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慶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為了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美術藝術素養進行更好的培養和引導,剪紙藝術也被引導了美術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認識這一民間傳統藝術,積極參與到剪紙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這樣的美術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剪紙藝術教學的重要性,應該正確認識民間剪紙,關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積極的組織開展剪紙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注重引導學生“悟”,增強動手能力。筆者主要圍繞小學美術課中剪紙藝術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思考,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美術;剪紙藝術教學;重要性;策略
引言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由傳統的民間剪紙延伸來的現代剪紙藝術,也成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一張張民間剪紙,述說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或美好的寓意。剪紙作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的手工藝術。在小學美術教材中涉獵到有關剪紙內容,可以在弘揚傳統民間藝術的同時,又促進學生動手、思維能力的發展。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了解我國民間剪紙藝術有關的知識,并剖析教材中關于剪紙藝術教學的內容,有效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學會一些剪紙技藝,在動手剪紙操作的過程中,產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愛,并且通過剪紙促進創造力的培養。
1 小學美術課中剪紙藝術教學的重要性
剪紙在眾多的民間藝術中真可謂獨樹一幟,它歷史悠久,且普及程度比較廣泛,實用價值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由傳統衍生到現代,從民間工藝到現代寫生,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鑒賞、分析民間剪紙,了解這一藝術形式之偉大,激發愛國之情,調動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在制作剪紙過程中,手腦并用,可深入理解剪紙的制作工藝變現力度及表現手法,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開設剪紙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積極傳承剪紙藝術[1]。
學習美術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引導學生了解一些美術造型并掌握某些技巧,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手腦并用,促進其智力、創造力能力的提升。學習美術尤其是剪紙藝術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及審美能力。剪紙藝術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一種美術藝術,但從民間這些剪紙作品中可以看出勞動人民的智慧,他們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通過剪紙藝術可以看出勞動人民樂觀的精神狀態,增強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熱愛中華文化。在美術教學中學習民間剪紙意義深遠,民間剪紙在中國發展史的地位及作用非常重要。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理解與運用美術學科知識,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教師要把握好美術課程特點,努力提升小學生的藝術修養而不斷努力。
2 小學美術課中剪紙藝術教學的策略
2.1正確認識民間剪紙,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要想讓學生愛上民間剪紙,首先要求教師對剪紙藝術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在深入認識剪紙藝術的基礎上,教師應熱愛民間剪紙。中國剪紙風格獨特,從作品中感受濃郁的鄉土特色。教師應熱愛勞動人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文化,用教師對剪紙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剪紙藝術并不是孤立的一部分教學內容程,它屬于藝術范疇,與繪畫、設計等有密切關聯[2]。比如,演出皮影戲所用的道具,最初是紙刻成的,有的是用剪紙染色而成,給人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剪紙藝術與歷史、文學等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現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具備綜合素養的,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應注重剪紙藝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產生對此傳統文化的熱愛情感。
2.2組織開展剪紙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在小學生的學習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上小學美術教學課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對于固定的美術內容學習感到疲倦,興趣逐漸缺乏,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民間剪紙藝術,組織開展剪紙課,這樣的美術教學內容就會更為豐富,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索[3]。兒童一般都會喜歡一些小動物,比如小兔子、蝴蝶、小貓等,所以在美術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去欣賞豐富多樣的動物主題剪紙作品,此時他們就會集中注意力觀看,時不時的嘖嘖稱贊,“這個小兔子的剪紙太形象了,好像在跑動。”此時所有學生們都會剪紙藝術充滿了興趣,求知欲旺盛,感受到了美術藝術的魅力,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鼓勵他們動手創造自己喜愛動物的剪紙作品,這樣學生就會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愛上剪紙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3注重引導學生“悟”,增強動手能力
有的教師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悟”這一過程,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講解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一些知識,因此教學效率不高。在教學剪紙藝術時,要注重引導學生“悟”,讓他們去思考、分析。教師可就剪紙圖形引導其探討,讓說說對圖形的理解與看法,也可以說一下如何改進等,并引導學生動手試一試,培養其動手能力。根據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可采用游戲、故事、剪紙添畫形式,增強對剪紙藝術的認識[4]。剪一些戲劇中的人物制成皮影來進行簡單操作;剪一些頭飾或面具舉行化妝舞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體驗美、感悟美,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簡單圖形讓學生剪,剪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內容及剪法有簡單到復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結語
總之,剪紙是一種實用性強、表現力豐富、流行最為廣泛的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它不僅能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使其在美術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發展了創造力,因此將其引入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且深遠的意義。小學美術教師要對在美術課教學中注重對剪紙藝術教學進行深入思考,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美術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鄧棋.“小剪刀”剪出“大藝術”——淺議小學美術與剪紙藝術的融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154.
[2]申曉彤,劉玉杰,李民.剪紙藝術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7):17-18.
[3]張青.小學美術課堂中民間剪紙藝術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8):186.
[4]鄭一凡.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藝術教學的重要性[J].文學少年,2019(2):51-52.
(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第一實驗小學 ?內蒙古 ?7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