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嬌
摘 要:英語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英語聽力,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聽力水平,更促進了英語口語水平等各方面的發展。唯有具備良好的英語聽力水平,方才能夠順暢地借助英語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想法。英語是一門語言,其兼具工具性和實用性,有鑒于此,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養成,并將之置于教學內容當中的首要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力教學;語言環境;聽力技能-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2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小學畢業水平應達到二級目標,語言技能“聽”要達到“能借助圖片、圖像、手勢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反應。”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教師的教學活動在于實現對學生聽說讀寫基礎能力的養成,而正如弗里斯所論述的那樣,學生具備了何種程度的英語聽力水平,最終將決定其說、讀、寫三個方面英語語言能力的高低。無論任何民族的民眾,其學習母語的最初均是由“聽”開始,借助這一語言輸入方式,使其能夠逐漸具備語言輸出能力。從小學生的行為方式和習慣來看,其對于新鮮事物充滿了探知欲,為此,教師應當讓其對英語語言知識產生探索熱情和了解熱情。同時,小學生的記憶力較為扎實,形象思維能力較為突出,模仿能力也較強,這就要求教師應當把握好小學生的前述特點,帶領其進行系統的英語聽力練習,從而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
一、當前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問題
當前,縱觀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可以發現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生英語發音不規范,學生英語詞匯量匱乏,課下練習意識較為薄弱,聽力與口語割裂,輸入輸出不同步,這些都會影響到聽力教學的效率,需要教師尤為注意。
(一)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定的語境,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是非常欠缺語言環境的。尤其是在鄉鎮小學,學生很少接觸外界的英語語言環境,僅僅依靠上課的時候教師營造的語境進行聽力教學是具有較大難度的。而且課堂上多為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在聽力方面也沒有多加重視,所以導致學生英語聽力薄弱。
(二)學生英語發音不規范
由于接觸英語比較晚,加上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學生的英語發音不規范,很多詞匯都發音差異很大。因為大腦的瞬間記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學生聽到了與自己發音不同的正確的英語單詞,不能立刻反應過來,這樣一來,學生的聽力自然會受到影響。
(三)學生英語詞匯量匱乏
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普遍較少,尤其是鄉鎮地區的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比較少,英語學習多局限于課內以及課外有限的作業,接觸到的單詞比較少,詞匯積累薄弱,在聽力過程中,遇到的陌生詞匯較多,自然會影響他們的聽力效果。
(四)課下練習較為薄弱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語言學科的學習中,必須要經過不斷的訓練、練習才能鞏固知識,加深印象。因此課內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課外更多的練習、鞏固。但是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是相對輕松的,布置的作業也非常少,有的地區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有的地區雖然在一二年級便開設英語課,卻很少布置強制性的練習。聽力是需要不斷訓練,不斷地磨耳朵的,如果課內外的練習都比較少,學生的聽力水平是很難提升的。
(五)聽力與口語割裂,輸入輸出不同步
對于語言學科來說,聽、說是緊密聯系、不可割裂的,但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常常是練習聽力則只練習聽力,練習口語則只練習口語,輸入與輸出是不同步的,這對于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利的。
二、如何優化小學英語聽力教學
針對以上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聽力環境,對學生的英語發音情況加以矯正,注重幫助學生積淀英語單詞詞匯量,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使學生能夠在課下時間亦可以實現聽力練習,采取聽說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更好地優化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認識以及教學中的一些經驗、體會,談一談如何優化小學英語聽力教學。
(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聽力環境
當學生處于良好的語言環境當中時,其對于該種語言知識的學習活動將變得十分高效。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亦是如此,教師要在教學以及授課過程當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聽力環境,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從感覺器官層面實現對英語語言的身體記憶,這樣一來,學生的聽力水平將獲得逐步提高。從國內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總體情況來看,多數學生依然處于母語環境當中,這就意味著學生接觸英語語言知識的空間被壓縮。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積極進行教學以及授課理念的轉變,在課上教學時間中結合具體的聽力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英語聽力環境,使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聽力練習時間,久而久之,學生在英語課堂當中將逐步改變先前對于母語輸入過于依賴的情況,轉而開始接受和習慣英語語言知識。同時,教師應當借助一切同學生接觸的契機,讓其獲得聽力練習的機會。
1.教師可以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要從最簡單的日常用語開始,向學生進行提問時、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或者表揚時,都使用英語,逐步加深,開始配以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說明,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這一環節是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能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供練習的頻率。
2.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彼此進行問候時、在課堂之中回答問題時都使用英語,在課下簡單的交流時也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這樣便能達到創設良好英語聽力環境的目的。
3.在每日的值日環節當中,教師亦應當要求當日負責值日的學生用簡單的英語短句,向班級同學講解當天的天氣、溫度。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利用課下時間,組織學生創設班級英語角,并要求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英語角的活動當中,以此使學生在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達到同步提高的目的。
4.在聽力課堂當中,教師應當減少對漢語的使用頻率,借助動作、表情、圖片等方式或載體,讓學生從中洞悉教師所要通過英語語言表達的意思。
(二)對學生的英語發音情況加以矯正
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其英語發音是否規范、標準,是否掌握了足夠的英語單詞詞匯量。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發音,方才能夠在進行聽力閱讀時更加得心應手。依托對英語詞匯量的積累,亦將使學生在進行聽力練習的過程當中洞悉文本的含義。
為了達成對學生英語發音的矯正,教師應當在課堂聽力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聽力素材,供學生進行聽力練習之用。同時,在學生進行聽力練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跟隨音頻素材進行朗讀,并在此時對學生發音不標準、不規范的現象加以糾正,使學生的錯誤發音習慣得到糾正和改進。例如清輔音濁輔音的分類:清輔音有 /p/ / t/ / k/ /f/ /θ/ /s/,濁輔音有/b/ /d/ /g/ /v/ /e/ /z/,這樣的歸類會使學生在發音上更易掌握要領,從而提高聽力能力。
(三)注重幫助學生積淀英語詞匯量
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比較短,英語詞匯量薄弱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對于英語學習來說,一定的詞匯量是必須要達到的,不僅對于聽力,還對寫作、閱讀、口語都意義重大。為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詞匯量。
1.在幫助學生實現英語單詞詞匯量積累方面,教師首先應當細致地向學生講解教科書當中的單詞內容,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這些單詞詞匯的發音、字形以及含義。在這個基礎之上,教師還應當讓學生掌握足夠的英語語法知識。
2.聽力練習素材當中經常會出現學生不熟悉的英語單詞,教師應當針對出現頻率較高的單詞詞匯為學生進行講解,如此方才能夠使學生在進行聽力練習的過程當中確保聽力的連貫性。
3.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教師可以多為學生推薦一些英文動畫、英文兒歌,使學生在觀看英文動畫、聽英文兒歌的時候,逐漸積累詞匯,提升詞匯量。
(四)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使學生能夠在課下時間亦可以實現聽力練習
教師應當意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對于英語聽力教學的價值,也就是說,信息技術的應用,讓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更能夠確保學生在課下時間亦可以實現英語聽力練習。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每個人都擁有智能手機的情況,要求其在手機當中安裝英語聽力練習APP,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在課外時間隨時隨地進行英語聽力練習。
(五)采取聽說結合的教學方式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聽力練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的說、讀、寫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聽力教學過程當中應當采取聽說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輸入活動以及英語語言輸出活動實現同步練習,唯有這樣,方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三、結語
聽說讀寫,聽為先,由此可見聽力的重要性了,聽力是任何語言學習的必經之路,英語學習更是如此。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問題,之后針對這些問題就如何優化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展開了論述。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必須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希望教師今后的教學中,能夠嘗試更多的方法,均衡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凱萍.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速讀(中旬),2019(5).
[2]康惠珍.基于課堂觀察的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問題設計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9(18).
[3]鄭捷敏.農村地區中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若干問題研究[J].讀寫算,2019(12).
[4]蔣偉.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