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數列中的方程問題》在歷年高考解答題中基本穩居壓軸題位置,學生在解答時往往由于對問題的整體把握不夠而“擱淺”.研究這部分內容的復習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數學運算素養.
[關鍵詞]數列;方程問題;構思;體會
[中圖分類號]? ? G633.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4-0020-02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歷年高考解答題中基本穩居壓軸題位置.高考數列問題往往集數列、函數、方程、不等式等知識于一體,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不僅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而且考查學生數學運算的素養.學生在解答時往往由于對問題的整體把握不夠而“擱淺”.為此,筆者在二輪復習中構思了一堂《數列中的方程問題》專題復習課,供同仁參考.
說明:例題主要由教師講解,起到引領示范作用.變式則是例題的深化與拓展,具有一定難度,由學生獨立完成或合作完成,通過變式練習達到本節課的復習目的.
二、教學體會
在第二輪復習中,選題應瞄準高考要求,難度適當加大.
數列的本質就是函數,是離散函數.無論從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還是其求和公式來說,它們都是定義域為正整數集合的函數,所以解決數列問題,我們有時應回歸到函數上,利用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去解.如處理數列的最值問題,處理數列的單調性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函數觀點去分析數列,從而解決數列問題,實現由此及彼的知識遷移.
數列除了具有函數的基本特征外,它還有其本身的固有特征,那就是迭代關系,或者稱為遞推關系.尤其是對于較難的數列問題,往往需要多次賦值,多次迭代才能解決,這也是高考數列題的特征.因此,二輪復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類比函數方程中的常用方法,通過巧妙賦值,來解決數列中的方程問題.當然,這類問題也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有較高的數學運算素養.
此外,在第二輪復習中,我們也應加強對數列不等式的訓練,尤其是放縮法的應用,加強對數列方程的解法研究,讓學生學會用“夾逼法”來解決不定方程問題,用“奇偶分析法”來探究數列等式是否成立.當然這些都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王知博,郭建華.數列的不定方程求解歸類[J].中學數學研究,2019(2):35-37.
[2]? 毛東良.微專題“數列中的不定方程整數解問題求解策略”的教學與反思[J].中學數學月刊,2018(1):29-31.
[3]? 王海東.數列中的不定方程問題[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5(5):25-27.
[4]? 蔡瑩.揭開“不定”方程的面紗:對數列中不定方程整數解問題的探究與反思[J].數學之友,2014(3):65-67+71.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