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
【內容摘要】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中的必要環節,其形式是多樣的,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關鍵詞】課堂小結 三維目標 課堂教學 在線教學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物理課程目標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學習終身發展必需的物理基礎知識和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以此目標為導向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能讓學生能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得到發展。尤其是每堂課的課堂小結,應該是總結提升、畫龍點睛、承上啟下的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如何做好物理課課堂小結,是一個值得深究的一線教育教學問題。通過問卷、訪談、聽課等方式的調查與研究,我們發現,物理教師對課堂小結存在認識誤區,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與課標的課程目標匹配度不高,此問題亟待解決。
誤區一:課堂小結就是一個形式,沒有實際教學效果
很多物理教師認為:課堂小結就是一個形式,沒有實際教學效果。用3~5分鐘復述一下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完全就是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中必須進行的教學行為,一般在某一知識點教學結束或者一堂課即將結束時進行。這個行為必須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其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是歸納總結新知識,又可以結合將新舊知識進行對比分析,重建學生的認知結構;既可以是陳述知識,又可以是提出衍生問題。課堂小結在幫助學生記憶、鋪墊后續教學工作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課堂小結有總結鞏固的作用。學生在記憶方面存在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對于一個教學內容往往能記住開頭和結尾,對中間的內容模糊不清,難以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但是如果及時地歸納總結,能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就能有效預防上述現象發生。由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知,學習之后及時回憶要比六小時以后再回憶,效率要高出四倍。課堂小結的重復強調,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減輕學習負擔。
其次,課堂小結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以章節形式來編排的物理教學內容,一章之內的每一個小節之間都是有關聯的。而往往一個小節就是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采取在總結概況本節內容的同時鋪墊一下下一節教學內容的措施來進行課堂小節。
最后,課堂小結有啟智激趣的作用。成功的課堂小結能夠升華學生的情感,誘發學生對科學、對社會生活更高層次的熱愛;能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和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由此可見,課堂小結的教學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課堂小結是物理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案例1: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節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親手實驗記錄了幾種成像情況的物距范圍、像距范圍、成像情況之后,再在教師的引導下畫出了成像原理圖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了以下口訣。
一倍焦距內外分虛實
二位焦距內外分大小
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教師讓學生齊讀一遍口訣,嘗試背誦一遍口訣后,迅速下課。
評析:如果沒有課堂小結,那么學生就需要一次又一次翻看原理圖和實驗表格來解決問題。用3分鐘進行一個口訣式的課堂小結不僅讓學生對成像規律有了全面認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總結歸納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誤區二:課堂小結就是串講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機械記憶
很多物理教師認為:課堂小結就是串講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機械記憶。那么每堂課結束的時候,教師將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點從頭到尾敘述一遍就完成了課堂小結。實則不然。
從教學內容的含量上來看,課堂小結不管適應于相對獨立的教學階段的結尾,還是應用于一堂課結束或者一章知識的學習結束,都是合適的。課堂小結形式是多樣化的,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把課堂小結分為不同的類型。
從包含內容的性質看,可分為知識型課堂小結、技能型課堂小結、情感型課堂小結等。以復述知識點、重建認知結構為主的形式呈現的就是知識型課堂小結;以學生實際操作或者技能訓練為主的形式呈現的就是技能型課堂小結。以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帶動學生情緒變化的方式呈現的就是情感型課堂小結。
從思維方向看,可分為聚合型課堂小結、發散型課堂小結等。聚合型課堂小結,也稱為封閉型結課,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的重點、要點上的結課方式。例如,回顧開課時提出的問題,并對研究結論進行歸納總結以及再三的強調。發散型課堂小結,也稱為開放型課堂小結,暨不局限于本堂課所學新知,而是衍生出相關其他章節甚至其他學科的相關問題,引起濃厚學習興趣,或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的課堂小結。
從課堂小結的主體看,可分為教師主導的課堂小結、師生共同合作的課堂小結和學生主導的課堂小結。教師主導的課堂小結是教師一人對承擔結束課堂教學任務的課堂小結方式。師生共同合作的課堂小結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師生共同合作的課堂小結方式。學生主導的課堂小結是由學生活動來結束教學的課堂小結方式。
由此可見,課堂小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是設計三維目標中的每一個目標的。
案例2: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3節《大氣壓強》是一節演示實驗素材和學生實驗素材都非常豐富的課程,在完成了琳瑯滿目的各項實驗活動之后,學生對看不見摸不著的大氣壓有了深刻認知。這時,如果教師提問學生一個問題“在物理學史上,托里拆利實驗和馬德堡半球實驗的先后順序如何?”在學生做出猜想之后,教師告訴學生,年輕有為的托里拆利精確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可是人們并不認同。時任馬德堡市市長的奧托格里克聽說后,實施了16匹馬拉銅球的著名實驗,一時引起了轟動,世人才相信了大氣壓的存在,認可了托里拆利實驗。
評析:教師先是設疑,喚起了學生的無意注意。通過講述故事來進行小結,不僅使學生理解了知識,而且是學生了解了追求真理的道路向來都是曲折的。小故事,大道理。教師的課堂小結有力地促進了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
誤區三:既然課堂小結很重要,那么一定要濃墨重彩地進行
常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描龍繪鳳,重在點睛。”很多物理老師認為,既然課堂小結如此重要,那么一定要濃墨重彩、大篇幅地進行小結才能彰顯出其教學效果。于是,有些教師就在結尾設置提問環節,向學生提出開放型問題“你學到了什么?”然后開火車,讓每一位學生都回答一次。一次花費的時間長達8~10分鐘。
課堂小結是外在客觀時間與教學內容內在發展同時結束時所需的教學行為。因此,課堂小結要根據教學時間與教學的邏輯發展而進行。知識建構和新知識的學習在新課教授環節中已經完成,課堂小結可以是知識點總結、方法總結或者是對學生的評價。課堂小結可以重點突出,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課堂小結是在上課過程中,是一個厚積薄發的存在。因此,結課的時間與導課的時間大體相仿,一般約3~5分鐘。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和時間,合理安排每一項活動內容,一定要按時下課,做到簡潔明快,干凈利落。
案例3:在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第4節《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一節學習結束時,教師說 “串聯分壓,并聯分流”之后,在課件上呈現出三道選擇題,讓學生現場以齊答的方式完成。根據學生答題的情況進行及時的評價。
評析:物理習題課的小結側重于方法的總結、思想的升華、思維的提升。從多個例題的解答中進行總結和歸納,得到能促進學生舉一反三進行深度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是習題課的初衷。及時的反饋和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質效的有效教學方法。
誤區四:在線教學不需要課堂小結
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大行其道。為保護學生的眼睛,遵循注意力集中的規律,為在線教學錄制的視頻時長一般不超過12分鐘。既然視頻可以不限次數回放,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就好,不用浪費寶貴的時間進行課堂小結。
在線教學的互動性跟現場課堂教學比較起來,缺乏環境的約束、缺乏師生眼神的交流、缺乏生生的互動,學生在屏幕前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相對短暫。學習時聽覺與視覺聯合作用效果與課堂現場教學的情況無從比較。畫龍點睛似的課堂小結尤為重要。
案例4:疫情期間,在進行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4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視頻即將結束之時教師呈現出“不翻的傘”,提出問題“你認為這是真的嗎?”后結束視頻教學。
評析:在線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項新的挑戰,在線條件下如何引導屏幕前的學生高效學習,是一個大問題。從課堂小結這個小問題著手來解決大問題,不失為良策。本節課知識點少,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可以從家中找到對應的生活用品進行實驗驗證,大大提升了學習興趣,彌補了不能現場教學的遺憾。
課堂小結是總結的藝術,3~5分鐘的課堂小結既有針對性又有概括性,既有引導性又有積極性,既有目的性又有趣味性。如果教師能走出課堂小結的認識誤區,在課堂小結中能做到使學生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時體會到“曲終人散”之時仍能久久回味的感覺,那教學必將是一件妙不可言的趣事。
【參考文獻】
[1]李沖鋒.教學技能應用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05-221.
[2]鄭金洲.新編教學工作技能訓練[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86-89.
[3]張厚粲.《心理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79-96.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7.
[5]王華震.畫龍點睛升華課堂——初中科學學為中心的課堂小結淺議[J].理科考試研究,2019,26(5):56-58.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