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勇波
【摘要】在小學班級常規管理中,應用“德育微課”,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接受德育教育。本文將從德育微課應用于班隊活動中,激情趣啟思維、德育微課應用于個別教育中,增魅力提實效以及德育微課應用于班級文化中,聚力量創特色三個角度出發,針對“德育微課”在小學班級常規管理中的運用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德育微課”;小學班級;常規管理;應用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先進方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發展進步。其中微課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簡便、靈活的特點受到關注與應用,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便利。所謂微課,便是教師將課堂教學中會應用到的知識點以及章節學習的重難點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固定的時間內為學生播放,這個固定的時間一般在十分鐘之內,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知識點教學,所以微課的特點便是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尤其是在小學班級的常規管理應用中。當下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數已經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健全的人格也是重要指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德育也應該成為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初具自己的意識和思維,應在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形成正確的認知。所以教師應該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德育微課”應用到小學班級常規管理中,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一、德育微課應用于班隊活動中,激情趣啟思維
在班級活動的開展中,應用德育微課,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啟發他們的思維。所以教師應該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德育微課教學,將傳統班會中只靠教師主導的嚴肅課堂氛圍轉變為易于學生接受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發揮班級活動的價值。例如,當下垃圾分類是一個熱門話題,但是許多學生不明確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所以對垃圾分類的重視度不夠,即便是扔垃圾時想要垃圾分類,但也因為種類過多,從而對垃圾隨意進行處置,雖然短時間內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一旦養成壞習慣,后期就不容易再進行改變。所以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讓學生了解當下我國資源緊缺的現狀以及垃圾隨意處置帶來的嚴重后果,然后為學生播放正確的垃圾分類方式,可以采用動畫、兒歌的形式讓學生牢記,然后組織學生對視頻中的扔垃圾進行模擬,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垃圾分類。
二、德育微課應用于個別教育中,增魅力提實效
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與生活經歷不同,所以性格愛好也不相同,班級中的學生眾多,性格愛好迥異,為教師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可以在教學中將德育微課應用與個別教育中,這樣才能提升教學的實效。例如,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他們習慣模仿家長或者周圍人的習慣動作,而他們的分辨能力較差,不管是不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都會“照單全收”,所以可以發現在班級中,學生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不符合年齡段的壞習慣,如抖腿、說話不文明等,如果不及時進行糾正,會對他們以后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熱愛游戲和動畫,所以教師可以巧妙利用他們這一特性,對他們的壞習慣進行糾正。可以先了解學生喜歡的影視形象或者動漫人物,然后制作關于小學生好習慣養成的課件,將學生感興趣的形象加入課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明確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哪些行為是正確的,然后可以和學生玩一個游戲,那就是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德育微課應用于班級文化中,聚力量創特色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正式進入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所以課業壓力變得越來越重,而小學也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讓學生之間就班級文化問題積極進行溝通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對他們造成影響,促進身心全面發展,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們之間的感情,提高凝聚力。例如,在制定班級口號或者班歌時,一開始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所以教師可以準備多種內容的微課為學生播放,如愛國主體的課件、創新發展的課件、熱愛勞動的課件、安全健康的課件等,播放完成之后,讓學生選出一個最感興趣的課件作為班級文化的方向,然后根據這個方向制定班級口號以及班級文化。其中口號是最常被應用到的,所以一定要主題明確、朗朗上口,形成班級特色。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將班級常規管理與德育微課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具體為:德育微課應用于班隊活動中,激情趣啟思維;德育微課應用于個別教育中,增魅力提實效;德育微課應用于班級文化中,聚力量創特色。
參考文獻:
[1]胡倩倩,尹剛,方正清.課程思政視域下“嬰兒撫觸”遞進式融入德育元素的微課設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3):132-134.
[2]儲海平,王祖鳳.關于中職德育課程生活化微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9(24):81-84.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19.2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