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摘 要:體育作為高中生的必修課程,需要體育教師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各項體育技能,進一步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每一個環節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同時發揮學生體育運動的實踐性。
關鍵詞:高中體育;一體化;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技能、體能、運用等內容來進行構建,對高中生進行“學練賽”的一體化教學,進而讓學生可以在保證課堂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感受學習體育的快樂和成就感,并增強自己的體質,健全人格。現針對高中體育“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改革進行具體分析。
一、全面認識體育,遏制體育教育的變形
從目前的體育教學模式來看,課堂教學、體育課外活動以及校園賽事逐漸成為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環節。體育課堂教學是以給高中生傳授知識、技能以及學習方式為主要教學內容。而課外活動則是為了讓高中生不斷地鞏固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內容,并讓學生的體能、技能得以提高,進而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校園賽事則是讓高中生所學的技能得到運用,進而體會其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所以,“學練賽”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體現出體育課程教學的價值,進而高效地遏制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組成部分功能的缺失而導致的整個體育教育的變形[1]。比如,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由于體育考試帶給體育教師和學生的壓力,出現了體育課程根據體考的內容而進行教學。因此,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讓高中生的身體承受超量的運動負荷。這一問題的出現是因為高中體育教師還沒有深刻全面地認識到體育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和意義,這就進一步造成體育教育的變形。所以,“學練賽”一體化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是促進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航標。
二、能夠更有深度地構建教學單元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練賽”一體化教學,不僅需要從技術、體能以及運用這三個方面來施展,還需要充分地反映技術單元的學、體能單元的練以及運用單元的賽。所以,“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高中體育教師合理有深度地構建教學單元,進而能夠控制由于教學單元劃分不規范而引起的教學問題。比如,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高中體育教師在教授蹲踞式跳遠時,將跳遠的動作分別劃分成助跑、踏跳、騰空以及落地這四個部分。而太短的課時讓高中生很難對其動作進行熟練和掌握,按照過去傳統的教學構建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就會出現反復訓練一個動作的枯燥的學習情境,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高中體育教師過于依賴體育教材。所以,以上問題的出現需要根據“學練賽”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設計多種組織形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讓高中體育教師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以此促進課堂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技能的發展。
三、優化體育教學
從目前的體育教學情況可以看出,高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練賽”的方式學生提出教學要求。比如,體育教師首先需要在“學”上面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體育教師需要在“練”上面,讓學生可以進行單一的身體訓練或者進行組合訓練。最后,在“賽”上面,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幫助學生熟練所學內容。通過這種“學練賽”的方式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
四、積極推動一體化教學
體育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師在有計劃的指導之下,積極地通過體育教學內容培養高中生體育素質和各項能力的一個過程。“學練賽”一體化作為一個規范科學的教學模式,也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地展現出來,進而達到挖掘體育課堂教學效能這一目的。比如,高中體育教師在教給高中生如何進行足球腳內側運球的時候,就可以先給高中生示范講解其動作以及所需要掌握的動作,隨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訓練,最后再通過比賽的形式,加強學生的訓練,同時也是對學生技能、體能、運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2]。而在以上教學環節中,體育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檢查、糾正以及評價。由此可以看出,將“學練賽”一體化融入教學中,可以優化其教學內容,所以需要積極地推動“學練賽”一體化教學。
簡而言之,“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讓高中體育教師進一步更好地理解體育課程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同時,更進一步論證了:只有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構建教學設計才能夠有效地推動體育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運動參與興趣,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進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春林,唐鋒權.“學練賽”一體化視角下的體育課堂評價[J].中國學校體育,2020(7).
[2]南寧.“學—練—賽”平臺遞進式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體育教學研究:以球類項目教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 2020(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