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一些,記憶力也比較強,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更高一些,課后作業的完成質量總體上也要優于男生。在各項英語活動中,女生也表現得更加優秀且積極主動。
3. 小學英語課外活動內容單一且匱乏。由于小學生處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英語知識積累及語言表達能力都處于較低的層次。受這一因素的影響,很多小學英語課外活動比較少,學校、家長和學生對英語課外活動的重視度都不高。一方面受到教學壓力的影響和學生英語水平的限制,學校組織的英語課外活動較少,即使有也形式非常單一。另一方面,小學生及家長對參加英語課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較高的學生都是積極參加英語課外閱讀,經常性參加英語課外活動等。同時,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的舉辦在不同地域也存在差異,尤其是農村小學、比較偏遠的小學的英語課外活動幾乎為零,學生沒有機會參與英語課外活動,所學知識僅限于課堂教師講授的內容,難以擴展知識面和開闊眼界,直接影響了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
4. 英語教師核心素養理念缺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師核心素養理念缺乏的問題,體現在很多英語教師對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不高,對核心素養這一理念的理解程度也較低,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會忽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僅重視知識的傳授。其次,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的語言也存在不規范的現象。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不夠規范,那么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模仿教師不規范的語言。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存在英語漢語混雜的現象,導致英語表述不完整且不準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因為兩種語言交替而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因為教師語言缺乏規范性,存在許多錯誤,所以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會給學生帶來誤導。
5.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合不佳。在實際生活中,家長的學歷及對英語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水平。如果家長的學歷較高、英語水平較高且對英語教育比較重視,那么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水平也就相應較高。實際家庭教育中,能夠對學生做好課后家庭監督,營造家庭英語氛圍的家長并不多。其實,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的英語知識傳授、英語情感培養和價值觀引導,是需要父母在課后幫助學生強化并進行復習監督的。家庭教育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用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家長并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融合,導致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出現學校、家庭斷裂的現象。
三、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
1. 英語課堂上要注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是讓學生從跨文化的角度去認識世界、觀察世界,并對各種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多個方面去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一方面要深化教學。英語學科的教學實際上是要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并以此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體現英語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英語的工具性體現在英語表層知識,例如聽、說、讀、寫等,主要用于語言的交流和溝通。人文性主要體現在英語深層結構的意義,如在語言對話交流中體現的道理、具有價值的知識等,這種深層次結構的知識才能夠真正發揮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作用。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深層英語結構知識的傳授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在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的選擇上,更多體現人文性內涵,突顯英語語言的魅力和文化內涵,讓學生體會到英語語言的美、英語學科的魅力,引導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興趣,感受英語知識背后的學科精神和文化魅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另一方面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在教學中,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仔細深入研讀英語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維因素,聯系教學合理開發教材以外的思維元素,但不能生搬硬套,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思維特點,挖掘適合學生學齡的知識及文化,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2.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建生動的英語課堂。在英語課堂情境創設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建學生熟悉且喜愛的情境,讓學生在可以接受的情境中快速促進知識的學習,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加深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和培養,讓學生把課堂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踐、情感相融合。把課堂知識帶入生活實踐,把生活實踐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利用生活情境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將生活的元素與課堂知識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認知英語知識,鼓勵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積極運用英語知識,主動進行英語交流。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運用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讓學生把學到的英語知識模擬運用于生活實踐。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實物、圖片、模型、聲音、視頻等進行情境創設,也可以利用問題、英語課外知識、背景文化等進行情境創設。總之,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給學生創建生動的英語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水平。
3. 采取多種課堂教學組織策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前,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的組織策略比較單一,多以游戲為主。在課堂上游戲使用的重復率較高,每個教學階段都有固定的游戲模式,時間久了,學生對單一的游戲形式就會產生麻木甚至反感的心理,降低了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個人預習的策略,讓學生在課前了解課堂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和文本的故事情節,為課上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課后作業的布置也要形式多樣,不要局限于背誦、默寫等,要讓學生的課后作業形式豐富多彩,采用說、演等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和家長互動起來,在游戲中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利用“同步學”App、金太陽教學資源等進行布置作業,把學生喜愛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英語學習中。
4. 關注學生的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如男女性別的差異和學習效果的差異等。具體教學中,女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總體要好于男生,教師不僅要多關注男生,還要總結男女性別差異造成學習效果差異的原因,以便在教學中對男女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提升男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和學習效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水平和性格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以學會基礎知識為主,帶領他們筑牢英語基礎。對于那些學習中等的學生,可以在筑牢基礎知識的同時,適當拓展一些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內容,漸漸引導這部分學生不斷提升英語思維品質,構建英語核心素養。針對那些學習效果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把教學重點放在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構建上,使其不僅構建起扎實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還要不斷豐富他們的英語文化知識,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英語思維品質,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挖掘文本所隱藏的信息,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結合教學時間,不斷探索在課堂實踐中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策略,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培養更加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春霞.解讀核心素養,活化思維深度——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思考與實踐[J].小學生(中旬刊),2020(10):62.
[2]曹小檸.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3S”閱讀課堂的實踐探析[J].家長,2020(28):99+101.
[3]陳美娟.融課本劇于課堂,讓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生根——小學英語課本劇探索與實踐[J].校園英語,2019(46):103-104.
[4]劉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英語體驗式課堂教學實踐[J].校園英語,2019(29):171.
[5]李蕊.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9(07):176-177.
[6]周妍呈.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3s閱讀課堂的實踐與研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06):29.
[7]侯愛芳.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英語體驗式課堂教學實踐[J].校園英語,2019(24):76-77.
[8]杜荔荔.聚焦素養,指向發展——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0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