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昳
【摘? ? 要】互聯網背景之下,滋生出許多新的出版方式,眾籌出版就是其中之一。這讓面臨著發展困難的傳統出版有了許多新的發展方向,一些小眾優質的出版物也有了更多面市的機會。眾籌出版從一開始就廣受業界人士關注,并且在眾籌經濟的背景下發展迅速,眾籌出版項目日益增多,已經顯示出一定的影響力。但總結我國當下眾籌出版的發展現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旨在對此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眾籌出版;發展現狀;問題研究;可行性建議
眾籌出版,即擁有良好作品或創意卻沒有資金支撐的著作權人利用出版平臺向公眾發起眾籌,以使作品能夠出版的一種形式。除去無私支持,其他參與眾籌出版的項目支持者會根據自己投入的資金多少獲得不同的回報,比如書簽、明信片、作者簽名本、入場券等一些跟眾籌項目相關的紀念品或精美禮品。眾籌出版與傳統出版相比更具有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眾籌項目的發起者和支持者都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有人說這是“草根”的春天,讓他們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眾籌出版開辟了一條新的出版路徑,是傳統出版轉型的機遇,但眾籌出版未來能否取得長遠的發展,還是要經過實踐考驗的。
一、眾籌出版的優勢與特點
(一)公眾參與度提高
傳統的出版流程大致是作者投稿經由出版社進行編輯、印刷、發行的環節之后到出版商手中,然后通過物流等手段到書店,最后銷售給讀者。可以看出整個流程是都沒有讀者參與的單向傳播,眾籌出版的流程就彌補了這個不足,讀者能有效地參與到生產、流通、銷售的各個環節當中。在眾籌出版項目發起的時候,讀者可以通過眾籌平臺就出版物內容、形式等方面向項目發起人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項目發起人可以根據讀者意見改善自己的作品。在出版物銷售的過程中,讀者也可以和作者進行類似于簽售會、見面會之類的活動交流。當出版物流通到市場上之后,作者也能時刻關注眾籌平臺的讀者反饋。總之,這是一種雙向的、可以實時互動的傳播,能提高讀者的參與感。
(二)融資成功率增大
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中小型出版企業也是如此。傳統出版社大都是依靠自身的資金或是部分補助,很少能得到信貸資金的支持。而眾籌出版項目依靠的是網絡平臺,網絡平臺具有開放性、即時性、互動性等特點,傳播的范圍變廣,傳播的速度變快,一旦有創意頗佳的項目被放到眾籌平臺上,很容易受到讀者們的青睞而迅速獲得大量支持,雖然每個人的支持力度有限,但經過互聯網的發酵,融資效率遠遠高于傳統的融資渠道。以眾籌網為例,2013年成立不到一年,就融資近600萬元,為124個出版項目成功籌集資金。[1]這樣一來,融資成功率增大,也能進一步減輕融資行業的壓力。
(三)促進出版業的發展
眾籌出版為冷門圖書或者說小眾圖書的發展開辟了新道路。不管圖書有多小眾,只要得到足夠的支持就能出版。并且,眾籌平臺上的支持者們有很大一部分,抱著喜歡和欣賞的態度去支持他們所認為的優質內容成為實體出版物,在很多情況下并沒有對支持的圖書抱有多高的市場價值期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圖書出版的難度,增大了圖書出版的成功率。
二、當前我國眾籌出版面臨的困境與問題
眾籌出版真正意義上開始引起廣泛關注是從《社交紅利》這本書的出版開始的。《社交紅利》是一本由騰訊員工徐志斌編寫,磨鐵公司出版的眾籌圖書。這本書在首次印刷之前,只用了兩周時間就通過眾籌網籌得十萬余元,預售了3300本,并在之后的一個月里連續加印三次,紅極一時。在這之后,眾籌出版這一新興業態備受關注,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然而,即使眾籌出版得到了政策、平臺和讀者等多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眾籌出版畢竟還屬于尚未成熟的產業,再加上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尤其在法律法規方面還有一定空白,主客觀因素疊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眾籌出版的發展。眾籌出版在我國既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同樣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一)法律法規不完善
眾籌出版在國內仍然屬于新興事物,國家對眾籌出版的監管還沒有明確的文件規定,關于眾籌出版行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眾籌出版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從發起籌款到收款,最終使用所籌款項進行內容出版的一項經濟活動,牽扯到不少法律事項,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對眾籌行業的法律約束與規范。一個眾籌出版項目從發起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很多問題,而我國還未正式頒布和眾籌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于眾籌出版的集資問題也沒有作出相關說明。一個新的出版模式的出現可能會引導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等,進而對我國整個民族的整體文化水平都會有很大影響。由此可見,我國當前急需一套完整的、相應的政策和解決措施來解決內外部的問題。
(二)盈利模式尚不明晰
在眾籌行業,目前最常見的是歐美國家的傭金模式,即眾籌平臺通過提出籌資額或者項目所得利潤的一定比例作為傭金,以實現盈利。以美國的kickstarter為例,主要是從融資成功的項目中抽取5%-10%的傭金。除此之外,還依靠廣告來獲得盈利。我國眾籌網雖然引進了kickstarter的盈利模式,但是實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為我國眾籌出版項目所要籌集的目標資金并不高,平臺單靠抽取傭金無法維持正常開支,更談不上盈利。而廣告方面的效果也不樂觀。一般的眾籌出版項目并沒有大面積傳播的條件,即使有廣告投放,但點擊率不高,廣告商不樂意參與就不足為奇了。因此,我國眾籌平臺很多還都是免費的,先自掏腰包來賺取知名度。
(三)“宣傳”大于“內容”
眾籌出版的本意是讓那些有內容、有創意但缺乏資金和廣泛知名度的項目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而得以出版,讓有才華的人實現自己的夢想,讓優質的內容不被埋沒。然而,現實中存在著不少項目發起人并不缺少出版資金卻發起眾籌活動的情況,他們發起眾籌的目的只是為了通過眾籌平臺,或者由眾籌引發的輿論熱度來宣傳自己的作品。比如周鴻祎的《周鴻祎: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吳曉波頻道“經濟學、管理學經典重譯計劃”之重譯《國富論》等,他們都是利用自己原本已有的知名度和粉絲,借眾籌項目推廣自己的作品,宣傳意圖大于出版內容的本身,“宣傳”重于“內容”,眾籌平臺儼然已成為一些“名人”的炒作平臺。
三、破解眾籌出版困境的對策與建議
眾籌出版可以說是一種嶄新的出版模式和營銷形式,眾籌出版的出現,拉近了讀者與作者、市場與出版社之間的距離,加速了出版物的市場化。實踐證明,眾籌出版活動對于出版發行單位和作者本身都是互惠互利的選擇。但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仍應當重視當前我國眾籌出版面臨的困境與問題,在加強眾籌平臺運營建設、打造垂直類專業眾籌平臺、關注出版物本身上下功夫,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綜合類眾籌平臺運營建設
目前我國的眾籌平臺大都是綜合類的,比如眾籌網、淘寶眾籌等,總結眾籌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眾籌出版面臨的困境,我們需要加強綜合類眾籌平臺的運營建設。一方面要加強平臺制度建設。眾籌平臺不僅僅只是項目投資者和發起人聯系的一個平臺,更應該是文化交流與展示的陣地,加強眾籌出版平臺制度建設很有必要,并且應該將制度保障體現于眾籌全過程。有效的制度保護,既是維護眾籌投資人的合法利益,同時也是在維護眾籌平臺的信譽。另一方面要完善盈利模式。眾籌出版雖然越來越引起廣泛關注,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最明顯之處就是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眾籌出版是一種出版模式,同時也是一種商業模式,必須實現盈利,否則難以實現長遠的發展。眾籌出版不應該只是一次簡單的交易,而應是資源的整合和渠道的擴展。從長遠看,眾籌平臺只有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務眾籌出版。
(二)努力打造垂直類專業眾籌平臺
市場細分永遠是避不開的話題,足夠專業才能得到更長遠的發展。眾籌出版目前作為眾籌行業的一個分支而存在,國內并沒有專業的垂直類眾籌出版平臺。再加上出版業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特性,打造專業性的出版平臺很有必要,當然這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努力,比如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支持,出版業內人士的努力,配套技術的發展,管理模式的成熟等,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為眾籌出版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和更優質的服務。
(三)關注出版物本身及內容創新
眾籌出版只是出版業立足于新時代探索的一個新方式,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出版本身,內容為王永遠不過時。眾籌出版原本就是為了幫助那些有創意而缺少資金、資源的人實現出版夢,使好的內容能被更多人看到。因此,眾籌出版一定要牢牢把握內容為王這一原則,不符實際的過度宣傳反而會對眾籌出版起到負面效果。另外要堅持出版內容的創新。2018年,故宮出版社眾籌出版國內第一本原創本土互動解謎游戲書——《謎宮·如意琳瑯圖籍》,這本書是實體書+道具+手機APP,三位一體的眾籌出版圖書。“以移動端手機應用中的敘事線為內容核心,以紙質書作為數字出版物的輔助道具,讓讀者從解謎游戲中獲得互動閱讀體驗,深受年輕一代讀者的喜愛。”因為出版社對圖書的精心策劃,以及圖書內容的優質和創新,《謎宮·如意琳瑯圖籍》眾籌資金達2020萬元,在眾籌出版行業引起了一股熱潮。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重視內容的品質與創新,關注出版物本身,才是眾籌出版的長久之計。
結語
眾籌出版是新時代下出版方式的一種創新,出版業內人士都普遍認為這種新的出版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出版思路。這種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探索,給了我們更多的方向和選擇。但是國內雖然已有眾多的眾籌出版項目的成功實踐,但是相比于國外眾籌出版的發展,我國眾籌出版的發展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眾籌出版要想得到長遠的發展,必須在立足于解決現存問題的基礎之上,不斷完善眾籌平臺運作模式,加強眾籌與出版的深度融合,推動國內眾籌出版行業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獻.解放眾籌[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
[2]于曉燕.我國眾籌出版的現狀與問題探析[J].新聞世界,2015(11):127-129.
[3]王雯,許潔,李陽雪.論眾籌出版的三個功能[J].出版科學,2015(05):58-62.
[4]范軍,沈東山.眾籌出版:特點、回報和風險分析[J].中國出版,2015(01):19-24.
[5]莫慧怡.互動解謎游戲書眾籌出版業態初探[J].出版廣角,2020(11):46-48.
[6]亢姿爽.媒介融合背景下互動解謎游戲書的出版研究[J].出版廣角,2020(20):39-41.
[7]李詩琦,朱志超,向菲.我國出版眾籌成功的影響因素研究[J].出版科學,2021(01):54-62.
(作者單位: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責編:周蕾