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萍
摘 要:小學數學總復習就是對小學生這六年內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鞏固與歸納總結,以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發展。而在實際的復習中,教師一般會將總復習時間規劃在一個月內,通過這短暫一個月的集中學習,提高六年級小學生的數學能力,這對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教師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來幫助小學生進行數學總復習。本文就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策略進行分析,以供教育專家學者的參考與評價。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45
小學生在六年級階段是學習的一個轉折點,在學習時不僅要對新知識進行學習也要對舊知識進行鞏固,而且小學數學學習內容復雜性較強,任務量也相對較重,如果一味地去復習舊知識不注重新知識的學習,就會使課堂變得枯燥無趣,使學生對數學復習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應該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的復習,發揮出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發揮小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發與引導小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使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問題提出并解決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快樂并找到成就感,使小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更好地進行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工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要對這些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讓小學生得到自信,提高小學生積極性與興趣。
數學課的主要重點知識可以分成四大類:計算的學習、概念的學習、平面圖形的學習、統計課程的學習,每種類型都有它的特色與教學難點。復習數學知識點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對學生頭腦中的知識進行重新構造重新組合,從而組成知識聯絡群對所學的知識達到創新的一個過程。在整個知識重組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學生能夠通過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把較為分散的各年級各章節中有關的知識串聯起來,因此,教師在其中的引導、指點、傳授以及補充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了。著名的美國學者曾經提出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幸運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不再害怕教師,能夠勇敢地提出自己的問題表達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對教師獲得一種信任,這種信任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幫助小學生進行良好的復習與總結。
二、抓好基礎,進行能力拓展
小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數學的總復習之間是環環相扣的,因此小學生的數學基礎對數學總復習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數學總復習就像蓋樓房一樣,如果地基不牢固,房子是無法建下去的。如果房子的基礎非常的牢固,就像故宮的房子一樣能夠保存很久很久,被人們銘記。如此看來,基礎知識的復習是數學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以前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的小學生,再遇到同類問題時能夠從容應對,相反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到很困惑。基礎知識的學習促進了學生的進一步學習,也對學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影響。有許多學生因為前面的數學基礎沒有打好,到后面的學習時就越來越困難,聽不懂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是什么,即使十分認真地聽課也聽不懂,從而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也下降。所以,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抓好基礎,對學生進行能力拓展。
(一)數學的基礎知識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概念相對復雜,教師在帶領小學生進行復習時要使得小學生能夠真正地消化與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難點與重點,區分出較容易混淆的復習內容,深化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的印象。
(二)數學的基本技能,在生活中發現數學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將基本技能進行拓展延伸并運用到生活中來。在數學復習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不斷了解生活的過程,我們的生活與數學息息相關。在學生進行數學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關于生活化的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師借助生活化的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復習。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顯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中去,通過對身邊事物的了解,將身邊的事物與數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觸發學生對數學的主動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挖掘所學過的知識。學者專家認為,當數學教學中的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情景越來越相近的時候,學生對問題探討的積極性就越高。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同時,在課堂作業中也要有所體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并對生活中的數學進行提問,學生將發現的數學通過查資料、問家長等形式尋找答案,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方式開創了多種途徑,豐富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對數學的拓展能力。
(三)公式的推導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推導的公式,比如周長的推導、面積的推導、體積的推導等,這些推導公式幾乎都是經過實驗等直觀的演示方法展現給學生的,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進行推導,使學生在頭腦中布置了一個公式的推導圖,加深了學生對公式的印象,所以在學生復習數學的過程中先進行公式的推導,以喚醒記憶中的公式推導圖,促進學生數學的學習與運用。
(四)計算能力
在數學中計算能力對小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學生還未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且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導致小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計算。所以,在復習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使得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會運用嚴謹的計算步驟,在做完運算后也要仔細檢查,才能更好地提高數學的復習效率。
三、小組合作培養數學能力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都是通過教師傳授的方式來進行學習的,學生學到的數學內容與知識永遠都是根據教師對學生的理解進行探究與分析所得出來的理論結果,但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與分析判斷錯誤,就會阻礙小學生的學習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教育需求,因此,教師要制訂合理的計劃并創新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讓小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使小學生能夠圍繞教師所設的情境進行提問,將這些知識消化成自己的經驗,通過科學合理的實踐練習來實現結果,使小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數學能力。
學生之間的交流順暢度優于師生之間,他們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學習與借鑒,可以補充教師教學中的遺漏。基于此,在進行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學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生情況將整個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學生在小組之內進行互幫互助、合作與交流。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學習質量與效率的提高。教師可以在課堂作業中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找資料、上網查詢以及圖書館查閱等多種方式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將答案帶到課堂上中與組內成員來進行探討,尋找出最終的答案。這種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來,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加了班級的凝聚力。
四、學困生的轉換工作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好壞而去對學生擁有不同的對待態度。由于一些學生接受能力較差以及平時上課不努力,導致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從而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信心。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學困生轉化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用愛心教導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因地制宜地設計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法。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學困生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培養,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的好朋友,應鼓勵并引導學困生端正態度,努力打好基礎知識。教師要積極培養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困生能夠慢慢地接受數學知識,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逐步引導他們完成實習任務。教師也可以讓學困生幫助教師批改作業,使學困生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從而進行努力的學習培養其自信心。學困生也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了解了許多容易出錯的地方,對學困生來說也是一種學習的幫助。在班級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成立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負責,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困生進行學習的輔導,通過這種一幫一的形式調動了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了學困生的自信心。
五、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為了更好地復習小學六年級的數學內容,教師要對小學生的思想進行滲透,把思想與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明確解題的步驟,以及數學中隱藏的解題方式,指導學生在解題中積極地動腦筋發現數學不同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在解題中發現快樂,體會數學的魅力。
六、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況
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對那些自傲的學生,教師可用提醒的方式,在肯定他的學習成績的同時又對他的缺點進行委婉的指出;對于班級中較自卑的學生,教師可采用談心的方法讓其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總的來說,在小學六年級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按照總復習中的重點內容來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地進行學習,抓住學生的基礎知識復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教師還要注意學困生的轉化,采用緊抓兩頭學生促進中間學生學習的方案,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有效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過程中的知識量大、涉及面廣、時間長、所學的知識不能有效利用等問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靈勇,姜瀅.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20(4).
[2]徐伯法.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學指導與效率提升思考[J].小學生(中旬刊),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