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菲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加快,這一發展形勢下,學前教育改革備受關注,就業前景越發廣闊,同時招生規模也呈現了擴大趨勢。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教學過程中仍存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考核方式、實踐性等方面的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常見問題展開探討并總結出完善鋼琴教學的考核機制、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及動手的機會、進一步完善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等優化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優化;課程改革
鋼琴集體課教學在學前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主要用來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夯實學生的理論水平,進而為其日后步入工作做好過渡。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年齡特征,不斷優化教學方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打下基礎。針對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中仍存在的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學前教育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明確問題的來源,制訂對應的教學方案,以滿足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求。
一、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中的常見問題
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滯后[1]。部分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用填鴨式教學法,未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能力予以有效的指導,而是強調知識的傳授,強調自身的絕對權威性,很少在課堂中與學生交流并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能力的變化等等。在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有所削弱,很難自主學習,這對鋼琴集體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相對不利。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現階段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來講將是巨大的絆腳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桎梏,認為傳統教學法更加實用,并且以經驗主義、本本主義為核心,導致教學氣氛過度緊張,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難以高效學習。
二是教學模式不夠科學。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中部分教師未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模式生搬硬套[2],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甚至會適得其反。對其根本原因進行分析,無非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與學生實時交流,或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成長規律等予以科學的引導,而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教學活動,最終的鋼琴集體課程教學水平也無法提升。
三是考核方式單一化。現階段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成績為主體,期末考試內容多由教師指定曲目,并發揮教師的專業素質,對學生的探索情況以及對句子的理解、掌握程度等予以點評,最終以具體分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作為本門課程的最終成績[3]。上述單一化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尤為不利,會使學生的思維固化,使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以被動的狀態學習,無法深入學習、透徹思考,這將會阻礙學生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的形成。不僅如此,部分學生家長為了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甚至會選擇暗箱操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最終考核分數,此類事件屢見不鮮。如果教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么最終將會影響整個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的教學質量,甚至會給行業發展帶來負面效應。
四是缺乏實踐性。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程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實踐性不足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接觸的是理論知識,很難自行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從而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對現階段鋼琴集體課程的開設情況與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大部分課堂都未能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并且課堂教學失去靈活性,學生在課堂中所能消化的知識少之又少,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并且教師預先設定的教學任務也很難在課堂中高效完成,間接降低了教學質量[4]。
二、優化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的對策
一是要完善鋼琴教學的考核機制。筆者認為考核的目的絕不是簡單地讓學生通過測試就算了,檢測學生鋼琴課的實際學習效果才是教學考核的最終目的。通常情況下,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只要不掛科就是通過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特別是在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上,學生們不能為了學習成績而努力,而是要為了自身鋼琴技能的切實提升、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而學習。筆者建議要通過學生日常上課成績以及集中測試的成績,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評定,同時筆者建議教師在進行日常成績考核時,可以考查學生的上課專注程度、參與活動情況、完成作業情況以及最基本的上課出勤率[5]。那些經驗豐富的鋼琴課教師能夠一邊授課一邊觀察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及參與熱情,因為學生是比較在乎自己的課業成績的,所以教師可以選擇在每堂課后及時公布課堂成績,這樣無形中就會督促學生認真聽講、專心學習,進而提升自身鋼琴技能。
二是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及動手的機會。可以說為了給社會上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是高職教學的主要出發點,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培養出的學生必須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品行、優秀的教學方法以及淵博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們將在課堂上學到的鋼琴課知識活學活用,實踐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實現自我發現,才能在實踐練習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問題,進而進行修正。學校應當建議專業教師聯系附近的幼兒園為學生提供機會,可以通過與附近的幼兒園開展深度合作[6],讓相關專業的學生到幼兒園作為實習助教或者課堂監督老師,讓專業學生與小朋友實地接觸,部分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破格申請為小朋友獨立授課,感受教育的魅力和快樂。筆者還建議學校多多組織鋼琴比賽,要求學生們演奏自身原創作品或是那些知名鋼琴大師的作品,以便更好地檢驗專業學生們的鋼琴學習成果。
三是進一步完善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筆者建議要優先選擇質量高的教學素材,高質量的教材應當包含我國民族音樂,也應該包含西方著名的鋼琴作曲家的名曲。鋼琴集體課相關負責人要經過多方實地考核研究,從而最終確定教材。同時除了要用到課上指定的音樂教材外,更要選擇部分優秀的課外教材為學生課外學習夯實基礎,使得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愛好及興趣選擇鋼琴曲目,例如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這首曲子節奏激昂,表達感情豐富,可以建議外向、情感豐富的學生選擇演奏此曲目[7]。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而挑選合適的課外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使學生既能培養自身興趣愛好,更能增長能力,開闊視野。這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吸取外國鋼琴文化精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這些培養,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同時基于當前就業壓力,筆者建議要提升學生即興表演的能力,特別是在學前教育的兒歌表演方面。學前教育的學生畢業后即將走向工作崗位,他們將要面對的是那些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們,因此提升自身臨場發揮應變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朋友們通常不會按照常理出牌,他們通常是以興趣為導向,什么有意思就喜歡學什么,教師要通過與孩子們做游戲增進溝通互動,而這一過程中,即興表演能力及豐富的知識是不可或缺的。學前教育的學生要充分利用鋼琴教學,搭建起未來與孩子們溝通的橋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將高職鋼琴集體課與其他課程區分開來,明確自身教學職責及使命,不斷優化自身教學內容,轉變傳統觀念,改進教學方式,要保持時刻緊跟時代的潮流,培養出思維超前、能夠靈活應變的學生,讓學生們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是成為一個能夠真正教授給小孩子們鋼琴知識、有耐心、有真本領、愛學生、愛教育的棟梁之材。同時,高校要積極組織學生的實踐活動,緊跟教學步伐。只有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切實提升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杰.淺談在中職學前教育中應用信息化教育資源的方法:以音樂教育為例[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13-114.
[2]曹蓓.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改革思考[J].戲劇之家,2021(2):89-90.
[3]劉嘉.論新時代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小組合作學習[J].戲劇之家,2021(2):109-110.
[4]馮玉華,周韻.教育信息化視角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究:以《幼兒歌曲彈唱》課程“半分解和弦的應用”教學設計為例[J].中國文藝家,2020(12):133-134.
[5]薛婷.“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琴法課程教學探究:以漢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大眾文藝,2020(23):172-173.
[6]張楊.淺析分層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34):104-106.
[7]黃馨瑤.柯達伊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8):107-108.
作者單位:
青島黃海學院學前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