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幫力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實踐心得與困惑。
關鍵詞:物理教學;信息技術;網絡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83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不想學、不聽課的學生排斥的是物理作業、考試以及習題教學,這些學生動手能力強,對實驗,對信息、網絡、媒體和電子手段并不排斥,這部分學生能不能拉回到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當中?這將是教師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成績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
一、網絡資源讓初中物理教學會更有趣
筆者在多媒體教學中,植入聲音、動畫(如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微觀粒子運動、日食月食還有小孔成像、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等),插入圖片(如神舟十號、嫦娥三號、遼寧艦、蛟龍號)、視頻(如熱機的發展、核爆炸等)來展現物理情景,較黑板更形象、更鮮活、更直觀;圖像可隨意縮放,顏色可任意調整、文字可大可小,速度可調可控,學生怎么不會喜歡呢?這能把學生的審美體驗推向高潮。同時,這樣的多媒體教學也能使學生盡快融入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認知活動當中,產生無限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將課堂實驗無法演示出來的物理模型,快的如平拋運動、慢的如擴散現象的物理過程,宇觀的如地月系、微觀的如電子云進行逼真的模擬,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降低了學生的思維難度,使學生認識得更深、理解更透徹,易于在頭腦中建立起物理模型,有效地解決了初中生觀察不夠、儲備不足、概念模糊、思路不暢的定式干擾。還有電子板書易于再現,動畫課件易于突破難點與重點,科技素材拓寬了視野,運用網絡反饋練習,過去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為由聲音、文本、圖像、動畫等構成的動態教材,在多層面上完成教學任務。
二、網絡資源讓物理教的方式更多樣
由于辦學條件的限制,教材中有些探索實驗難以重現。筆者在教學中依靠望遠鏡、照相機、投影儀的原理、海波的熔化和托里拆利實驗,通過計算機模擬實驗過程,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現實驗現象,這樣的結論和規律學生心服口服??偨Y起來,模擬實驗還有以下優點。
1.可彌補視覺上的不足。筆者在教學中利用投影的放大特點,展示了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秒表、天平、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電能表等實驗儀器,并練習讀數,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演示實驗操作動手操作交互性不強的弊端。
2.可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如采用幾何畫板用光線描述日食、月食的形成,用動畫演示透鏡成像的規律,用磁感線描述磁場中鐵屑分布和一串小磁針的指向,動態模擬右手螺旋定則,虛擬的電學實驗等,可以讓學生看得更清晰。
3.可使物理過程理解更直觀。如:衛星的運動、物態變化的微觀分子運動、鏈式反應、電流的形成,還有磁化等等。
三、網絡資源讓物理學的效率更有效
學生從三年級就開始上信息技術課,已經具備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對課程教學不再是置身事外而樂于參與其中。他們知道了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也是一個交流的平臺,可以學習別人的東西,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互相探討、共同學習。筆者鼓勵學生在計算機教室上校園網,看物理學家的故事,了解身邊的物理,學習新奇的實驗,瀏覽物理資源,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了拓寬、訓練和提高。
四、網絡資源讓物理課程的要求更高
技術是為課程學習服務的,給學生講了一大堆信息技術,如果不能植入課程學習的功能,學生就會忘了學習,而追求上網沖浪,在網絡上秀技術、顯神通,以至于陷入上網打游戲、沖關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去除信息技術的神秘感,卸去電腦的單純游戲功能,讓學生能真正學習信息技術,讓家長放心地讓孩子借助計算機網絡學習物理課程,從而全面升級學習方式和平臺,打造出高端前衛的學習模式。
物理情景離不開圖片,課本中有很多插圖,中考試卷也是圖文并茂,作業中也有很多的作圖,學生能不能用電腦來作物理圖?比如光路圖、電路圖、力的示意圖,只要學生肯做并且做了,肯定受益匪淺。筆者的電學模擬軟件,學生只要把電路連好,就能在實物圖和電路圖之間切換,開關閉合就有電流,電流大小、電壓大小都能查、能顯示,而且出現短路會給出警示。筆者的光學模擬軟件,綜合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不僅現象清晰,而且光路準確,虛實分明,畫面逼真生動,便于讓學生條分縷析。筆者的聲學動畫如敲水杯聽聲音看波形,讓學生不僅能聽出聲音的高低還能看到波形的疏密變化。這就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不只是技術,不是深不可測,雖然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但都是可以做出來的,絕不是憑空想象。當學生在筆者的課件中能看到自己做實驗時的頭像或是自己的實驗數據,他們會不會有物理學家的情愫在潛滋暗長?他們會不會把自己的實驗作品或是作業用電子的形式保留?筆者認為只要心到了,一切皆有可能。筆者手頭就保留了不少學生的小制作圖片,包括各種電路連接如電扇電路、樓梯燈電路及各種串并聯電路,還有潛望鏡模型、顯微鏡模型、小孔成像模型等等。歷屆學生的作品和形象不時地閃現在課堂上,以最為親切的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增強了學生學好物理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總之,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既要建立在學生信息能力的基礎之上,使得學生不至于大驚小怪、思維和注意力游離于課程之外,也要建立在強大的硬件基礎之上,用起來方便,連起來順手,各種資源易于整合。對于筆者來說,多年來的嘗試實踐,各種軟件的功能都可以再進一步學習,學起來也能很快上手,也有興趣嘗試更多、更新、更強大的功能軟件。但問題是不懂編程語言,缺乏軟件開發能力,下載的動畫和執行程序難以修改并植入自己的圖片和設計,下載整合的試題編排和考試系統功能不夠強大,學生認可度不高,實用價值不是很大。所以,功能強大、方便實用的軟件資源對農村初中來說依然是一塊短板,這一塊短板一旦補強,物理教師的應用熱情會空前高漲,學生也會從中收益更多。
(作者單位:湖北省公安縣埠河中學4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