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 張娟
摘 要:人才對于城建檔案行業發展和創新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江蘇省城建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為例,對城建檔案行業面臨形勢、行業人才現狀等進行剖析,通過SWOT矩陣分析找出對應策略,嘗試建立城建檔案人才培養路徑模型,為城建檔案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SWOT分析;培養策略;城建檔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正在形成,信息化催生的大數據時代正在快速發展,新興技術與管理模式正與檔案業務工作高度融合應用。機構改革和審批制度改革帶給城建檔案前所未有的管理和工作方式變革,社會和行業的發展也給城建檔案工作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此背景下,人才對城建檔案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成為城建檔案工作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必然選擇。
SWOT分析法由美國舊金山大學韋里克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通過對內部優勢S(Strengths)、內部劣勢W(Weaknesses)、外部機會O(Opportunities)、外部挑戰T(Threats)四種因素的矩陣列表,找出相對應的四種對策:發展型對策 SO、扭轉型對策WO、多元化對策ST和防御型對策WT。通過SWOT分析,對城建檔案人才培養的內部優勢、內部劣勢、外部機會、外部挑戰進行逐項分析,提出城建檔案人才培養策略,促進城建檔案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健康發展。
城建檔案館作為專業檔案館,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需求的變化,管理理念和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帶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適應性的挑戰。筆者以《江蘇省建設檔案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組基礎調研數據及2012-2020年檔案高級職稱評定結果公示為數據來源,對當前江蘇省城建檔案人才隊伍情況進行了調研。
1. 內部優勢S(Strengths)分析
(1)年齡梯隊適當。截至2019年底,江蘇省城建檔案行業在編人員中,35歲以下從業人員占比30.79%,35-50歲人員占比47.73%,51歲以上人員占比21.48%(見圖1)。人員年齡構成比顯示出行業人員發展梯隊的可延續性。

(2)文化程度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建檔案行業在編人員文化程度統計如下:研究生5.31%、本科61.43%、大中專及以下33.26%(見圖2)。本科以上人數逐年遞增,行業整體文化程度顯著提升。
(3)高層次人才隊伍逐漸成型。2012-2020年間,城建檔案高級職稱人數逐年增加,至2020年共新增36人,其中,正高職稱7人,副高職稱29人,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隊伍已逐漸成型(見圖3)。

2. 內部劣勢W(Weaknesses)分析
(1)專業化核心力量未完全形成。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建檔案行業在編人員中,檔案專業人員占比18.98%,工程類專業人員占比16.73%,信息化專業人員占比8.37%,其他專業人員占比55.92%。檔案、工程、信息化類別的人員整體占比低于半數,給城建檔案行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效率帶來一定限制。
(2)高層次人才影響力不足。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建檔案行業在編人員中,高級職稱人員占比16.02%,中級職稱人員占比49.36%,初級人員占比34.62%。高層次人才梯隊雖已成型,但由于種種原因,高層次人才在全省城建檔案行業的影響范圍并未隨著占比的增加而擴大。
(3)控編導致行業新生力量薄弱。由于城建檔案部門編制只減不增原則,一人一崗現象長期存在,新興技術人員進入城建檔案行業的速度明顯減緩,行業新生力量較薄弱。
(4)人才培養未形成聚合效應。全省城建檔案人才隊伍培養未形成有效機制,目前僅為用人單位封閉式培養,培養力度與成效較不平衡。
3. 外部機會O(Opportunities)分析
(1)人才發展規劃相繼出臺,引領人才建設發展之路。《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人才發展的根本動力,要“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重視培養領軍人才和復合型人才”[1]。《江蘇省“十三五”檔案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各類檔案專業人才培養,營造有利于檔案人才成長和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構建一支結構優、素質高、特色型的檔案人才隊伍”[2]。《江蘇省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期間人才隊伍建設成果、人才建設存在問題都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并在“十三五”主要任務中,針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四點要求。特別提到了“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創新型人才”,“重點引進計算機、網絡安全等方面人才”,對城建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的內容作出了重點要求[3]。
(2)省檔案部門啟動人才工程,打通人才培養渠道。江蘇省檔案局(館)于2016年正式啟動省檔案人才“151工程”,建成三個層次人才梯隊,五年培養期間,省檔案局(館)通過高校跟讀、學術大會、小組交流、考察交流等多種學習形式,對入選人才進行了重點培養,并采用了每年總結、中期考核、終期考核的形式對個人業績和成果進行跟蹤考核。在2020年的最終考核中,128人完成培養任務,合格率達85.33%。在培養期間,3人主持、參加了14項國家檔案局、建設部、江蘇省地方標準的制定;73人主持、參與了96個市廳級以上科技立項課題研究;撰寫各類文章253篇,在省以上檔案專業期刊發表文章139篇,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
(3)審批制度改革激發城建檔案工作創新動力。2019年6月2日公開發布的《江蘇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蘇政辦發〔2019〕53號),正式拉開了江蘇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大幕。該方案指出“實行規劃、土地、消防、人防、抗震設防要求、檔案等事項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4]工程驗收必須完成城建檔案專項驗收的要求,保證了城建檔案的有效接收,更激發了城建檔案工作的創新動力,也給人才隊伍建設帶來了更高的創新培養需求。
4. 外部挑戰T(threats)分析
(1)機構改革帶來行業統一管理挑戰。隨著機構改革塵埃落定,江蘇省城建檔案行業分別歸口住建、規劃、國土資源、檔案,雖然省級層面城建檔案部門職能仍隸屬住建系統,但省、市、縣(區)部門隸屬不一,帶來了全省行業人員無法統一管理的問題。隸屬部門不一給人才隊伍建設帶來困難,同時行業凝聚力下滑、業務協同低效、專業攻堅乏力等問題正在逐漸顯現。
(2)審批制度改革帶來業務挑戰。審批制度改革中,“互聯網+”監管、限時辦結等要求,給城建檔案工作帶來了流程重塑、主動服務、線上審批等工作內容、理念、方式的轉型挑戰,對城建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要求也隨之提升。
(3)電子檔案單套制接收帶來技術挑戰。大量工程電子檔案的產生,促使城建檔案行業必須快速應對電子檔案接收工作。其中涉及的管理、技術、法規層面的內容,都對城建檔案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過對城建檔案人才培養的SWOT分析,在“發揮優勢、克服劣勢、利用機會、應對挑戰”的原則下,構建SWOT矩陣分析模型,推演出對應的增長(發展)型戰略SO、扭轉型戰略WO、多種經營(多元化)戰略ST和防御型戰略WT,并對不同的策略進行敘述。
1. 發展型對策SO
(1)制定人才發展專項規劃。由省級部門主導,制定省級人才發展專項規劃,通過實施城建檔案人員發展規劃,加大對城建檔案從業有效管理,挖掘不同歸口城建檔案從業高層次人才,開展對人才隊伍建設的深入探析,積極創造城建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模式,促進城建檔案行業人才全面進步。
(2)建立城建檔案人才集成和分級培養機制。城建檔案行業經過近40年的快速發展,人才隊伍文化程度已由機構初設時的專科學歷為主,向本科學歷為主轉變。人才隊伍整體學歷的提高,也帶來了學習能力的飛躍。在人才培養中,應建立起由用人單位主導的城建檔案工作基礎知識和業務基本技能實踐培養機制。當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學習能力后,再由省級主管部門進行導向性培養,完成從業人員向專業人才的跨級轉變。
(3)建立城建檔案行業人才庫,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通過建立人才庫,營造全行業尊重人才氛圍,使得用人單位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形成城建檔案全行業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學習環境,建設適應新形勢城建檔案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隊伍。
2. 扭轉型對策WO

(1)明確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向。城建檔案工作是為城市規劃、建設及管理提供技術保障、技術后勤的服務性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工作,城建檔案工作需要的不是精通某一專業的“專才”,而應該是知識面廣、思想活躍、工作能力強的“全才”[5]。隨著城建檔案行業中檔案、工程、信息化專業人才的不斷增加,可將人才隊伍根據其專業進行劃分,結合人才自身專業優勢,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有效補充,以形成專業能力強、業務技能全面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2)建立人才隊伍長效培養機制。對人才發展高度重視的大環境下,可由省主管部門主導,建立住建系統內相關部門業務知識聯合學習機制,與省檔案部門關于檔案前沿政策、專業知識的聯合培訓機制,來補齊城建檔案人才隊伍短板,促進城建檔案復合型人才快速成長。
(3)積極挖掘現有隊伍中高素質人才。審批制度改革是對城建檔案工作內容的一次調整,對行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高素質人才脫穎而出帶來了新的機遇。這是對現有人才隊伍中高素質人才的一次自然篩選。通過省級主管部門主導,整合人才資源進行重點培養,有利于城建檔案專業化技術人才隊伍的快速成型。
3. 多元化對策ST
(1)在審批制度改革中,建設高素質業務過硬人才隊伍。審批制度改革帶給城建檔案行業的不只是聯合驗收的職能權限,更多的是要求城建檔案行業必須擁有一支適應改革步伐、掌握專業知識、創新工作思維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在改革中快速地思考、調整、適應,使城建檔案行業融入改革,與改革同步。這就需要城建檔案行業建設一支個人素質高、業務技能硬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依托目前人才隊伍中高職稱、高學歷的年輕人才,由省級主管部門進行導向培養,可快速形成高素質、創新型、專業化人才隊伍。
(2)繼續積極引進和培養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充實人才隊伍。目前城建檔案行業一批高層次、高素質的行業領軍人物即將退休,這是行業發展的損失,同時,也是行業引進高學歷人員,充實城建檔案人才隊伍的機會。在做好領軍人物作用發揮的同時,各用人單位應根據行業發展、部門發展需求,積極引進緊缺型高學歷人才,充實單位人才隊伍。
(3)以創新技術、應對改革為人才培養導向,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技術發展催生大量電子檔案,法律的進一步完善使電子檔案被賦予了與紙質檔案同等的法律效力。培養和造就創新型技術人才隊伍是城建檔案行業快速適應行業改革的智力保障,也是加快城建檔案工作理念革新、工作方式轉型的重要舉措。在分級培養、知識補充的基礎上,在聯合學習機制的有效建立上,與高校建立緊密聯系,對與城建檔案相關的新技術、新知識及時進行集中學習和培訓,面對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及時組織骨干人才進行集中討論分析。通過學習、培訓、討論多種形式,形成行業合力,聚集人才,全面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
4. 防御型對策WT

(1)建立城建檔案高層次專家庫,積極融入主流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庫最終要實現行業人才“金字塔”梯隊有效成型,完成城建檔案行業人員向人才、高素質人才、領軍型人才的逐級晉升,筑牢城建檔案行業發展的人才基礎,保障城建檔案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建立人才庫的基礎上,以省級主管部門為主導,建立城建檔案專家庫,將城建檔案人才庫納入省檔案人才庫,使城建檔案人才隊伍積極融入主流人才隊伍中。既完善城建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也可吸引各個部門歸口的高層次城建檔案人才主動加入,建立起城建檔案高層次人才梯隊。
(2)分類培養,有針對性補齊短板。城建檔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工作,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各個領域,各行各業[6]。城建檔案工作的從業人員根本無法在短期內完成短板知識的快速補充。隨著工作崗位確定,從業人員在經過大量的工作實踐后,其個人能力會在業務和理論領域區別展現。人才庫可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和理論的分類和綜合培養,在補充個人短板技能的同時,發展個體優勢,使其最終成長為適應城建檔案工作的創新、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3)加大編研、科研能力培訓力度,引導創新思維,擴大城建檔案影響面。城建檔案行業受工作內容限制,長期存在“重審核,輕編研”的現象,極大地限制了行業科研力量的發展??捎墒〖壷鞴懿块T主導,加大對編研利用及科研課題的培訓、交流力度,通過專題講座、短期培訓、申報課題等方式,引導行業人才深入挖掘館藏資源,多角度開展科研工作,在行業內形成鉆研氛圍,提升城建檔案科研影響力,提高城建檔案專業化對外形象。
通過SWOT分析,找出適應城建檔案人才培養的路徑,建立人才隊伍“金字塔”自上而下示范引領路徑(見圖4),可進一步打通人才培養渠道,為城建檔案行業自主造血培育人才。
注釋與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https://www.chinanews.com/gn/ news/2010/06-06/2326040.shtml.
[2]江蘇省“十三五”檔案人才發展規劃[J].檔案與建設,2017(05):4-6.
[3]江蘇省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發展“十三五”規劃[EB/OL].[2018-04-17].https://jsszfhcxjst.jiangsu.gov. cn/art/2018/4/17/art_49092_9724354. html.
[4]江蘇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EB/OL].[2019-06-02].http://www.jiangsu.gov.cn/ art/2019/6/10/art_46144_8356898.html.
[5][6]王淑珍,周正德.城建檔案工作概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