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健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行為容易莽撞,思想容易沖動,這個時期需要培養學生的沉著、冷靜、明辨是非等能力,讓學生有能力選擇正確的事物,以端正的態度面對生活與工作。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能夠較好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和思想的教育,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道德理念,以優秀的品行來溫暖社會,推進中國的道德品行發展。法治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明白社會的規則,給自己設置一定的安全警戒線,不觸碰法律底線,以法治保護自己,以法治保護他人。道德與法治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大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借助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更好的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互動教學;道德與法治;策略分析
中國是一個重視法治與德育教育的國家,有效治理國家,提升人民的綜合素質,維護社會和諧,是當前的重要管理教育內容。互動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這種教學能夠讓學生及時表達自己的思想,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更好的理解學生,而學生也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師,形成較為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對初中階段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加強教學要求,希望教師能夠借助學生容易理解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的內容,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豐富課堂,以互動的方式來增加學習的有效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增強課堂活力,提升教學的質量。作為一名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的教育者,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展開教學的論述,并進行以下的總結。
一、運用主題探討,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是人們生活環節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借助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展開相應的教學內容,以主題互動探究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于政治的教學環節中,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思考,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只有學生真正的融入于課堂之中才能夠更好的理解學習的內容,加深印象,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法律在我們身邊》的相關知識點為學生展開思想教學,在教學中借助主題探討式互動方式展開知識的教學和互動,以活動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法律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舉行一場討論交流活動,主題便是“我們身邊有什么法律”,讓學生們根據教師提出的主題進行思考,將生活中存在的法律知識進行總結,并思考這些法律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沒有法律的制約社會會變成何種樣子?之后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大膽的論述自己的結論以及理由,訴說自己了解到的法律知識,教師能夠在討論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能力,而教師的參與能夠逐漸在討論中融入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獲得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法律知識,并且在交流中讓學生明白這些法律存在的重要性,逐漸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建設學生的基本素養。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形成較好的教學環境,學生能夠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而繁瑣的法律知識能夠在交流中讓學生理解,加深學生的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達到基本的法治教學的要求。主題探討式互動方式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維持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引入視頻教學,精選案例促進互動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一些多樣性且具有趣味的方式進行知識的教學工作,讓學生能夠減少學習的壓力,在學習中釋放自我,體會學習的快樂,產生學習的興趣。精選案例互動教學是一種專題式教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展開視頻教學,以多樣性且具有專題式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能力,以一種情感流動和渲染的方式感染學生,讓學生逐漸掌握課堂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點,提升政治教學的質量。
比如,教師在進行《親情之愛》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在網絡資源中尋找一些典型的教學視頻,都是關于親情內容。情感具有多樣性,單純的母愛和父愛就有很大不同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視頻播放來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快速融入于教學的環境中繼續學習,以情感的感染來讓學生理解親情,逐漸加深學生對家人的理解。青春期時期的學生處于情緒化的時期,在與家長進行相處時會產生較多的摩擦,而親情之愛的教學能夠教會學生什么叫體諒,什么叫理解,什么叫關愛,以此來降低學生心中的叛逆。教師可以通過經典的案例展開互動,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和家人在一起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溫暖感染學生,在互動中讓學生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并學會愛人的方式。通過多媒體與互動教學的結合,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快的融入于教學的環境中進行思考,逐漸懂得教學的主題,以生動形象的視頻不斷的感染學生,并在實際的互動討論中進行情感教學的生活。這樣的教學方式適合現代教學的環境,也是學生愿意接受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教學的氣氛,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
三、轉換授課模式,培養自主思考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自己的特性和思想,可挖掘的潛力較多,教師不能將學生的潛力被傳統的教學思想所埋沒,而是應該多給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學習、自我表達的機會,提供一些學生互動的機會,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才能夠較好的掌握教學的內容,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建設一定的學生展現的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教學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快速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安排授課的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學號進行知識授課工作的安排,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進行上臺講課。每節課中給學生設置20分鐘的講課時間,學生需要進行知識的講解以及課堂的互動。這樣的教學任務能夠加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積極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拓展初中生現有的狀態。而課堂上的教學和互動能夠更好的激發講臺下學生的興趣,學生更愿意與自己的同學進行知識的交流和互動,從而提升學生相互幫助的意識,更好的形成教學環境。
這樣的教學能夠達到兩種教學效果,一是授課者的自學能力,學生在實際的鍛煉中能夠突破自我,獲得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二是講臺下的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和互動,對講臺上的授課者進行提問,一來一往的互動能夠提升雙方的學習意識,提升教學的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與道德法治的結合能夠有效的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成為一名道德與法治健全的社會棟梁。
【參考文獻】
[1]萬騰飛.法治教育方法對法治教育目標實現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
[2]柯丹.道德與法治課法治教育主題式教學方法調查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8.
[3]李曉笑,歐陽云梓.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對初中德育課堂教學的啟示——以《愛彌兒》為視域[J].第二課堂(D),2020(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