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會群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發展,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戰略支撐。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把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合理地運用到教學課堂上,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和思考政治課程與日常生活之間密切聯系的意識,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生活化和趣味化。基于此,本文就從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資源生活化、教學用語生活化、教學實踐生活化幾個方面論述了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 生活化 教學策略 應用
高中政治課程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具有深遠的影響,更在高考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忽視政治課程的重要性,要結合這門課程的學科特點完成教學設計,不斷完善教學策略,融合生活化的特點開展教學引導,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讓教材中的知識更加真實地反映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接觸政治知識,感受這門課程的真諦,從而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帶領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完成深入的學習活動,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政治思維,推動這門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重視情境創設的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上,為了讓知識點的講解更具趣味性,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好情境創設的積極作用,結合生活化的案例完成情境創設,帶領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準確把握教學時機。
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課程《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完成情境創設,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找到校教學的切入口。在這節課程的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要掌握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等相關理論知識點,更好地運用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幫助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于日常生活。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王太太每天到同一菜市場的同一攤位買菜,但她發現上午的土豆為兩元一斤,而下午則變成了一元五一斤,那么請問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是什么?”這一情境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講,更好地找到打開教學大門的鑰匙。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就會更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七嘴八舌的回答教師的問題,在課堂內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前提條件。接下來,教師就要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詳細的講解價格和價值這兩個影響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并帶領學生分析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理清學習思路[1]。在生活化的情境創設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好地體驗到政治課程的實用性,在更加熟悉的場景中以更輕松的心態掌握新知識,從而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完成學習任務,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重視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幫助學生保持學習熱情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學大綱的目標,而忽略了教學目標是否適合具體的學習活動。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調整教學目標,在其中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幫助學生保持充足的學習熱情,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真正愛上政治課程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課程《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化于行,真正學會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維護自己的權利,更好地體現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價值。在這節課程的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我國的基本民主制度,并深入的了解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種基本權利,掌握這幾種不同權利適用的范圍。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思考自己以及家庭成員是否參加過村民的選舉活動,更好地以此作為教學的切入口,幫助學生在更加熟悉的場景中思考日常生活與政治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全面認識到自己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主動參與到民主活動中。在學習完這節課程的知識點之后,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并監督各項民主活動的開展。在課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課堂所學知識觀察村民選舉這一民主活動,并思考其中涉及到的政治知識。借助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不但能幫助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靈活思維,根據生活實際設置多樣化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找到更為準確的學習方向,也能確保學生不再排斥政治課程的學習,而是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講,跟隨教師的思路完成思考,幫助學生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注重教學資源的生活化,拓寬學生的知識眼界
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生活,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從日常生活中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歸納教學規律,幫助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習無限的知識,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眼界,突出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課程《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時,教師要真正走進生活,結合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完成教學任務,從其本質出發挖掘更深入的教學資源,為學生設計出更科學有效的教案。在這節課上的學習活動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生活中的各種文化現象,教師更要立足生活實際,從日常生活中的廣場舞、街頭賣唱、市場叫賣等多種現象出發,帶領學生分析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和內涵,更好地幫助學生體會日常生活的豐富多樣化。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播放各種各樣的生活文化,并以此作為更有效的教學資源引發學生的思考,帶給學生更強烈的視覺沖擊,發揮學生想象聯想的優勢,讓生活現象更直觀地浮現在學生面前。當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師就要把握好時機完成新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讓學生根據各種生活現象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有效幫助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對教學活動的啟發性,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眼界,在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政治課程知識點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借助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讓教學資源涉及到方方面面,突出教學資源的廣泛性特點,還能讓學生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涉獵更多的領域,引導和督促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吸取政治課程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從而讓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全面發展[2]。
三、注重教學語言的生活化,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把更具生活化特點的教學語言運用到課堂上,可以有效營造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能在生活化的語言描述中完成政治課程教學內容的滲透,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新知識。也能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以更積極的心態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課程《價格變動的因素》時,針對其中涉及到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兩個政治概念,教師要結合生活化的語言為學生進行講解,更好地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用“工資口袋又松了”、“我的錢又不是我的錢了”這樣幽默化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有效打破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嚴厲肅穆的教學局限性,更好地打開教學活動的大門[3]。而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影響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因素,教師就要結合生活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找準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出現的時間,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超市購物完成相關知識點的講解,“當通貨膨脹時,錢更值錢,而通貨緊縮時,錢不值錢”,以這樣更具生活化特點的語言進行分析,學生也能感受到政治課程的學習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并對后續的學習活動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除了這種幽默化的語言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互動有效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完成探究討論,這樣就能讓課堂教學活動的活躍度更高,學生也能在其中放下內心的抵觸情緒,在更加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加強對政治課程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四、注重實踐活動的生活化,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模式要實現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化,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增強教學活動的豐富多樣性,在實踐活動中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為教學改革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致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課程《正確對待金錢》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聯合生活實際思考怎樣正確對待金錢、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如何科學的投資理財等問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考察自己對政治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有針對性的完成更深入的學習任務。在這節課程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勞動和金錢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金錢是來之不易的,樹立珍惜金錢的意識。而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盲目的提前消費,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消費習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投資理財,把金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并定期完成投資理財的記錄,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技巧,有效克服死記硬背的教學弊端。借助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讓教學活動實踐從課內到課外的拓展延伸,在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幫助學生更科學地梳理歸納知識結構,引發學生對政治課程學習的興趣[4]。長期堅持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學的形式取得最大程度的突破,讓學生也能合理的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培養社會型的人才做好教學實踐準備。
高中政治課程是一門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實用性是其突出的特點之一,學好政治課程對學生的均衡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對生活中政治元素的提取和把握,科學合理地滲透更多生活案例和經驗,幫助學生在更加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政治課程學習的魅力,挖掘學生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出學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同時,教師還要注重教學情境、教學目標、教學語言以及教學實踐活動的生活化特點,為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發展提供重要的潤滑劑,增強課堂教學活動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讓學生能保持足夠的熱情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有效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推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人才培養計劃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譚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高考(綜合版),2013,7(1):11-12.
[2]謝道奎.高中政治課堂實現生活化教學的方法解析[J].農家參謀,2019(9):153.
[3]高興新.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考試周刊,2012,10(22):15-16.
[4]梁秋梁.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成功(教育),2013,2(8):10-11.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