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菲
摘要:核心素養不僅能夠極大地引發學生的分析意識,還能極大地拓展知識面,在鞏固歷史知識的同時揭示歷史的內涵,進而讓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質的提升。隨著近些年來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深化,教師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灌輸不斷加強,并逐漸成為新一輪改革的重點內容。基于此,本文基于實踐角度提出了構建高效高中歷史核心素養培養體系的策略,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實踐;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構建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14
高中歷史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其內涵為學生獲取歷史的真實辨析、充分運用史料挖掘歷史真相的態度和方法。歷史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實踐探究過程中形成的認識歷史、了解歷史、解決歷史問題的關鍵品質,對于提升整體歷史教學效率有著重大意義。然而就當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情況來看,課堂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學生的知識面狹窄,教師對核心素養的關注較少,為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和課堂中的探究意識,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揭示歷史進程中的深刻內涵,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全面提升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一、高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內涵解讀
沒有核心素養,學生對于事物的了解僅限于表面,不僅使得歷史課程教學效率低下,學生也無法了解歷史的真實面貌,更不會取得好的發展。而高中歷史素養更加強調學生的辨析,讓學生廣泛收集歷史資料,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進而在實踐探究中總結史料背后所蘊含的不為人知的客觀規律。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核心素養的培育,能讓學生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事物,極大地增長學生的見識、開闊其視野,并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難點知識,以及在此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極大地激發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從而轉變原本歷史課堂氣氛沉悶的現狀。此外,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讓學生在實踐探究中形成獨特的思維品質,讓學生真正了解到歷史的使命感和現實責任感。
二、基于實踐的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思路
1.師生互動,注重實踐探究。教師可以在教材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一些歷史史料,并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求知欲望,無形中培養學生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比如在夏商周的教學時,教師講到禪讓制,禪讓制一度被后人詬病不已,尤其是“竹書紀年”的發現,更是打破了儒學家千年來締造大同世界的美夢,然而禪讓制并非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制度,但是不為人知的是,真實的禪讓制和普遍認為的有所不同,分為內禪和外禪,禪讓制在誕生之初就是以這兩種方式存在。據此,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問學生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以往認為的禪讓制是什么樣的呢?”通過教師的一系列引導,引發學生積極討論,學生一度認為禪讓制是傳位于賢能。隨后,教師對其進行總結:“其實,禪讓制還分為內禪和外禪,顧名思義,內禪就是傳位于自己的血親,外禪就是傳位給異姓賢能,所以,大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其實并非家天下的開端。”通過這樣一種課堂討論的方式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學生激烈的討論后給予總結,讓學生在實踐探究過程中發現歷史的“真實面貌”,有效地實現核心素養教育體系的構建。
2.注重引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意識。教師是教學主體,是學生的引導者。為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夠激發,教師首先要循序漸進地引導,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如在“逐鹿之戰”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逐鹿之戰中皇帝派出的軍隊有哪些嗎?”激發其對歷史真相的實證探究意識,待學生探討之后,教師再在適當的時機進行總結,“其實原本嚴肅的逐鹿之戰還有一個不嚴肅的過程,那就是蚩尤派遣的都是正規的72氏族聯軍,而黃帝則派出的是虎、豹,甚至還有國寶大熊貓,同學們是不是對逐鹿之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呢?”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發現歷史的有趣性,還能讓學生在無形中找出歷史的真相,有效實現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的培養。
3.開展課堂辯論活動,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課堂活動是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培養其核心素養的主要方法。例如在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新舊文化的辯論會,在提升課堂內涵的前提下突破傳統教學內容的束縛,把學生引入課堂活動當中來,讓學生在辯論中深刻意識到我國文化思想演變的艱難。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好劇本,題目為“新舊文化的差異性”,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自行組織小組,作為辯論人,省略掉一些舞臺設計以及服裝道具設計,讓學生開展進行新舊文化之間差異的辯證,通過學生和教師相互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從內心深處燃起強烈的歷史責任感。事實上,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并不是為了辯論而辯論,而是通過學生在情景活動當中的心理體驗折射出對人生的感悟,并在感悟中增強“自我”的提升,歷史課堂因為課堂活動而更加生動,學生的歷史素養也在全身心投入當中形成。
三、總結
歷史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培養學生史料辯證和唯物史觀的主要陣地,通過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具備更加優秀的能力進行歷史探究,讓學生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從而將這種能力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因而,作為歷史教師,要深刻意識到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性,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開展多元化教學,無形中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代連國.基于實踐的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思路[J].中華少年,2020(4):210+213.
[2]周梨萍.基于實踐的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思路[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9(9):62-63.
[3]王仲憲.基于實踐的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思路[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9):101.
(作者單位:廣西昭平中學54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