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生態經濟的本質是生態平衡,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適應現代生態環境,為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為了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社會各界都需要尊重自然,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樹立環境價值觀念,將環境價值作為關鍵內容,明確經濟發展、生態系統保護之間的關系,以此樹立生態經濟觀。文章主要針對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策略進行了分析,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4.031
1 引言
城市指的是以人類為主題的生態系統,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提供了載體,城市環境應是美好、舒適、宜人的。但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下,加快了城市化建設進程,對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影響,很多地區出現了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綠化等生態問題,嚴重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有效處理城市發展和生態經濟之間的關系,確保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的平衡發展。基于此,文章介紹了生態經濟內容及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性,總結了生態經濟城市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及策略。
2 生態經濟概述
生態經濟是將生態系統、經濟系統進行交織、作用、結合而組成的復合系統。生態和經濟之間會涉及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以及價值流循環和轉換,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會相互交織、耦合,通過人類活動,將技術作為核心內容[1]。另外,人類經濟活動普遍在生態系統中進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改變了現代生態系統。例如,在開采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形成資源型城市,尤其在人類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資源型城市已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3 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建設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很多地區的新城不斷拔地而起,這些區域的工業產業發展比較快,并引發了一系列環境保護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嚴重威脅著生態環境。現階段,生態城市化建設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標,生態城市要求產業結構必須合理,充分發揮出各項資源的作用,確保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平衡,實現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以此構建良好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同時,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確保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發展,有效地調整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人員的思想道德素養。除此之外,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社會各界需要注重社會、生態、經濟的協調發展,建立復合型生態體系,推動現代城市發展,并對城市建設質量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復合型生態體系,為人與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4 生態經濟城市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4.1 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不平衡
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建立生態化產業經濟體系,大力發展高效的循環經濟。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在全球GDP份額高達日本的2.4倍。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我國經濟發展中仍存在很多傳統經濟產業,這類產業的能源消耗量比較大、極易污染生態環境,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嚴重威脅著生態環境,不利于生態事業的發展。并且,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普遍是資源單項利用,不注重資源的循環利用,且資源調配、再回收生態經濟發展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另外,很多地區只注重經濟效益,缺乏對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違背了生態城市建設原則,無法確保經濟和生態的平衡發展。
4.2 城市建設用地需求量大
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很多城市面積持續擴大,并不斷向外擴張,導致原有的農用地、濕地、林地等區域建設了大量建筑物,建筑用地面積持續增加。目前,城市面積在不斷擴大,有些地區現已達到過去的1.5倍,還有很多農村村莊已消失,被拆遷后用于建筑用電,導致城市地區周邊的自然土地環境不斷減少,甚至消失。另外,很多城市地區的自然環境具有多元化特點,生態空間具有一定的充足性,推動著城市生態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在自然生態環境、生態空間被破壞的情況下,導致城市生態功能有所降低,嚴重影響著生態經濟城市建設。
4.3 農業生產面積縮減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我國很多城市郊區發展十分迅速,還有一些地區開始大力發展農林業,實行自產自銷模式,還未建立完善的農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導致農林業收益有所降低。但是,在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中,農林用地面積在不斷縮減,導致很多農林用地轉變成建筑用地,為農林人員帶來了很大誘惑。現代農民群眾受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普遍希望在城市生活,這也會導致農林用地生產面積有所減少。
4.4 生態保護壓力增大
在城鎮化發展中,城市建設面積持續擴張,尤其是工業區、商業區、生活區也在不斷向外擴展,嚴重干擾著城市生態區的發展。現階段,國家越來越注重開發區建設工作,各個地區開發區數量持續增加,開發區建設普遍占據城郊生態用地,還有很多城市地區的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很多企業、垃圾填埋場在不斷外移,導致城市生態區域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2]。并且,很多農村建設過程中,生態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出現了污水、廢棄物普遍聚集的問題,未及時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
4.5 保障體系有待完善
在城市發展規劃過程中,相關部門缺乏對城市生態區保護工作的重視,未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目前,我國城市生態區保護普遍在自然保護區、公園、水源地等區域,但農田、海灘、濕地、林地等生態高要求區域的保護工作卻不到位,相關部門的職責劃分不夠明確,在長期發展中會成為“三不管”地帶。另外,城市生態區土地使用權流轉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生態補償制度有所完善,導致很多區域保護資金投入不夠。
5 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策略
5.1 健全土地利用規劃和法規
在我國城市建設中,很多地區的土地利用相對混亂,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主要表現在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制度、管理、經濟效益等方面,導致城市生態區的土地利用、生態環境容量、保護標準和城市主體功能區域出現很大差距。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生態環保部門需要根據區域特點、土地資源使用情況、生態容量等各項因素,編制相應的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制度。針對生態區域開發、管理工作予以規范,以此為基礎合理調節產業布局、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另外,我國城市生態區域屬于城市,極易受行政區劃的影響,相關部門應加大規劃法規執法、管理力度,全面落實土地利用規劃制度,可以將生態管理績效、政府績效、領導績效結合起來,以此制定完善的考評制度,將政府人員的晉升、加薪和生態管理工作進行融合,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5.2 完善農業生態補償措施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生態區域獲取的經濟效益相對較低,未建立相應的生態補償制度,缺乏充足的資金進行供給、開發和利用,建設城市經濟。為了充分發揮出城市生態區域的農林優勢,相關部門需要在市場環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農林科技,建設高水平、大規模的農林基地,如有機蔬菜水果、畜產品、林業產品等,形成產業示范基地、示范園、示范帶,提高產品的整體競爭實力。同時,相關部門需要根據生態環境資源,針對自然保護區、觀光旅游區、花卉市場、農家樂等區域進行開發,實行農產品加工、手工藝品制作等模式,還可以在城市周邊生態區域建設以森林植被為基礎的綠化隔離帶,完善污染物處理設施,優化區域生態環境,這樣人民群眾可以從中得到更多收入,為城市生態開發、建設、保護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制度,在建筑用地建設、開發過程中,針對城市保護區域、生態高要求區域給予一定的補償,明確補償標準,這樣可以得到額外收入,大力建設生態經濟。
5.3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在生態經濟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構建循環經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社會經濟產業結構,將產業上下游結合起來,確保各項資源的充分利用、回收,減少自然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另外,政府部門需要發揮出宏觀調控作用,協調循環經濟發展、產業,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實行財政、政策方式幫扶重點產業,促進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
5.4 建立完善的生態法制
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態法制,針對現代生態城市建設進行規范和制約,有效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另外,在生態城市建設中,還需要法律作為指導和保障,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實現社會的持續發展。在立法建設工作中,相關部門不僅要設立單行法律,還需要完善生態法律體系,從多個角度開展生態城市建設工作。并且,在執法建設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的法律素養,有效處理違法違規問題,為生態城市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5.5 踐行綠色消費方式
綠色消費的本質是堅持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的現代化消費方式,這種方式主要針對傳統的肆意消耗資源、鋪張浪費的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實現從外顯消費到以內需為中心消費的轉變,以推動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3]。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綠色消費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消費者在消費之前,需要了解消費產品能否滿足自身的實際需求,是否符合自身的客觀條件;其次,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應選擇資源節約、低碳、環保、可回收的綠色消費產品;最后,在消費完畢后,消費者需要有效處理廢棄物品,盡量選擇不易破壞生態環境的方式,確保消費產品的循環利用。
6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社會各界需要注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為生態經濟城市建設提供支持。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積極探索生態城市發展方向,提供更多新思路和新方案,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小櫻,劉芳娜.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策略研究——以韶關市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362(1):166-167.
[2]梁波.基于生態經濟觀的海綿城市建設探討[J].開封大學學報,2018(2):5-10.
[3]施軍峰.城市生態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0):139-140.
[作者簡介]宋治環(1977—),女,漢族,河南安陽人,本科,主播,從事城市研究與城市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