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紅
【摘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們往往都會產生各種錯誤,并且絕大多數的錯誤都發生在審題這一起始階段。審題能力是學生掌握數學的一種必要技能,而審題的錯誤程度常常和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正確認識、把握,以及審題技能的正確運用密切相關。所以,老師們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審題能力的培訓,用合理對策提高的審題能力。
【關鍵詞】小學;審題學習能力;教育策略
一、巧讀插畫,提高審題趣味
低年級的數學課本能夠從培養學生的認知興趣入手,從學生的學習實踐入手,把提問的設置形式以學習者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整合在大量的插畫中。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發現課本中的重要插畫信息,并引導學生從插畫中不但可以感受到學習的無窮快樂,還可以在插畫中尋找并獲得重要信息,從插畫閱讀中,可以培育并提高中小學生的審題趣味。因此,在我們“數一數”的課堂過程中,學生看著課本上大量的畫面,他們不但可以很愉快地從明亮的顏色、歡樂的場面、豐富多彩的畫面內容中得到有關信息,最關鍵的還可以從這種豐富多彩的圖片信息中,提煉出相應的數字信息。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從這些畫面中讀出了哪些信息呢?
學生:畫面中有飛機、小朋友、氣球、小鳥。
老師:很棒,你們真的閱讀到了這些數字信息了嗎呢?
生1:在畫面中,我看見了4棵樹;
生2:我看見了6只鳥;
生3:我看見了有4架飛機;
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可以有意識地在插圖上獲得數字信號,并且從圖畫中自發地把畫面上生活化的信息和數字有效地融合開來。如此,老師們就可以養成學生在生活中審視和獲取數學信息的良好習慣,進而培育學生的幾何能力,學生的數理能力。
二、要培養學生習慣和技能
小學數學對剛入校不久的低年級小朋友來說都是很抽象的,小學生們只有對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才具有最基本的計算能力,而針對學校一二級中不斷產生的新試題有時候卻仍然保持著懵懵懂懂的狀況,所以,小學生審題能力很重要,讀題是鍛煉中小學生審題能力的第一步,透過讀題,可以讓中小學生更加明白題意,并為更進一步深入思維做預備。低年級的學生因為知識容量小,且閱讀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常常無法讀理解題目的真正含義。如此就會產生盲目進行列式運算的問題。在平時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中,作為數學老師每當討論到新的問題都會向他們耐心的解釋,有的問題要解釋起碼二次。而且在例題過后的課上一個題型都必須要提供三個訓練題,供學生當堂訓練,以便積累教學新知,每次學生做了題目教師都要過目,并給打個對號,使學生更有成就感。做錯題的時候每個學生教師也要進行檢查糾正錯誤所在之處,并多出一個類似問題要求對其加以解決。最后,在全班同學都完成了教學訓練后,如果說出錯的小朋友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一人數,那么教師就必須在黑板前面重新解釋一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針對學生,老師盡量需要每一位小學生都提供一份錯題本,所有作業做錯的小朋友當天都要在錯題本上作好記錄,并將準確的回答填寫在本上。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增加,同樣的錯誤就會減少重復次數。在后續的教育中,我們能時常發現部分學生還沒把問題看完全,或者看完全了不假思索,而形成這一類錯誤的成因,主要是"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但也說明了部分學生根本就不會問題,而是見題就做。其實這種錯誤并不是僅以學生粗心來概括,根本原因是沒有仔細審題,也沒能仔細讀題而引起的。我們也可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別情況對讀題方式進行更具體的規范,低年級時可先讓學生大聲朗讀,并由學生用指頭或筆尖一字一個字的點過去,即讀哪指哪,再逐步到輕聲樂讀、默讀,并要求學生讀透句,不漏詞、不添詞、不破句。上課時老師要給每個學生演示讀題,看看每學生有沒有讀的規范、標準,讀得好的要予以贊賞。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問題含義:問題先告訴我們什么方法,讓我們求一個,然后再想下一個階段能用哪些辦法來處理這種問題。
三、以圈促讀,以寫促思,數形緊密結合
數學世界是由某些用語、一定使用數量、某些文字形式和一定使用數量社會關系所構成的整體,它反映了現實世界的特殊關系。因此,學生在解答時一定要認真琢磨幾個關鍵性詞匯,并利用對這個關鍵性詞匯的理解尋找出題中蘊含的數量關系。多數學生審題不得要領,這是沒關注到問題中的關鍵性詞匯,學生讀的時候只關注到總體,并未關注到細微的東西,導致讀題錯誤;二是對數學術語或字詞的不認識導致出錯。所以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中,在給他們讀題后老師一定要追問他們,你已經理解了多少,題目還需要你做多少,你需要注意哪些?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由于學生生活經歷的不足,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的人民對小學生而言,還是很困難的。下圖中合起來有(? )元(? )角。在全班都了解這些人民幣面值的情況下,全班竟沒有幾人能回答正確。學生們僅僅停留在認識的初級階段上,沒經過思索就下筆了。這里可以首先讓學生找到一元錢,然后再將元的面額的人民幣全部加起來。圈一圈,再思考問題最深層的題意。以圈或以寫來促讀,可以理清題意圖文信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審題能力已具有了無法取代的意義,是對學生數學能力水平的評判關鍵。老師們應當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講授合理的審題技巧,并注重于鍛煉小學生的審題能力,把這一教學策略貫徹在課程的自始至終,使學生形成較好的審題習慣,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石。
參考文獻
[1]黃玉芬. 讀題、審題:小學階段學生數學審題 能力培養途徑[J]. 課程教育研究,2018(13).
[2]劉冬青. 提升學生審題能力的策略[J]. 內蒙 古教育,2017(12).
[3]王生容.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 養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