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摘 要:現代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讓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有趣和高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
教育信息化建設和實施順應了時代潮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發揮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使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效融合,是實現數學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相對抽象,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單純講授知識很難讓小學生理解和掌握,長期下去學生必然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施中要重視運用信息技術,用生動、形象的形式呈現數學知識,以可聽、可視的動感內容把學生帶入不一樣的學習天地,使學習活動更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更具時代氣息。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習、吸收和消化數學知識,勢必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和求知欲望,最終提高數學學習成效,完成課程學習目標。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實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教學活動更加科學化,有助于小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投入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并學會主動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動手操作、歸納總結、分析整理形成知識體系,從傳統的“被動型學習”轉向積極的“主動型學習”,有利于轉變小學生思維模式,拓展學科發展視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現狀
1.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
從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教學理念沒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一些教師習慣了傳統的黑板課堂教學模式,認為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只是擺擺花架子,沒有什么實際的價值,所以他們不愿意將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自己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上,導致教學方式乏味枯燥,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只能靠課后大量刷題來提高成績,致使學生越來越厭倦學習,最終導致教學停滯不前。
2.信息技術不能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很多教師已經發現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價值,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可是他們對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及軟件運用得并不好,資源利用率較低,再加上課堂上操作不熟練,不僅浪費時間,還讓學生分心,無法做到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很不利。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融合的策略
1.提高數學教師的核心素養
在大力倡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我們不能忽視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應有的執著的教育情懷和扎實、過硬的專業素養。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活動,積極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浪潮中,不能再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吸引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小學生,而應該讓自己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錘煉、完善自己。在認真研究小學數學學科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提升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到教學中,讓小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教學過程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個人知識、生活經驗等有的放矢地選擇信息技術來呈現數學教學內容。例如,在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小明的一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呈現鬧鐘的鈴聲、上課的鈴聲等,讓學生形成對時間的概念的認識,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然后再導入教學。最后設計音樂動畫視頻《時間像小馬車》作為教學活動的結束部分,學生在歡快的樂曲聲中感受到時間的寶貴,明白數學必須應用于生活。
3.利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
小學生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為了讓他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在線”狀態,教師可以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逐一展示批改作業時收集到的學生豎式計算中的錯題,此時不需要教師過多講解,學生自己就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打造高效課堂。
四、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要想真正做到讓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服務,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策略,積極創新、總結,不斷嘗試、調整,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融合,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未來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呂潤.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深度融合[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2):131-132.
[2]喬志軍.農村小學教育信息化環境下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