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卉
摘要:新課程改革推動著小學教育目標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思想是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礎。小學班主任在學校德育教育中,起著主導的作用,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品德修養,引導學生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參與到德育教育活動中來,并且,要在堅持加強自身道德品質的認知能力的同時,也要認真遵從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當然,這離不開小學班主任創新教育的手段,通過有效的激勵策略來落實好德育教育理念。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勵策略
引言
教育實踐的有效保障離不開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也要提高對德育教育的認識,重視德育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必要性,運用先進的教學措施輔助德育教育。在當前,根據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教師可以運用激勵策略來鼓勵學生進入德育課堂,將德育思想融入到實際行動中去。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還能對基礎教育理念進行革新。
一、德育教育應用激勵策略時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實施激勵策略的力度不夠
在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中,小學班主任應用激勵策略來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對德育教育切實落實到學生思想中、行動上的有效手段。但是從目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發展情況來看,其實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德育教育的激勵體系。[1]并且在激勵機制的實施過程中,明顯存在著德育教育激勵的力度不夠的狀況,主要表現在關于德育教育活動開展的記錄不夠詳細,德育活動應有的激勵項目不足。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實際教學應用中,要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加大激勵措施的力度。
(二)實施激勵策略的體系不夠健全
當前,一部分小學班主任在實施激勵策略的時候,沒有根據德育教育的理念規劃實施的方式,并且往往只根據以往的教學觀念向學生機械式地灌輸德育教育的思想理論,忽略了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打擊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德育教育得不到良好的發展。此外,教師沒有意識到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只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不能在實踐中真正落實德育教育知識。
(三)德育教育系統不夠規范
德育教育需要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才能在有效指導學生踐行德育教育的理念,但是部分小學并沒有制定相關的激勵制度,完善德育教育的方針。小學班主任只能用淺顯的德育教育理論作為教學的依據,在教學內容和教育課程安排上,跟不上現代社會的對學生發展的要求,致使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成效不高。
二、德育教育應用激勵策略時的重要原則
(一)實施激勵策略要有針對性
激勵策略的實施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水平出發,根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激勵政策。部分學生表現出色,因而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更高的目標,將他們的表現能力提升到更好的層次。[2]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可能表現的不合格,那么班主任要給學生制定一個能夠完成的目標,以此提高他們的表現的自信心。這是落實德育教育的重點,如果對所有的學生都應用同一種激勵機制,那么只會導致有能力的學生對輕松達到的目標失去努力的動力,而對表現較差的學生而言,過高的目標會讓他們覺得實現目標的可能性不足,喪失奮斗的信心。因此,通過合理地調整目標才是激勵策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二)實施激勵策略要有可靠性
激勵策略要建立可靠的賞罰制度,通過學生德育教育培養的實際狀況給予學生適度的獎懲。學生在德育教育課堂如果表現不夠,那么可以在不打擊他們自信心的基礎上實行懲罰,懲罰的力度要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既不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收到懲罰的效果。如果學生表現的出色,那么也要在防止他們驕傲自滿的情況下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此外,保證賞罰機制的公平性也是德育教育教學能夠充分落實的重要前提。小學階段的的學生情緒敏感多變,如果感受要遭受到不公平待遇,那么將會影響到他們學習的效率,降低他們學習的興趣。因而,教師要做到不失偏頗,每個學生都要同等的對待,不能因為是差生而存在偏見,也不能因為是優生而進行優待。
(三)實施激勵策略要有及時性
及時的進行激勵,是最大程度發揮激勵策略作用的重要保證,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需要教師時刻投入關注的力度,及時的激勵,才能激勵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如果激勵策略實施的不及時,不到位,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不良的心理問題,導致學生不服從教師所制定的激勵策略,激勵策略實施將會被影響。
三、德育教育應用激勵策略時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自律性,以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德育水平,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如班主任可通過讓學生輪流管理班級事務,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在管理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延伸到知識技能的學習中去,不僅如此,學生也能對班主任的工作有所了解培養他們換位思考的良好品質。
(二)激勵策略要觸動學生的內心
小學班主任要保障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必須使激勵策略落實到學生的內心深處,進而讓他們能夠自覺自愿地遵守德育教育的規定準則。[3]如在開家長會時,可以對表現出色的學生提出表揚,并給予相應的獎勵,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學習的重視和參與度,促使他們主動去學習德育教育的知識。
(三)激勵策略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可以通過生活實際情況,比如通過一些身邊的小事來實施有效的激勵策略。如對于樂于助人、尊師敬老的學生,在一個階段結束后,給予實質獎勵;對于遵守紀律的學生,可以給予口頭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樹立自覺的德育知識學習,遵從德育教學的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德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小學班主任要破除傳統教育中存在的落后觀念,革新陳舊的教學內容。通過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來建立起完整的德育教育體系,促進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潘新意.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黎飛玉.激勵策略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實施[J].課程教學研究,2019.
[3]王恒.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0.
(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雅宸學校 ?湖南 ?衡陽 ?4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