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省是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總數的47%,農村工作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農村火災多發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存在著因火災致貧返貧的風險,因此做好農村火災防控工作刻不容緩。
關鍵詞:欠發達;火災防控;思考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1)06-0077-02
一、當前農村火災形勢
據公開數據顯示,僅2020年4月,全國農村鄉鎮共發生火災12680起,亡37人,傷29人,損失11750萬元,分別占城鄉火災總數的54.8%、38.5%、60.4%和52.4%,其中起數、傷人和損失仍占多數。
二、農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抵御風險能力低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農村老齡化、幼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識別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日益下降,特別是老人和兒童逃生自救能力弱。在農村,大多居民會且農村一般距離縣城較遠,消防救援隊主要設置在區縣一級,火災發生后,消防救援隊從縣城前往火災發生地撲救時路途遠、耗時久,農村火災大多依靠村民自救,如初期火災未得到有效處置,極易造成火勢蔓延。
(二)基礎設施薄弱
四川省屬于經濟欠發達省份,各級鄉鎮普遍對消防工作的資金投入不充足,市政消火栓建設滯后,市政消火栓主要建設在區縣政府所在城鎮以及少數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缺乏可供消防車直接取水的消防水源、水帶、水槍、水泵等必要的消防滅火設施、設備[1]。另外,消防車對道路的要求通常為不低于4米寬、4米凈高,部分鄉村道路建設未考慮消防救援工作,一方面是寬度不足,部分硬化后的道路僅有2米寬,導致消防車無法通行;另一方面是為防止大車通行破壞路面,私自設置限寬水泥樁、限高金屬桿等,將消防車也拒之村外,延誤了消防救援工作。
(三)建筑耐火等級低
當前,四川地區農村的建筑農村建筑多為磚木、石木和土木等結構,木質材料均無防火材料保護,房屋建筑耐火等級低。由于歷史等客觀因素,部分鄉村建設缺乏統籌合理規劃,特別是居民自建房,隨意性大,農村房屋連片建設,未考慮消防通道、防火間距等問題,部分居民會在房前屋后儲存柴草堆垛等,一旦有火星落到柴草中,極易引發火災,甚至可能造成“火燒連營”的現象。
(四)致災因素多,用火用電不當為主因
在用電方面,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家用電器、機動車、電動車等大量進入居民生活中,在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用電荷載不斷加大,帶來新的消防隱患。一是電氣線路超負荷運行,農村居民用電設備保有量逐年增加,隨意增加用電負荷,過多的使用插線板,且市場上廉價的插線板多數達不到作為電氣連接器件的安全標準,長期借用大功率家用電器,易產生高溫引起短路。二是電氣線路老化現象較為普遍,線路老化導致絕緣強度降低,易發生漏電以致出現線路局部高溫、電弧、電火花等現象,從而引發電氣火災。三是電氣線路施工不規范,入戶線路、室內線路有居民自行敷設安裝;私拉亂接現象嚴重,比如鋁、銅電線混接,普通電線代替阻燃電線,暗敷線路未穿管保護,都給線路發熱損傷絕緣和外力損傷絕緣而短路留下隱患[2]。同時,由于水電氣等能源公司對于新開設戶頭等收費昂貴,動輒大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農家樂、自建房、出租房等以及有需求的農村居民難以負擔其高昂費用,進一步加劇了私拉亂接的現象。此外,雷擊等情況下也會造成火災。
在用火方面,農村地區,植被繁茂,可燃物、易燃物多。燃放爆竹、焚燒雜草秸稈、亂扔煙頭、小孩玩火、電焊切割等情況都是潛在的致災因素。2020年3月28日四川省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經過有關部門調查,是一名11歲小男孩用打火機點燃松針和木羅松煙熏洞內松鼠時不小心失火導致,木里火場過火面積約260公頃,造成19名救援人員犧牲[3]。
(五)消防意識淡薄
在農村地區,部分年齡較大的居民受教育水平較低,消防意識淡薄,特別是在偏遠地區的農村,該情況尤為突出,大多數居民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較差,自救逃生知識匱乏,生活中不注重防火細節。如部分農村老人在取暖或做飯是采用傳統的燒火方式,將木柴、干草等易燃物放入爐灶中后,就會離開做其他事情,使得火苗燃燒過程沒有人員看守,容易出現火星迸濺引發火災。還有一些孩子在沒有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擅自使用易燃物,如酒精、打火機等進行玩鬧,容易造成人為火災事故,導致小火亡人。另外,很多農村居民在農耕期間勞動量較大,往往習慣于躺在床上吸煙,一旦煙火沾染被褥等易燃物時,將會造成火災事故。
三、提高農村火災防控的幾點措施
(一)緊密依靠政府推動農村消防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10月29日發布了《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四川省政府辦公廳于2019年12月31日印發了《四川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對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消防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其中對鄉鎮政府的消防工作主要職責進行從建立消防安全組織、經費保障、鎮鄉規劃、消防隊伍建設、消防安全整治、群眾性消防工作開展等6個方面進行了明確。各級消防機構要緊密依靠地方黨委政府,將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情況納入政府的年度考評和政務督查范圍,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的任期目標,并與領導干部 的提拔任用和政績考評相掛鉤,從政府層面推動農村消防工作[4]。另一方面,消防救援局下發了《關于開展火災延伸調查強化追責整改的指導意見》,各級消防機構尤其是區縣級的消防大隊,要充分運用火災延伸調查的有力手段,按要求對符合調查標準的農村火災事故開展嚴肅問責,研究分析火災事故暴露出的深層次問題,并將調查情況報送區縣政府,切實達到查處一起、震懾一批、警醒一片的效果,進一步推動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消防機構要多管齊下,督促鄉鎮政府對消防工作從人力、物力、資金、政策等多方面予以保障,提高政府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和領導力度。
(二)加大公共消防設施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地區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情況,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消防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組織制定鄉村消防專項規劃,統籌將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鎮鄉總體規劃編制內容,通過上下共同努力,將規劃落到實處,從源頭上消除農村消防安全建設空白,從而提高農村抵御火災的能力[5]。另外,利用農村路網電網改造、新農村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有利契機,多方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逐步推進消防水源、消防車道、消防裝備、電氣線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安全改造。如根據當地條件建設消火栓、取水設施等;鄉村道路改造時要充分考慮消防車通行、轉彎等基本需求;通過政府補助、電力部門優惠、村民自籌等辦法,逐步解決農村電氣線路老化、敷設不規范等問題;逐步對現有的大面積連片木結構、棚戶區、土木結構建筑進行改造,增強建筑耐火性能等,多方面改善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環境。
(三)建設多種形式的消防救援隊伍
按照GA/T998—2012鄉鎮消防隊標準和GB/T35547—2017鄉鎮消防隊等建設要求,有條件的農村地區要推進消防隊建設,填補鄉鎮消防力量空白。不具備建立鄉鎮專職消防力量的地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招聘專兼職消防隊員、民兵、村民聯防、派出所等組建志愿消防救援力量,配備水槍、水帶、水泵等基本的消防器材,充分利用農用抽水泵、農機車輛等可用物資,開展火災撲救、防火巡查、消防宣傳等消防安全自治工作。消防大隊要加強對農村消防隊伍的指導和幫扶,開展業務培訓和聯合演練,盡量提高對農村初期火災的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火災損失。
(四)強化農村地區火災隱患治理
一是充分發動鎮鄉政府機構、村委會、派出所、網格員以及相關主管部門等力量,統籌開展農村火災隱患綜合治理,開展,開展柴草堆垛下房出院、牲畜秸稈飼料集中堆放、農村村級公路拓寬硬化、家庭電器線路集中整治等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是消防大隊要強化執法監督,突出對鄉鎮企業、民宿、農家樂、農貿市場等場所的監督檢查,對未納入“雙隨機”執法系統的場所,消防大隊執法人員要主動上門服務,協助鎮鄉政府成立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小組,培養農村消防“明白人”,對農村地區存在火災隱患較大的場所開展隱患排查和技術指導服務。三是加大對農村地區 “老幼病殘”和貧困地區建檔立卡人員等特殊人群居住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嚴防小火亡人和群死群傷火災發生。
(五)深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
緊密圍繞“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工作方針,結合農村地區火災的規律和特點,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和手段,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和宣傳。一是加強對農村地區的政府工作人員、企業負責人、個體工商戶、志愿者等人員消防安全培訓,組織廣大農村群眾開展火災事故滅火演練,有效提升農村地區的抵御突發火災事故的能力,當出現災情后可以快速 作出反應。二是聯合文廣、教育、農業農村局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消防日等,以及清明節、春節、集市、廟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等重點時段,開展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消防宣傳活動[6]。三是加強對農村重點人群的關愛,尤其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做好情況摸底和主動服務工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協調政府為重點人群家庭配備手提式滅火器以及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四是對于發生在農村地區的火災,消防大隊要充分利用真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火災案例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向農村群眾講解火災危害性和防范措施,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邢君.木及磚木結構古建筑防火初探[D].太原理工大學,2007.
[2]鄭俊觀.農村住宅電氣火災原因及防范措施[J].農村電工,2020,28(02):33-34.
[3]魏書精,羅碧珍,李小川,王振師,吳澤鵬,羅斯生,周宇飛,陶玉柱,鐘映霞,李強.涼山州“3·30”林火撲救人員傷亡原因分析與啟示[J].森林防火,2020(02):10-13.
[4]羅志潭.淺析當前農村火災防控工作的困局與對策[J].今日消防,2019,4(12):32+34.
[5]賈國峰.淺議如何提升新時代農村消防本質安全[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0(07):33-35.
[6]林晟宇.牡丹江地區農村消防安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8.
作者簡介:蒲玄波,男,助理工程師,長期從事防火監督和防火規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